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电影产业还未“成年”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电影,电影产业,叶宁,万达
  • 发布时间:2014-05-04 09:07

  2009年,万达影视传媒公司成立,它标志着万达集团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随着万达集团在影视领域的这盘棋越下越大,万达影视从一开始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虽然是电影制作上游的新兵,万达却迅速推出了《警察故事2013》《北京爱情故事》等卖座电影,集团优势、终端优势、后发优势,都为它的突飞猛进打下基础。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上,万达影视一举公布了接下来两年的片单,既有《寻龙诀》等超级制作,也有《催眠大师》等新类型探索的影片。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直言:万达是最有希望成为未来影视行业龙头的公司。

  《综艺》:《催眠大师》在国产电影里面,是一个全新题材和类型。

  万达的优势在于成熟的终端系统以及商务合作资源,为什么不是选择持续做《北爱》之类成熟的商业片,而选择做新类型?

  叶宁:对电影创作来说,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它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徐峥,所以他主动要求做监制。内容为王。在制片上游没有什么熟悉的套路,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才刚开始。所以,对于一个大型制作发行公司来说,还是要擅于发掘和培育好的故事点。这会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综艺》:万达影业未来整体的项目规划是什么样的?从目前公布的两年内的片单来看,类型、题材、风格都比较多元化,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叶宁:对,我们不拘一格。万达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最开放的平台。我们也没有计划年度片单,多多益善,上不封顶。我们一样可以拍好莱坞大制作,也可以拍一个低成本,但是价值很高的作品。

  《综艺》:终端的优势会给制片领域带来哪些影响?

  叶宁:最重要的就是观众视角,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因为万达院线到今天除了大家所看到的票房数据以外,实际上我觉得对万达院线最难的和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管理逻辑,这个管理逻辑就是以观众为中心,包括服务、体验,我们这几年建设起来的会员数据系统现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会员数据系统我们知道观众真正的喜好和诉求。这些都可以用到制片上游去。

  《综艺》:在所有民营影视公司里,万达可能是最有资格谈产业链的。你认为中国电影的产业链和美国的差距有哪些?又有哪些优势?

  叶宁:优势在于我们有广大的市场,产业还很年轻,可以取得后发优势。中国很多产业的发展都是后来居上,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用最好的技术,我们有最新的思维,而且中国很活跃,不会拘泥于原来的经验。我们的差距在于产业逻辑。好莱坞经过了一百年的发展,才发展得这么成熟。在美国,完全是市场经济。有一些逻辑我们绕不过去,必须要去学习,尤其是技术工业,或者和他们合作,把他们的人才、设备引进,用到我们的电影中。第二个,它的产业系统很健康,从政策法规,到数据透明度等等。我们怎么做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综艺》:你刚才说和好莱坞的合作,万达除了在影院这块,和好莱坞合作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

  叶宁:哪一种模式都可以。现在我们主要还是和AMC的影院合作,他们教给我们技术、理念,我们也会教给他们很多东西,交流就开始了,它会慢慢扩展到上游,从发行到制片。

  《综艺》:你对现在中国电影产业的格局是怎么判断的,未来主要的机会是什么?

  叶宁:中国电影产业太好了,但“格局”还谈不上,因为中国电影还在快速发展,还不是一个“成年人”。

  文/喻若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