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战速决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务院,股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10 10:16
近来国内股债市场双双走强,背后的驱动是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5月中下旬以来,卖方机构认为降准的可能性大增。而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尤其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的政策倾向,算是部分回应了市场的期待。
自4月初克强总理宣布“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加快棚户区改革和铁路建设”以来,政府维稳经济的举措不断,“微刺激”也越走越远。尽管当前政府的工作之重和社会的主要期待仍是改革,但不断进行“微刺激”的意义是为改革争取时间。政府选择从“微刺激”入手,不断加码,目的是防止经济快速地失速,以及市场主体的经济收缩预期自我实现。政府选择事前应对,比经济数据确认经济失速后再仓促应对,可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期管理。
“定向降准”虽好,但其效果未必能够顺利传导。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国有大型银行的存贷比已向着75%的监管红线靠近,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占比较高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其一季度的贷存比已经徘徊在75%左右。因此,贷存比约束可能会抑制定向降准的效应,这需要进一步的举措。
从政府的意图看,未来政策面仍会涟漪不断,即使经济数据略有企稳,我们也不能认为稳增长政策就此结束、微刺激的放松力度已经到头。从实体经济看,房地产的销售和新开工仍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券商草根调研的反馈,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改善极其有限,银行信贷标准依然严格。就房地产市场而言,目前无论是量还是价,都没有看到改善迹象。
虽然投资对中期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升,但我们对经济增速的回落仍然难有把握。美国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教训。比如,5月末公布的美国第一季度GDP复核值出现1%的萎缩,就差于市场机构的预测。而这些市场预测的背后,是对美国在“中期”经济增长的信心。和中国的经济评论家一样,美国人也爱谈制造业回流美国,憧憬着页岩气革命能够改变能源版图,新经济重整美国经济。但在过去三年,这些信心却系统性地高估了美国经济的表现。另外,在上世纪70年代,伴随十年涨幅为零的股市,美国也出现过关于“潜在增速下行”的广泛讨论。当时的经济学界提出了很多种解释,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再次加速,这些解释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共识就淡出了学界视野。所以,经济增长是条件组合的结果,我们能评估的可能是各因素的边际影响。
回到市场,在流动性改善的预期下,A股近期呈现“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特点。创业板在信息安全等概念的推动下快速反弹,彰显了小盘股的赚钱效应。但是,由于缺乏新的主题,大量概念进入验证期,以及业绩下调压力增大,这可能会抑制行情的进一步表现。换句话说,创业板最好赚钱的时点或许已经过去,跟风已有风险,投资宜保持偏均衡的配置。
魏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