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想黑我,没那么容易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七宗罪,好莱坞,范冰冰
  • 发布时间:2014-08-05 12:52

  卸妆后的范冰冰并不如她在封面上那么妖娆而招摇。她吃妆,粉紫乱碧的胭脂和诡紫迷黄的眼影被她的皮肤吃掉之后再吐出来,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其次,她的身材并不如时尚大片里那么曲线玲珑,她手脚纤细,只是身材呈梨形,所以狗仔队偷拍的各种模糊不清的水桶腰绝大多数都是真的,并非故意黑她。控制不住身材的女星一定是因为控制不住嘴,有记者曾与她同行去阿里地区救治唇腭裂儿童,记者惊愕地发现,范冰冰完全不忌口,每顿必吃炝炒土豆丝,最好再来个番茄炒鸡蛋,胃口好得一点都不客气。想起有次和吴佩慈同桌吃饭,她只是象征性地拈起一枚基围虾,斯斯文文地咽完就表示吃饱了。相比之下,范小姐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胃王。

  这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新发现。她自己也对记者讪讪地开玩笑,“她们说我是中国最胖的女明星。”所谓“她们”指的是她身边的助理和宣传。在铁打流水的行当中,她们有些竟然跟了她12年。她们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范冰冰。

  有时也会开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不过”,范冰冰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说,“我确实是女明星中算胖的。”

  她用“算”,而不是“最”。不经意间的咬文嚼字,透着女明星的审慎。与前两年严阵以待的态度相比,范冰冰现在随和许多,这是成长,也是等级地位的体现。

  范冰冰最大的软肋就是她怕“黑”。逛街、吃饭都敷着纸壳面膜似乎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她丝毫不care路人怪异的眼光。在酷暑拍摄广告时,她的装备是这样的:出门前她要先涂防晒霜,戴一顶钩织的线帽和墨镜,再围上浅蓝色的头巾,已经包裹得如同阿拉伯妇女一般,还要再加一顶度假用的宽檐大草帽,有时口罩也上阵,脸上没留一点空隙给太阳公公,除非拍照时才一一卸下武装,同时经纪人还要撑起一把类似卖冰棍用的巨大的遮阳大伞,在她周围罩起一座小帐篷。

  如此严密地防晒,自然是因为敬业——比卫生纸还白的肤色为她带来了欧莱雅的美白代言。听她的宣传讲,有个轮胎厂出高价请她代言,条件是去非洲拍摄,范冰冰一听吓得大摇其头,结果那个机会就让给了肤色苍白的张静初。虽然都是真金白银的广告,但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她拎得很清。况且,今时今日的范冰冰,早已过了喊打喊杀的初级掘金阶段。现在,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跑到好莱坞采访了一圈后写了一本书《好莱坞的七宗罪》,里面的观点非常刻薄:“好莱坞这个风很大的小地方,日复一日按照计算和预先的设想来打造明星,就像技术人员制造飞机或者厨师准备一盘奶酪一样认真仔细。如果他们需要,就算把明星的嫂子或者姑妈送来,他们照样能把她们打造成女明星。”法拉奇所见到的玛丽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都是这条明星生产线上的产物。

  范冰冰却站立在这样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大舞台上:大明星并不出自大公司,一个明星的价值提升几乎完全倚赖于个人团队的努力,而偶然的力量也会一夜毁掉你。范冰冰也面对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权力——不论这权力来自资本、无序的行业、性别还是人自身的盲目,她都幸存了下来,并且做得很好。

  正因为种权力,范冰冰无可替代,也不可复制。

  “金锁”只是欢天喜地地漂亮着。她本人和她的家人对她的漂亮都心知肚明,却并不是很清楚这漂亮如何兑换成生产力——尤其是,她的漂亮在彼时完全庇荫于赵薇和林心如的光芒之下,她的卑微与式微一如角色里的丫鬟,是从属和花边,少了女主角的气概和缘分。

