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好久不见 《舌尖上的中国II》在京举办首映式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舌尖上的中国II,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电影
  • 发布时间:2014-04-30 16:14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眼泪与口水齐飞”,不仅在荧屏和网络上创造了空前的收视奇迹,还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时隔两年,央视纪录频道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为“《舌尖II》”),让“舌尖迷”们再度一饱眼福。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举办《舌尖II》首映式,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纪录片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以美食看中国以美食见人生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II》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纪录频道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我们希望,通过《舌尖》展示的中国美食这个渠道,能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中国的人文传统和社会变迁,看到中国国民性格中的倔强、节俭、坚韧。”他说,相比第一季,《舌尖II》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去年1月起,《舌尖II》主创团队历时一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分为八集:第一集《脚步》、第二集《心传》、第三集《时节》、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后形成的美食奇观,在《舌尖II》中可谓蔚为大观。据介绍,近年的热点话题——“升学”、“富士康”、“单亲家庭”、“陪读”,都在片中出现,从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更有质感的中国。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远离故土,成为永远的异乡人。但是我们那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将我们瞬间区分开来,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成为我们的基因密码。我们最希望的是,观众看完《舌尖II》后有强烈的冲动,要回家给亲人做一顿家常饭,离开的时候带一样家乡的美食上路,跟母亲学一道菜,认真地对待一日三餐以及每一个美好的生活细节。”分集导演邓洁的一番话,说出了主创团队的心声。

  首映式上,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舌尖II》是对“中国梦”深刻内涵的一次生动影像解读,在创作上力求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见微知著,润物无声。他说:“无论是在上海灶台边劳作的兄弟,还是在太行山断崖上耕种的一家人;无论是离乡背井打工的回族母亲,还是叶落归根定居的华侨,舌尖里的‘中国梦’是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付出,是美食背后的中国人对幸福圆满的追求、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对和谐自然的朴素情感。”

  叙事节奏明快影像风格多变

  《舌尖II》的分集导演多为“80后”,但是都有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不少人的作品还曾获得过国际奖项。纪录频道鼓励他们在影像风格上大胆创新,他们也都各显其能,为全片增添了丰富且鲜明的色彩。

  据介绍,《舌尖II》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片段像好莱坞的家庭伦理片,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甚至有武侠片的影子。另外,《舌尖II》的信息量非常密集,剪辑节奏非常快,主创团队希望用高剪辑率赋予该片更加动人心弦的节奏。每集50分钟的成片平均镜头数量是1500个,几乎每2秒钟切换一个镜头。不久前,在成都召开的亚洲阳光纪录片节上,国外片商看到了叙事节奏非常明快的该片片段,以为是精心制作的片花,而经过了解才得知,那些片段是直接从片中截取的。《舌尖II》对纪录片叙事语态国际化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为从多个角度呈现美食,摄制团队采用了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全新的拍摄设备。此外,剧组还研发了一种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用于展现美食细节,使其更为生动诱人。

  首创纪录片周播模式全媒体宣介塑造品牌

  由于《舌尖Ⅰ》的成功,催生了大批“舌尖迷”。去年1月,《舌尖II》正式启动,引来“舌尖迷”们翘首期盼。今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宣布该片从4月18日起至6月6日,每周五在央视多个频道同步播出,消息一出,让广大“舌尖迷”欣喜的同时也纷纷感叹:一周一集,太不过瘾!

  “其实,在纪录片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周播是惯常做法。”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这种播出方式,将使“舌尖”这一公共话题持续发酵,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他还透露,纪录频道正尝试着将这部纪录片单一作品打造成为一个全媒体文化品牌。“当《舌尖Ⅰ》刚刚在海内外引发热议之时,我们就在第一时间设计并启动围绕‘舌尖’为主题的大型整合传播活动‘一城一味’。在时间上,该活动在第一季节目和第二季节目之间形成了传播热度的延续;在空间上,让《舌尖上的中国》品牌从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互动与传播、线下品牌活动等领域实现跨界。”

  此次《舌尖II》的播出,开创了国内原创纪录片周播模式的先河。央视综合频道(CCTV-1)拿出了每周五晚间9点、纪录频道(CCTV-9)拿出了每周五晚间10点的黄金时段,财经频道(CCTV-2)、军事-农业频道(CCTV-7)、少儿频道(CCTV-14)等多个频道也紧跟播出。纪录频道还将与央视官方社交电视“CCTV微视”联手打造“三微联动”的新媒体互动模式,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生活的味道”有奖图文征集、舌尖美食有奖猜、主创热议舌尖故事等活动,多角度满足网友关注“舌尖”的热情。

  据了解,在全媒体宣介推动下,《舌尖II》“未播先热、未播先售”,不仅海外发行价格大幅超过了第一季,甚至出现了一国多家机构争购首映权的现象。在上周刚刚结束的第51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舌尖II》备受青睐,前来洽谈购买该片的国际片商络绎不绝。刘文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为刷新中国纪录片海外销售记录的标杆,这表明国际化品质和市场化路径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实现有效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央视纪录频道也已成为国际纪录片代表亚洲的重要一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