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核心是完善劳动力市场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劳动力市场,城市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23 13:32
出生在1990年到2010年出生这20个年龄组的加起来有4亿人,中国未来20年最大的主题就是配置好这4亿新劳动力资源,把他们配到正确规模的城市,正确产业,正确的岗位上。
近日,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一共20多个章节,好几百页,但我认为最关键的点还没谈。在我看来,城镇化的核心是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别的都是不着边际。
为什么这么说?说起城镇化,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谁的城镇化。1990年中国出生小孩2500万,2010年出生1500多万小孩,出生在1990年到2010年这20个年龄组的加起来4亿人,中国城镇化本质上在动态是以这四亿人为主体的城镇化,而不是把农村50多岁的老大爷搬城里,那都是枝节问题。核心问题就是这4亿人的城镇化,其中有2/3是农家子弟,要每年创造出2000万个符合中国经济需要的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能力的工作岗位。去年我们创造了1300万个工作岗位,但这里面正式的能够发挥个人技能的只有500万不到,刚刚满足所谓大学毕业生的需要。这是中国的基本现状。
在哪儿城市化?很简单,第一看需求方面,1990年以来出生的20多岁的小孩,他们不会喜欢农村,也不会喜欢社会主义新城镇,而除了特别好的地级市以外,大部分地级市也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最后他们在中国现阶段不健康的状况就是只喜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几个省会城市,这是客观需求。而从需求来讲你应该在中大城市满足和创造出这些满足90后的工作岗位。
从中国经济规律来讲,中国城市规划里面,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个,有500~1000万市区人口的有10个,300~500万的21个,100-300万的130个,这100多个城市在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600个城市当中还有约130个城市是50~100万人,规模太小,容纳不了大规模产业,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最后剩下的城市也是年轻人不愿意去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如何城市化?我的想法是,依赖于中国100多个有活力的城市,充分改革,使得我国每年创造出来2000万个工作岗位。在这2000万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里面有700万念过大学,再过两年有900万人念过大学,他们分布在这100个城市。所以构建一个灵活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才是城市化的关键。中国未来20年最大的主题就是配置好这4亿新增劳动力资源,把他们配到正确规模的城市、正确产业、正确的岗位上。
以前没有人告诉我们城市化的核心,就是4亿人的劳动力配置问题。现阶段我们的财政、税收、教育、医疗方面的制度规章安排阻碍了更正确的自由市场力量配置。我们要发挥市场力量,也要政府全方位改革,改善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社保体系可转移、可连续性。
我们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失败的标志就是大家都去当公务员,公务员报考比例和录取比例差别很大。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城市化也是经济转型的核心。有人说,宏观政策投鼠忌器。按照我的思路,在中国最有希望的100个城市拼命建设,会建设过度吗?不会。但是我们在整体宏观规划过程当中,没有选出100个城市来,没有给这100个最有希望的城市松绑,让它们成为吸纳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中国经济从第一阶段粗放型经济转向第二阶段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城市化型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这个转变就是构建一个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在未来更好配置这4亿人。这是所谓中国城市化的主体,这是常识,但是很难。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陈玉宇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