  这就是我对卸妆后的范冰冰的第一印象。她笑起来像矿泉水一样清澈,单纯。只是——锋芒太露的眼睛和似乎为了辅佐锋芒而显得过分尖锐的下巴出卖了这份单纯。也是——太单纯的女孩怎能成为女明星,并且连续多年蝉联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的位置?有了这份理性的认识,回过头再用感性的方式去体会她的笑,会特别容易得出名如其人的结论。可不是吗?范冰冰就像一尊冰山美人的雕塑。她的美冰澈剔透,晶莹如钻。

  范冰冰还是少女时就坚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于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因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演一个丫鬟而被人铭记。她的漂亮毋庸置疑,但仍属于王琦瑶式的家常的漂亮,离真正的“美”尚有距离。王安忆为了厘清“漂亮”和“美”的概念,下过一个注脚:美是凛然,是拒绝。以此衡量,范冰冰所饰演的“金锁”只是欢天喜地地漂亮着。她本人和她的家人对她的漂亮都心知肚明,却并不是很清楚这漂亮如何兑换成生产力——尤其是,她的漂亮在彼时完全庇荫于赵薇和林心如的光芒之下,她的卑微与式微一如角色里的丫鬟,是从属和花边,少了女主角的气概和缘分。

  好在青春本身就是本钱,她以懵懂和天真的形象进入演艺行业,凭着对青春少女来说出类拔萃的本能保持了几年。随后,她在电影《手机》中出演了一个“小三”,并且获封第十七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这一下子击中人们隐秘的心理—一个漂亮的女人必定要跟不道德的情爱联系在一起,她的绯闻在这个时期开始增多。记者的笔也像是蘸着芥末写成了,各种莫须有的桃色新闻应运而生。她因为争议而受到的关注几乎创下建国以来的女演员之最。她是一个时代的标靶,许许多多的炮弹刀枪都对着她的面孔,因为她站得最高,灯光最亮。发福了的赵薇和继续装嫩却不被观众买账的林心如,在互联网时代的点击率均比不上她。她是这个时代被谈论得最多的人物,但是关于她的细节,却少得可怜,她无所不在,却无处可寻。

  所以,什么是互联网时代?

  说穿了,其实就是流言时代。

  范冰冰游走在道德的禁区,越堕落越美丽。借助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流言如光速版传播和繁殖。“蛇蝎美人”的标签正是在这个时候贴上她的脑门。女人对“蛇蝎美人”真是既爱又恨,微妙且复杂。我当年采访《画皮》的制片人庞洪,问他片中的狐狸精一角为什么不是范冰冰而是周迅,难道前者不是更有代入感吗?庞洪答,因为范冰冰的美会让同性警惕并且产生危机感,她们会不高兴带着男朋友一起看她。

  如果我是范冰冰,听到这话真是苦笑不得。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享受“蛇蝎美人”这一标签。好在范冰冰能沉得住气,也特别能扛事。因此,记者看不到她百口莫辩的狼狈相,哪怕是狗仔队也拍不到她被绯闻打败后的失态落泪的可怜相。现在想来,“范爷”的刚毅气质早在彼时已经初露端倪——风雨不惊的架势,江湖自在的排场。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于自己的处境,毫无侥幸之心,所以显得沉着冷静,从容不迫。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说明范冰冰已修炼成铜墙铁壁,百毒不侵——她因为《手机》里的“小三”一角而获得百花奖提名时,若不是葛优跟她暗示影后一奖十拿九稳,她甚至没有勇气去走红地毯。

  说到底,范冰冰还是外强中干。但是没关系,她的心理素质足以匹配她的年纪和阅历,并且甩出众女星一条街的距离。虽然演技依旧不堪入目,但好在她已经由“漂亮”晋升到“美丽”的阶层。既是成长也像示威。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美得能刺瞎人的眼睛。在时尚杂志封面上,她美得就像一尊蜡像,她的美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些绯闻成为她美丽的注脚。

  经历过诋毁的范冰冰卧薪尝胆,绩优股的潜质愈发明显。此役之后,通向巨星的VIP通道已经向她敞开。但这条路,布满怪力乱神,艰辛程度不敢想象。

  2009年8月,她以剃须造型出现在男性杂志《时尚先生》封面上,这是她被称为“范爷”的发端。一开始她的粉丝围在机场高呼这个称号,范冰冰大吃一惊,让助理过去看看他们叫谁呢。“范爷”称号为范冰冰增添了坚毅、独立的特质,考虑到她所承受的流言蜚语,其中还暗含着对她没有被打倒的赞许。

