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不易 年青正在漂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香港,港漂
  • 发布时间:2014-05-05 09:38

  1998年,香港赛马会自助数十名内地应届高考生来港升学。1999年与2001年,香港政府先后颁布“输入优秀人才计划”与“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后者允许在港就读的内地生毕业后留港工作。自此港漂”、“两岸教育”等讨论话题络绎不绝。迄今为止,这些毕业生里已有4万多人留港工作,他们当中有人在坚守,也有人即将离去……

  Beata 年龄:26岁 职业:大学职员 月收入:2.5万左右

  在香港还是喜欢川味烤鱼

  这两年,每当Beata走过香港的大街小巷时,总能看到报刊亭摊上售卖的赫然印着两岸的争议报纸和杂志,内心不禁被那些白纸黑字划成两半——随着内地和香港的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舆论争议总在电视和报纸上轮番轰炸。Beata说,虽然能和香港人做朋友,但却也摆脱不了内心的疏离感。

  毕业的时候,Beata迎头撞上了金融海啸,失业的人才俯首即是。但她却谋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所大学里做项目管理工作。如今她已经拿到香港身份证,在香港安家,工作也顺利稳定。

  提及留在香港工作的理由,很多学生的想法都是——都在香港读本科4年了,拿个身份证再走,不然太亏了。这也是大多数到香港读大学的年轻人在决定去留时的首要因素。毕竟,如今在香港办理投资移民已经需要一千万元了。

  在香港的求学和工作中,最让Beata觉得开心的经历,是上大学时认识的一帮同样来自内地的同学,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回了家乡,各自天南地北,而留下来的一小撮成为在香港的家人。几年下来,有些也回去了,不知道再过几年还会剩几个,不过有他们在这个城市就少了些异乡的感觉。“但始终和香港融不到一块去的感觉,这和你初来乍到时的陌生迷茫不同。”Beata说:“虽然拿了永久居住证,也就一个居住地吧。”

  在香港呆习惯了,这座城市不可避免地在她身上留下印迹。Beata在香港最喜欢的地方是红磡黄埔一带。“因为读理大,一来就住这边,毕业了也还住在这,别的哪个区都感觉没红磡好——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因为港漂多,开了很多川菜馆。Beata最喜欢吃的一家叫“巴蜀沸腾一片”的烤全鱼店,那是全港第一家卖烤鱼的,味道真的很地道。”都说味觉能给人安全感,看来此话不虚。

  Angel 年龄:27岁 职业:律师 月收入:2万左右

  一切皆有回报

  “没想到,一来就是8年。”当Angel提起自己初来香港读大学的原因——在争取港大的offer时,她其实已经拿到其他高校的保送名额了,但想到能和优秀的同窗继续读书,便选择了香港大学。而全英文的教学,繁琐却自由的课业曾一度让她感觉到压力。

  性格乐观、身材姣好、眉清目秀、课业优秀、擅长粤语的Angel在同学眼中应该属于最好就业的一类。但香港是一个产能结构相对单一的城市,所以大部分选择来港工作的人都会选择从事金融或金融相关的服务行业。Angel的本科读的是心理学,毕业那年正好赶上金融海啸。找工作时,来学校宣讲的企业在雷曼兄弟倒闭前都排开大阵仗,雷曼兄弟倒闭后所有宣讲会都换了个腔调——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十分稀少。在早年没有内地投资者大举来港投资的时候,内地学生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比如雷曼破产)尤其明显。Angel的就业并不顺利,在择业方面,她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煎熬和纠结。

  从一开始的一心想从事贸易推广或者人力资源,到决定转行。幸运的是Angel遇见了许多努力的同学和专业的同行,“他们给我的启示十分大。”

  “香港是一个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的城市,一切都特别公平,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许多人都以为在港工作压力大,Angel却不以为然。对工作的认真和敬业、对商机的敏锐度,都是让她对港人最为佩服的部分,这些也是让这个城市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香港人非常守规矩,虽然偶尔也会觉得流于形式,但大多数的时候,Angel在香港享受的其实就是秩序与规矩下的生活的便利。“许多看似轻易的事情,却需要经历长足的努力才能真正适应。而有些别人觉得艰难的部分,亲身去经历去感觉未必艰难,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在外人眼里,Angel是典型的80后“港漂”——单身、合租、有谋生能力且经济独立。周末有时间,她会和朋友一起爬爬太平山,或者去离岛的海边休息玩乐、跑步、跳舞、画画、手工,到深圳探访亲朋好友……

