背后的“渔翁”

  • 来源:信息方略
  • 关键字:支付宝,互联网金融,打车软件
  • 发布时间:2014-03-06 16:35

  细看两家打车软件竞争的背后,另一场博弈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这场烧钱的战争能够持续多久,我们还不得而知。

  2月17日,嘀嘀恢复此前的10元奖励,快的打车则以每单立减11元应战,并且称将永远比同行多奖励1元。18日,嘀嘀再次加码,启用最低12元,最高20元的随机补贴,快的遵守承诺,宣布将补贴增至13元。一度趋于平静的打车软件竞争战火再次燃起。

  细看两家打车软件竞争的背后,另一场博弈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这场烧钱的战争能够持续多久,我们还不得而知。

  醉翁之意

  对嘀嘀和快的打车的价格战进行细致的梳理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款软件在接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后,烧钱大战就如火如荼的展开着。细心者不难发现,这场火拼的看点,并不是价格战和口水战,而是站在这两个软件身后的巨头——腾讯微信和淘宝支付宝。当这两个大巨头从台前走到幕后,这种看似非正面的交锋似乎有着更深的意味。

  当我们看到不断上升的打车订单和网友的欢腾时,静下心来,我们将发现腾讯和阿里的野心暴露无遗,也充分展示了打车软件的竞争背后其实是一场移动支付的博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利辉曾说:“腾讯和阿里导演的这场‘代理人战争’,其实竞争的不再是打车市场,不再是为了未来在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之间进行交易抽水的这种盈利模式,不再是为了提高出租车的运营效率,而是着眼于互联网金融这盘大棋。”这场烧钱战争,其实是借着打车软件,将手机支付渠道打通,不断积累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圈地划分市场。

  之所以阿里和腾讯几乎同时介入打车软件,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刻地明白,一旦其中一家起来了,另一家就很难再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所以在出租车支付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纠缠不清的斗争情况。不过,无论哪一家退出目前的烧钱战斗,市场份额都会迅速的缩减,而坚持下去的那家,就会扭亏为盈,形成垄断地位。当然双方也可以“和解”,一起放弃烧钱。但是移动支付未来谁会独占鳌头,就需要看新一轮的计划了。

  战争的意义

  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让部分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直接受益。但是也不难看到,很多在街头直接拦车的市民可能只能眼巴巴看着一辆一辆明明是“空车”状态的出租车从自己身边驶过,甚至可能因为没有打车软件被拒载,那些不会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中老年,可能打车就更加难了。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战争的意义何在?只是看着两大巨头互相争抢地盘么?在这个本来供求就不平衡的市场上,实际上就好像为一部分人提供了私人订制,出租车司机也可以挑选顾客。

  田利辉认为,出租车市场应有的竞争不仅是打车软件的竞争,还应该有出租车市场的扩容。“应该考虑如何放开管制,充分竞争,加强监督,在通过相关软件形成信息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允许私家车载客或拼车。这样,才能真正创造社会福利,而不只是巨头的狂欢。”。

  刘舒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