  “范爷”既是男人的异性,也是男人的同性,她展示性感也展示风采。

  圈内女星,只有她给自己赢得了这个称号。一个女人变成了爷,固然因为她坚强仗义,大气率性,有爷的作风,也有爷的资本。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她努力做事,全心拍片,尽心慈善。不抱怨,不诉苦,不流露。从极低的地方做起,并不好高骛远,也不挑挑拣拣。不畏磨炼,不惧摔打,渐渐格局稳固,气场强大。所有一切世事打磨,非但没有磨损她,反而变成了抛光,将她磨淬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透亮。她身上有一股朗朗的硬挣气,活得蓬勃兴盛,也活得皮实坚忍。时间过去,女人们不再感到威胁反感,反而越来越仰慕赞叹。一个女人,面对所有谩骂和污蔑不为所动,我行我素,最后,人们只剩下一个方式:牢记她,并且尊敬她。

  在机场,被粉丝叫“范爷”或许是出于偶然,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偶然都隐藏了一个必然因子。这个必然因子就叫“审时度势”。

  中国的娱乐圈正如同中国的其他产业一样,面临无序的状态。许多行业白手起家的领头羊,所倚靠的并非专业技能,而是一腔悍勇。范冰冰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途中才逐渐明白一个极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娱乐圈之道:大明星并不出自大公司,一个明星的价值提升几乎完全倚赖于个人团队的努力。明白之后,她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结果就是:离开华谊,自立门户。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极富前瞻性,且正确无比。

  在自立门户的过程中,她遇到了穆晓光和杨思维,前者成了她的经纪人,后者成了她的宣传总监。

  穆晓光一身黑衣加墨镜,大冬天还叼着冰棍,给人以黑色会老大的即视感。在当经纪人之前,他是开夜总会的。千万不要小看他,误认他只是小混混。早在结识范冰冰之前,他就一直在娱乐圈中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身家据传达5亿元人民币。还包括前几年很红的大型历史剧《卧薪尝胆》。在选择到祖国大陆发展后,他立刻相中了范冰冰,并帮助其脱离了华谊兄弟公司,而自己创建了范冰冰工作室。穆晓光以一种富有攻击性的形象出现在范冰冰身边,先后出现了与记者厮打摔坏电脑,以及与金马奖组委会争执的新闻。他的气势和做派给人以震慑,他的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至此,范冰冰的负面新闻愈来愈少,直至偃旗息鼓。

  杨思维是一个80后姑娘,宣传的经验并不多,但勇字当头,飞扬跋扈。她曾经嚣张到曾经跟范冰冰说,“在我的世界里,我才是主角,你只是配角”。这跟范冰冰系列豪言——“说得实在点,我范冰冰就是卖点”“我不用嫁入豪门,因为我就是豪门”简直是水乳交融、如出一辙。杨思维一早就认识到,要做一个优秀的艺人宣传,并不是约约采访、发发稿那么简单,必须在专业领域上、价值观上,走在艺人的前面,这样才能为艺人安抚情绪,提供思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在遇到所谓“危机”的时候,能够用各种办法帮艺人安然度过,甚至转“危”为“机”。

  2008年4月,腾讯网出现了一组有关“范冰冰的一天”的图文报道。图片中她抛弃了冶艳,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亲切,顺从,甚至忧伤。配文强调她不那么冷,也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物化得厉害,她不是花瓶,也会思考,也会开玩笑。而她的形象是一个受了委屈但仍坚强微笑的有忍耐力的女性。她之所以被负面新闻包围,因为她“害怕,不知道表达自己,怕被人误解,她很好强,宁愿逞强也不愿意示弱”。这不是一次示弱,这是一次成功塑造亲民形象的“真人秀”手法。

