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能出现在“变5”中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解放军,变形金刚4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7-22 09:48
美国军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纽约时报》说,这将大大改善美军在其他国家民众中的印象,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赢得正义者的认同
历史上植入广告最多的一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变形金刚4》正在狂吸中国票房。
这部电影号称有三分之一的植入元素来自中国。当中国观众看到解放军将领在北京“鸟巢”西侧的盘古大观内坚定表达“中央政府一定会支持香港”的态度时,大多满心以为下面会出现解放军新式坦克大战反派的情节。
就像之前的三部变形金刚电影中,美军用“M1A1”坦克和“A10”战机帮助汽车人扭转战局那样。结果,出现在镜头中的只有一掠而过、没有明显标识的战机。
据片方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透露,原剧本设计中不仅有解放军与反派激战的镜头,甚至还有解放军战机自“辽宁”舰起飞的噱头。
过去几年间,大量军事题材影视剧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不过除了一些“吐槽”不断的特战剧,大多未能引起热烈关注。
解放军升级转型步伐提速的背景下,也许中国观众可以期待在下一部《变形金刚》中看到新型战机击落威震天的镜头。
从“好军人”到“全球卫士”
美国军方对好莱坞的最大支持,体现在《变形金刚2》之中。
虽然不知道拍摄公司到底为这些场景和装备花了多少钱——很多人估计五角大楼让剧组免费使用——但《变形金刚2》可以将白沙导弹试验场作为外景基地,最后的战斗中使用了“A10”战机、“F16”战机、“M1A1坦克”、“M3A3”坦克以及其他型号的导弹发射车、装甲车,还有“金骑士”军方跳伞队、军用炸药和炸弹以及若干正在放假的军人。
这部电影中还有在约翰.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上拍摄的镜头,因为海军陆战队也要加入战斗。
这支陆海空联合部队的实力,足以对某小国发起一次突袭。它在电影中成为汽车人制胜的关键因素:最后,出现了几个霸天虎被美军导弹——而不是汽车人——打得七零八落的慢镜头。美国军队——“强有力的人类守护者”的印象,由此根植于全世界青少年的心中。
这不是美国军队第一次以全人类而不仅仅是美国捍卫者的形象,与外星人交锋。2011年的《洛杉矶之战》更被认为是美军的“宣传片”。
其中一个情节是,海军陆战队士官对刚刚失去父亲的小男孩说:“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永远不会屈服。”
他要求小男孩:“请为我说一遍: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永远不会屈服。”
于是,从洛杉矶、旧金山到北京、莫斯科的小男孩们都知道了,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永远不会屈服。
五角大楼的专门机构
在所有这些战争、科幻大片的致谢名单里,都有施特鲁布这个名字。
媒体报道说,施特鲁布是五角大楼负责与娱乐业之间关系的部门负责人,这个部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此前,他可能参与了《壮志凌云》的拍摄,而且正是由于这部影片的成功——今天人们提起汤姆.克鲁斯,第一印象恐怕仍然是帅气的美军飞行员形象——五角大楼决定设立一个专门与好莱坞以及其他电影生产机构保持关系的办公室。
在这之前,由于越南战争,美国飞行员给全世界包括美国人的印象都是“恐怖天使”,给平民带来巨大杀伤和痛苦。
但1986年《壮志凌云》上映时,美国的征兵率达到新高。
事实上,在好莱坞周边地区,美军不同的军兵种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专门与电影界维持关系。美国国防部则对那些需要大规模“联合部队”和大量投入的影片给予支持。
还有报道说,美国海军和空军经常因为某一部电影中模糊的飞行员和战机标识而大提意见或互相吃醋。2005年,发表在一家军事刊物上的文章还说,应该进一步规定电影必须遵守基本的军队标准,“使出现在其中的军队原型,都享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很多年里,如《好莱坞走向战争》一书中所说,美军支持的战争片,都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国内舆论环境获得社会支持,包括将性格粗暴、西部牛仔风格的个人英雄,转变为热爱国家、人民,尊敬上帝,又不乏勇敢、服从等美德的好孩子。
被摒弃的“个人英雄”形象,在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中达到顶峰:一名精神疯狂的上校,而男主角的任务就是把他找回或者杀死。
新世纪之后,反恐局势下,美国军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幻电影中,而且形象日益突出。
《纽约时报》曾评论说,这将大大改善美军在其他国家民众中的印象,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赢得正义者的认同。
美军如何审片
在出现美军形象最多的前两部变形金刚电影中,美国士兵的形象都来自孩之宝玩具公司的“兵人”系列。这家公司也拥有变形金刚的版权。
这是一种玩偶玩具,原型是美国历史人物和不同时代的军人。变形金刚电影中出现的是“兵人”中的特种部队系列,也就是曾在美军入侵巴拿马、格林纳达等事件中充任尖兵的部队。
这种精美的玩具,从孩童到青年,粉丝遍地。美军和国防承包商为提高其精确度,给予了包括装备具体数据在内的支持。
美国一家电影杂志曾试图归纳军方支持的电影的共同特征,其中一条是——无论何种环境下,美国军人都是从空中降落到战场。
从镜头语言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为了贴合美军掌控天空的实际情况。战士们都会先在空中俯视战场:硝烟弥漫的城市,漆黑一片、险恶万分的外星人战区……这显示了美国军人俯视世界的心理状态以及无所畏惧的精神。
这个情节在最新大片《哥斯拉》中达到极端:即使怪兽可以使战机电子设备失灵,但特种小队还是能从超高空伞降到哥斯拉与怪兽搏斗的区域。
与众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创造性地设计了拉烟下坠的镜头:士兵身上的燃烧指示棒在黑云压顶、乌烟瘴气的天空中显得无比绚丽,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刺激。
不过,引领外星人入侵电影风潮的《独立日》却没有得到美国军方的支持:因为军队不仅没法打败外星人,国防部长还被塑造为野心家。
五角大楼并不能阻止一部电影上映,但由于目前战争、科幻电影的投入激增,军方能否提供免费或者廉价的军品,几乎成为一部好莱坞大片能否开机的关键。
据说,如果好莱坞的某位制片人想要得到五角大楼的合作,就必须听取五角大楼工作人员对于电影剧本的“建议”,比如删去某些对话或人物、场景,改变某些敏感的地理位置,甚至调整故事结局。
一些镜头被删减,比如《风语者》中男主角用喷火器杀死一名投降的日军。
至于奥斯卡奖得主《拆弹部队》,被军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特征明显,团队精神未被充分强调。
在《刺杀拉登》中,军方则犹豫,是否要将持续数年搜索追踪的努力,集中呈现为“拉登的反抗”。
反映60年代兴起的反战运动的电影一般也不会得到军方支持,一个例子是《阿甘正传》,它隐含的剧情是,越战中美国为了保证军人数量而招募了大量低智商国民。
总体上看,五角大楼的审片尺度相对宽松,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塑造美军形象。比如描述美军在索马里失败的《黑鹰坠落》,原本是反战题材,却因为描写了美军特种部队的“坚韧不屈”而得到支持,并在海外美军中巡回播映。
价值观输出与军队形象的塑造,好莱坞大片是公认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让解放军在“变5”中塑造自己正义、现代化的形象,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文/山旭、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