  那些激烈却又微妙的城市隔阂,在她不断的成长中,磨合成为一种特殊的两岸情怀。

  袁昊年龄:25岁 职业:媒体记者 月收入:1.2万左右

  不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

  许多内地学生到香港之后最大的困难就是讲粤语。今年25岁的袁昊是广东人。但他的母语是客家话——不会讲粤语。

  2011年从北方某不知名二本院校毕业后,袁昊申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科硕士念新闻学。毕业后,他在香港的一家知名媒体找到了一份做记者的工作,正式开始了“港漂”的打拼生涯。

  对于为什么毕业后选择留港工作,袁昊如是说。

  “毕竟香港这个社会的运作有效率,法律健全,用人制度也比较透明,新闻自由度高。再加上从小看香港电视长大,对许多TVB的剧集都很熟悉,对香港社会文化也比较有憧憬和认同感。”

  另外袁昊也有经济上的考虑——未到香港念书之前,总听父辈说香港人工资高,“月入几万是平常的事”,因此他想趁年轻在香港打拼一下。但到香港后,袁昊才发现赚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顺利。

  成人的世界,得到一些东西,往往就意味着失去另外一些东西。

  袁昊的生活分为白天与黑夜。白天,在单位上班的时候袁昊觉得很自在,他很享受港媒自由的工作氛围,他觉得做新闻的就应该这样。入夜下班后,他就不得不回到月租5000港币,楼下有流莺,楼道没有光的小唐楼。在没有粉刷的房间里,他夜晚的时光在写稿中流淌,这样能够让自己不去想太多。他每天就这样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都说“港漂”有三个类型——成功型、普通型和“弃港”型。而用袁昊自己的话来说,他现在介乎普通型与“弃港”型之间——“薪水1万出头在香港很难负担生活。而靠打一份工是不可能买得到房子的,没有房子,你就永远都是在‘漂’”。

  “时常,我下班坐在巴士上回家时,都会在思考我留在香港港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看到那些游行呐喊的市民时,我就知道意义是什么了。”袁昊说。

  他们在香港

  曾绮雯 27岁 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督 月入约1.5万元

  “上司不介意求职者工作经验少,但要熟悉国情。如了解内地主要新闻及流行话题等,工作上,上司会放手下属去亲力亲为,工作的发挥空间很大。

  宋媛雯 26岁 亚太第一卫视 入约1万多元

  “朋友曾介绍我当财务分析员,月薪至少有1.2万港元,但那不是自己想做的。虽然做电视的月薪比财务分析师低,不是她最理想的工作,却可以认识广播媒体制作,向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我喜欢香港的工作环境,只要你有实力,都有机会。”

  徐祖力 33岁 力创(香港)有限公司 收入保密

  “2007年的时候,我在科大的同学在香港校内自杀,这件事深深影响了我。我陪他的父母去法院、停尸间、追悼会等等。这件事过了很久我才治愈了内心。之所以留在香港,是因为我比香港人更了解内地人,比内地人更懂香港人,做两地教育交流有很大的潜在空间,创业成败在于资源与人脉。”

  李倩茹 23岁 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月入约1.2万元

  “我发了20多封接近30封求职信,应征投行、会计及企业ManagementTrainee,有几家企业给了面试机会,但大部分打电话去问,对方都说要等消息。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回内地工作,内地注重关系,香港看重实力。我在香港用功读书,不介意输给有实力的人,但如果输给靠关系的人会不服气。我比较喜欢在这里工作。”

  后记

  如果香港是一个年轻人,那么他的形象大概是:国际化、精练得体、气质精英、讲求平等与规则。对于“港漂”来说,香港是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城市。它交通便利、购物便捷、法制健全、国际化程度高,同时也建筑拥挤、空间压抑、食宿高昂、文化差异大。

  有人追寻它的公开透明,公正自由,也有人抵触它的后殖民气质,功利较真。有人在中环IFC西装革履挥斥方遒,也有人盘踞旺角天水围为房租劳心。它不仅仅是周星驰、王晶、亦舒、李碧华的香港,也是骈手投足双手空空在奋斗的内地求学港漂一族的香港。

  这些年轻人,拿到永居证等于自动放弃内地户口,如果回内地则不再享有医保、社保的权利,只能以国际居民的身份支付高昂费用。进退两难是他们最寻常的境遇,而尴尬的取舍横在他们面前却亟待选择。每个时代,每个人所做的任何一种抉择,或是精心盘点的任何一种详细职业规划,都不足以体现这座城市的性情,亦无法说明真正的“两岸教育”与社会求职的必然趋势。我们能够记录的,只有这些年轻人,在26岁左右的年纪,撞上这座步伐急速的城市时,内心的翻腾反复的变化。

  采写_薇卡 十一 简洁 设计_Fenice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