  范冰冰的团队无比清楚一点:要争取人们的喜爱,必须祛除人们对她的抵触。

  自范冰冰自立门户之后,黄晓明、周迅、佟大为等也纷纷效仿。至此,国内的明星经纪领域实现了分层次的格局:华谊兄弟这样的巨型经纪公司依然鼎立,管理数量巨大的明星群体;而国内的一线明星则不约而同选择单干,或由亲人、好友打理。的份儿,根本不存在所谓嫉妒了。在这个渐变的过程里,“范爷”的称谓也起到了绝对的缓冲和相对的调和:一方面,“范爷”的男性化标签迎合了女权主义的青睐;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在格子间拼杀的白领女性主义者的共鸣。

  但是“范爷”只是一个pose,一种前行的态度,是对她某种特质的补充和强调,但她并没有因而和淡化自己的女性特质。史上最卖钱的国产片《泰囧》把一个最靓的位置留给了客串的女星范冰冰:影片结尾,王宝强终于与心中的女神范冰冰见了面,勾肩搭背,欢天喜地。这一幕无疑从民间视角再度肯定了范冰冰作为“全体中国男性最高欲望指标”的位置。既有女性的柔媚,亦有男性的勇猛,“雌雄同体”一说,呼之欲出。这几乎是美丽的最高等级了。除了林青霞、张国荣之外,还没有谁敢当第三个接棒者,除了范冰冰。

  好人缘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广告多了。各种女性代言品如化妆品、服装、太阳镜……统统找上门来。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盛典邀请她去走红地毯。《商业周刊》为她算了一笔账,“范冰冰在2009年一共接拍和宣传了7部电影。她还接到瑞贝卡假发、化妆品牌雪秀肌等代言。有行业记者说当年她所参与的商业活动也是中国明星之最,最少一天一场。根据惯例推测,2009年~2010年,中国的一线明星电影片酬约在800万~1000万元左右,代言费用约500万元,商演活动从几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由此分析不难看出,范冰冰在自立门户的第一年,收入轻松过亿。初战告捷,便取得傲人佳绩。从此,范冰冰的团队更加贯彻自己的作战方针,那就是:保接拍电影的频率维持曝光率;占领时尚杂志封面确立品牌形象;出席大量商业活动积累资本。

  暴力阻止绯闻,主动选择平民化之后,范冰冰的演艺之路越发平坦。铿锵玫瑰的气质愈发突出。“范爷”的称呼一出,一时间应者如云。不得不说,营销有时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强扭的瓜不甜。只有你真正到了这个份儿上,各种头衔自然会奉上眼前,根本无需费劲争取。

  尝到了“范爷”的甜头之后,范冰冰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再接再厉,继续顺杆爬。2011年11月,范冰冰完全以男性形象出现在诺基亚手机的广告片中,她梳着背头,露出志得意满的微笑。之后,范冰冰在时尚封面的李小龙、超人、切·格瓦拉造型更是奠定了“范爷”的地位。她依旧美得惊心动魄,可绯闻却少了,赞许多了——更难得的是这份赞许,皆是来自女性。人们或许是因为她的坚忍而逐渐接受她,但绝对是因为她惊心动魄的美丽而喜爱她。她在美丽的等级制度中不断晋升。众多女星都望尘莫及,何况是普通女性?因此,女人对她只有羡慕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范冰冰成为福布斯榜单的常客。

  有趣的是,自范冰冰自立门户之后,黄晓明、周迅、佟大为等也纷纷效仿。至此,国内的明星经纪领域实现了分层次的格局:华谊兄弟这样的巨型经纪公司依然鼎立,管理数量巨大的明星群体;而国内的一线明星则不约而同选择单干,或由亲人、好友打理。前者的资源配置显而易见;但后者的贴合度和紧密性似乎更为重要。此外,大公司更在乎盈利格局,而作坊式的小团体则更为看中明星的品牌价值——用《商业周刊》的说法,“明星不是一种能够快速变现的产品,而是一个引发粉丝情感认同的明星,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生活方式代言人,一个偶像。”

  当范冰冰被定义为“蛇蝎美人”时,她走得步步惊心,完成了“范爷”的形象蜕变之后,她在收获人气的同时,也实现了商业价值。现在她要寻求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实现一个演员的“合法性”、成就感和崇高感。

