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剧本,慈善,博弈
  • 发布时间:2014-08-05 10:07

  抓强盗这件事,是让穿着制服的警察去负责,还是责令你我在危急关头见义勇为?街头的流浪儿童需要救助,是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还是靠裹着爱心的路人?北京阴霾的天空需要一场雨的洗礼,是该由上苍派龙王去执行,还是靠人类发明的降雨飞机?看到这个题目,就像是看到飘落在手心的一片叶子,我知道其实它来自一片森林。

  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每一部分都在漫长时间洪流的冲刷下,进化成了特殊“身份”,各司其职,使得整体运作高效有序。就像是一艘巨轮的成功航行,必然依赖于船长、轮机长、水手乃至大厨、船医等各司其职。影视作品的成形也同样离不开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乃至剧务对自己分内事情的把握。职责划分越清晰,执行起来就越简单、有效。对他人职责的尊重,也就是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当然,是否胜任不在讨论中——既然已是船长,则必然经历了各项严格的考核,即“身份认证”。在剧本修改的论战中,如果演员指出某编剧的水平不高,即质疑其“编剧身份”名不副实,这种质疑本身就偏离论题。编剧是一个整体,某个编剧是一个个体,总能找到个体身上可攻击的纰漏。“身份”剥离了个体的独特属性,成就了事件的秩序。

  那为什么会有演员调整剧本?因为个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这就是上面所讲的下一个层次。在这小一级的层次上,数学老师可以触类旁通地讲解物理,剧务可以临时客串配角,甚至球队教练有可能顶替队员。演员想在编剧未考虑到的层面改善剧本,是在情理之中。正是个体的独特,带来了无序。

  “谁说了算”的这种博弈,也是秩序和无序的博弈。把这种无序统一到秩序中,才不至于造成混乱:树立秩序的重要性,提供无序归于秩序的通道。对于剧情,演员有提意见的权利,并应受到鼓励,同时也要明确自己没有决定权。这样,编剧就是倾听中的受益者。反之,权责不明,两方均受其害。

  侠客义士、慈善者甚至自然规律下人类的小智慧,都是温暖美化世界的流星,在天空黑暗时带来光亮,但是没有能力、也不应该长久驻留,我们需要的是太阳的能量。

  文 柯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