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内地原创和国际合拍并行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于冬,内地原创,国际,博纳影业
  • 发布时间:2014-05-04 09:00

  在很长一段时间,华谊和博纳都是稳居前两位的民营电影公司。随着光线、乐视、万达等的加入,市场开始新一轮洗牌。博纳影业以发行和制作香港电影为主,自CEPA出台以后,博纳跟港片的合作已经十年。随着香港电影近年来逐渐陷于创意匮乏、水土不服的瓶颈,博纳电影的市场份额也略微走低。2013年,博纳影业共发行14部电影,票房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2亿元,占国产片票房市场的10%,低于华谊和光线。

  去年,博纳影业搭建了资本金融平台,联手诺亚控股、红杉资本(中国)共同发起的中国第一支影视专业投资基金——博纳诺亚影视基金,首期募集高达10亿元人民币。同时博纳影业集团还获得复星集团2080万美金投资,民生银行2亿人民币及浦发银行8000万人民币贷款,为博纳影业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博纳也加大了对电影院建设的投入。但于冬在接受访问时,谈得最多的还是港产片的突破和创新。

  《综艺》:今年博纳影业的新片计划是什么?

  于冬:今年强片云集。我们在5月30日端午假期会推出《窃听风云3》,这是今年博纳的拳头产品。年底我们还有徐克导演的《林海雪原》,一个耳熟能详的中国故事。3D战争片,是再加上徐克的品牌,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成为焦点。《澳门风云2》即将在明年春节大年初一公映,原班人马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剧本策划,预计6月份开机。

  《综艺》:业界普遍认为《澳门风云》放在大年初一有点吃亏,你却再一次把续集档期定在春节,是怎么考虑的?

  于冬:我不这么认为。《澳门风云》一定是春节档的电影。虽然受到《爸爸去哪儿》的意外冲击,但是因为我们贺岁档品牌,有明星,制作精良,加上适合这个档期,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五亿多元票房对王晶电影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目前香港导演里能过五亿元的,只有四个人,周星弛、徐克、陈可辛、王晶。

  《综艺》:博纳的主要业务是引进港片或者制作合拍片,但现在整个香港电影市场走低,博纳怎么调整战略?

  于冬:香港片是博纳的一个传统优势。有两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一个是率领香港导演拍内地故事,比如徐克拍《林海雪原》;林超贤拍警匪片《湄公河》,该片根据去年的“湄公河惨案”真实事件改编。拍大陆警察故事,是非常有意识地突破香港电影的局限,用他们的商业电影的经验和成熟的制作经验来拍内地故事。这是博纳对行业的一大贡献。第二是用年轻导演、编剧、故事,请香港导演来监制,跨越式地实现商业电影的转型。这两步走是博纳未来的策略。

  《综艺》:现在香港电影题材上还是比较受限。多半是警匪、爱情,尤其古装片陷入了低潮。你怎么看未来题材上的突破?

  于冬:拍武侠动作片,博纳是最强的,因为我们有徐克。他拍完《林海雪原》之后,还会监制一些武侠动作片、警匪片。内地警匪片会受到一定审查局限,很多题材拍不了。《窃听风云》写的是香港金融犯罪,但这个故事搬到内地来未必能通过。我们尝试把港片的人物关系放到内地更广阔的市场里,来塑造中国警察的国际形象。博纳希望通过《湄公河》《莫斯科任务》,改变警匪类型片的套路。《湄公河》目前正在剧本阶段。今年年底会投拍。

  《综艺》:除了一贯的港片优势,博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还有哪些战略调整?

  于冬:主要调整有两个:一是用香港导演来监制内地题材;二是就是通过跟好莱坞的合拍,来加强国际合作。这是两个侧面,一个是内地原创,一个是国际合拍,甚至是英文的合拍电影。具体项目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综艺》:很多大公司今年都开始和好莱坞合作,博纳采取了怎样的方式?

  于冬:什么方式都好,最重要的是融入好莱坞的创作中去,而不是被动地增加投资、增加个把配角、承包发行。我们要在好莱坞的创作中融入中国故事,中国情感,中国人物。

  《综艺》:你对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大的格局如何判断?现在主要的市场机会是什么?

  于冬:中国电影处在非常黄金的发展时期,需要我们快速地制造出有本土特色、有质量的电影产品。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内容竞争,必须把产品打磨好,不能粗制滥造,否则就是把巨幕厅、IMAX厅拱手让给好莱坞电影。所以我们在整个制作环节要跟上,吸纳好莱坞的经验、人才,甚至用他们的人才来培训我们的人才,服务于中国电影。

  从技术上讲,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没那么大差距,无非就是花多少钱的事。关键在于技术所服务的故事,是中文电影还是英文电影。英文电影有广阔的发行市场,所以它成本高,收益也高。中文电影只有中国市场加东南亚市场,有很大局限。所以我们要做英文电影。

  文/喻若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