  《X战警:逆转未来》导演布莱恩·辛格看到范冰冰在美国的经纪公司递给他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被她的美貌惊到了。在一个好莱坞导演的眼里,范冰冰肯定不是明星,但却结结实实地被她的美所震慑,以至于原著里的角色是明显是一个欧洲人,可他硬给改成了东方人。“我不管,我想要一个特别的人,一张可以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脸。”在看了经纪人推荐的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美女之后,他锁定了范冰冰。

  范冰冰在里面只有3分钟的镜头。有粉丝为她打抱不平,也有过激人士表达另一种观点:好莱坞试图用敷衍中国观众的方式获取更高额回报的做法不太厚道。确实不太厚道,但谁让人家是好莱坞呢?能在好莱坞有知名度似乎是一种作为演员的最高荣耀。国内的演员们似乎于是如此:即便在国内已经做到家喻户晓,也开始在好莱坞跑大龙套,打酱油。

  在国际上伸开拳脚可不是一件易事。公认的演技派周迅也很难捞到合适的角色,在这一点,周迅不及范冰冰。2007年,范冰冰与导演李玉合作电影《苹果》,被人认为是一种过分文艺的冒险。2010年,二人再度合作的《观音山》使范冰冰获得当年东京电影节影后。事后,范冰冰豁出去了,在众多镜头下当众激吻女导演李玉……能让16岁就行走江湖的范爷激动成这样,全因在登顶中国第一女星险峰的途中,她实在太需要李玉送给她的这份大礼了———有了这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后头衔,意味着在国内影坛已自成一派的她终于获得了专业认可,“冰冰演戏不行”这句话可以从此抛到九霄云外,范爷从此再无软肋。

  影后之后,范冰冰工作室减慢了进取的速度。接戏少了、代言少了、商演少了。并非世道不景气或是人气的下滑。她其实在酝酿自己的野心——广积粮、缓称王。据悉,范冰冰现在的身价几乎一年翻一番,如今她商演的价格已经是2008年的5倍。这份笃定,让她有的放矢,也让她有了拒绝的可能性。如今,范冰冰代言的广告包括奔驰,卡地亚、欧莱雅等国际知名品牌。

  “代言欧莱雅对范冰冰来说,适得其所。”范冰冰的御用服装设计卜柯文说,“这是一个进入超市货架的贴近大众的品牌,代言人会被更广泛的受众熟知。而欧莱雅的代言广告,不论是电视还是平媒,都邀请最知名的摄影师,拍摄出具有质感的高端广告片。这个品牌打通了低端与高端,兼具亲民与艺术。这符合范冰冰的定位。”

  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当范冰冰被定义为“蛇蝎美人”时,她走得步步惊心,完成了范爷的形象蜕变之后,她在收获人气的同时,也已经实现了商业价值。现在她要寻求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实现一个演员的“合法性”、成就感和崇高感。

  《X战警》纵然中规中规,乏善可陈,可这种把大脑搁一边的大制作却能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播放,这毕竟提升了范冰冰的全球知名度。两者互利互惠,谁也不吃亏。

  中国娱乐圈在无序中正一步步厘清着娱乐消费的走向:一个明星仅仅通过演技带来作品,通过塑造了的高尚品德带来消费体验,当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那是不够的。明星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体,兼具艺术表演性、消费号召力、情感认同。

  但是没有作品也不行,那是立足之本。不论从哪头开始,最终都得找补齐了。说到底,制造话题、重塑形象,最终都得靠作品说话。范冰冰一定深谙此道,才如此看中和李玉,以及与好莱坞的合作吧;而另一边,筹备多年的电视剧《武则天》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作为制片人兼女一号,范冰冰运筹帷幄,胸有成足。

  想起多年前,有一个段子。

  有记者采访范冰冰,问,“现在的形象,是你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塑造的?”

  她给记者看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寒山问拾得:如有人骂我,辱我,欺我,骗我,谤我,该如何处之?拾得:忍他,让他,躲他,避他,由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再过几年,我们且看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