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短期投资的潜在危险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投资
  • 发布时间:2014-05-12 10:00

  核心提示:必须要找到一个发展导向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够帮助中国成为一个更有创新力的社会。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对外开放在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一个阶段中国将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过去可行的经济措施和政策在未来未必一定可行,因为全球经济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我看来,中国应该降低出口拉动型经济,尤其是对制造业的依赖,而更多的应该依赖于国内需求的扩张。当然这种依赖内需驱动的增长并不会像美国的内需驱动增长一样,完全依靠所谓的消费,而应该取决于另外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有两个必须关注的潜在风险。

  第一,中国要尽可能地抵制短期投资者带来的压力。短期投资者并不会太在乎长远发展,这会成为一种危险。中国新的开放模式应该包括很多层面的开放,思想的开放、投资的开放、管制的开放等等,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开放应该是思想的开放,也就是与世界进行更多的互动。对于科技发展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谈及思想的开放就不得不提到知识产权,尽管知识产权制度在很多国家是不同的。比如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设计过程当中就没有用来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所以,要清晰地知道有很多不同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必须要找到一个发展导向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够帮助中国成为一个更有创新力的社会。

  再以金融为例。在谈金融开放的时候必须弄清金融行业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所有这些功能对于金融行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功能其实对任何经济体来说,包括最发达经济体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

  第二个风险是,如何在开放的同时保持强有力的监管。比如货币的国际化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将它与国际国内的经济稳定发展相比,并非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要充分地了解潜在的风险才能逐步地推进货币国际化。

  此外,我认为中国应该更积极地参加全球新制度和规则的建立,比如在向全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上可以做得更积极一点,包括在环境、大气的治理方面,可以让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在经济方面,可以更多地开展宏观经济稳定性方面的国际合作。还可以和全世界共同研究应对疾病的方法,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

  总之,中国要建立一个开放型的新经济体制,还需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中国成功地应对了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但是未来任何的失误,都可能会给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带来巨大伤害,希望中国在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过程中打造新的创新型、活力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根据作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的演讲整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