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悲哀的原创真人秀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花样爷爷
  • 发布时间:2014-08-05 13:27

  主打娱乐的芒果台在尝试新节目上一直不遗余力,先后引进的《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两档节目的成功大部分原因是优秀的节目设置和流程,虽然是照搬原版的模式,但是湖南卫视还是很好地重现了原节目的闪光点,与此同时,还积攒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2013年底,湖南卫视的招商计划上,曾经将《花样爷爷》作为重点项目推广,但是版权最终落入东方卫视的口袋。虽然没抢到这档韩国热门真人秀的版权,芒果台也并未放弃该节目,最终赶在引进版《花样爷爷》播出之前,推出了原版姐妹篇《花样姐姐》的中国版,并将之命名为《花儿与少年》,为了强调其原创性,节目组一直强调:我们比韩版多了一名男嘉宾,绝对不是抄袭!

  在《花儿与少年》开播之前,观众一直报以期待,芒果台毕竟是国内的娱乐龙头,既有引进真人秀的成功经验,又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号召力,招徕大牌明星是绝对不在话下。对于这档节目,芒果台同样自信,将其放在旗下芒果客户端独家播放。播出之后,节目一直话题不断,好在芒果台一直不惧非议,只要收视率高,一切都是浮云。

  嘉宾们,真人秀好玩吗?

  《花儿与少年》最大的败笔便是选角失败。挑选合适的明星能直接决定真人秀的成败。如果给《花儿与少年》的7位明星打分,一半都“不及格”。

  先从分数最低的华晨宇说起,华晨宇是新鲜出炉的选秀歌手,人气与歌唱实力都还不错,但是他的演技实力基本为零。在节目中,他颇有点“天才傻瓜”的感觉,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竟然表现得比初中生都稚嫩,除了包括许晴在内的铁粉,没人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华晨宇。节目中,华晨宇是最没贡献的一位,在旅游景点买门票时,即将七十高龄的郑佩佩都在排队,而“花花”华晨宇却在自己的世界里遨游;当凯丽和刘涛为了煮晚餐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同样游荡在角落里。不发挥作用也罢,这位“花花”还会时不时闹失踪,说得好听点,这叫不谙世事,难听点,就是缺心眼。在这样一个主打“真实”的真人秀里,展现这样懒散呆蠢的一面难道不怕“掉粉”吗?

  张翰比华晨宇强大,但也是最让人无语的一位。节目的一开篇,被委以“导游”重任的张翰点了份外卖,丢下摸不着头脑的一屋子女明星,开始满世界找筷子。跟凯丽初次见面,张翰用他低沉感性的声音,蹙着眉头真挚地打招呼:“你有筷子吗?”如果这样一位少爷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会让人不自觉握紧拳头!最让人叫绝的是在托斯卡纳旅行时,在开往圣吉米尼亚诺农庄的路上,张翰开的车前盖冒出浓烟,吓坏了一车同伴,其他嘉宾建议休整一番再出发,而张翰少爷脾性大发,瞬间翻脸,“道明寺”的少爷作风被张翰从电视剧里演到了真人秀里。强大的执念、极度的自恋,再加上低到冰点的情商,被他演绎得天人合一。好在这位少爷还能承担一些体力活,让姐姐们不至于联合起来揍他一顿。

  如果说前两位的失败在于太过“秀”,那么许晴的失败就在于太过“真”。许晴的荧屏形象一直很好,在这场真人秀里,她将自己的柔弱、对俗事的漫不经心和精神上的浪漫至死表现得过于极致,使得她看起来少了几分“人气”。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她就与导游起了冲突,她无法接受导游为了节省经费乘坐大巴车;吃饭时,点餐绝不会考虑经费是否紧张;在午夜的西班牙,离开同伴的她,在没钱没手机又没记住酒店名字的情况下,一人流落街头。或许她早已知道这是一档真实的游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档游戏里她的“不食人间烟火”注定要被碰撞、妥协,凌晨3点的异国出租车上,她哭到崩溃。

  在节目中一直处于“打酱油”状态的李菲儿,没有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和魅力,虽然妆容和气质颇有浪漫满屋中“韩智恩”的范儿,但是她没有展现出韩剧女主的顽强生存力,就像温室中的一株小草,既不出众,也没接地气儿。

  好在这个团队里有睿智大度的郑佩佩、开朗随和的凯丽和精明能干的刘涛,让观众不至于把《花儿与少年》当作一出情节喜剧。可见,在选择真人秀嘉宾时,大牌明星、人气明星未必就能为节目增添光彩。

  节目组,你想表达什么?

  在《花儿与少年》的百度百科上有这么一句话:“节目组希望通过《花儿与少年》能让大家意识到亲情、友情、沟通的重要性。”然而,从播出的效果来看,节目并没有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在节目中,只有不同个性的大牌、或自以为大牌的明星们的个性碰撞和生活习惯的摩擦,没有传递给观众温暖、沟通、尊老爱幼等等正面信息,这档没有主题的真人秀节目,就像没有豆沙的豆沙包,毫无价值可言。

  在节目组跟拍的过程中,张翰的不善于沟通从一开始就清晰地表现出来,但是节目组并没有根据嘉宾的表现立即调整节目流程设置,当其他嘉宾明里暗里对张翰爆发不满时,节目组也只是任之发展,让张翰在偏离“沟通”的主题上越来越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许晴身上。将这些性格各异的明星聚在一起,让他们因为不善沟通发生碰撞,这才是节目实际传递出来的讯息。真人秀毕竟不是纪录片,应该具有自己的主题与立意,并且应该传递出主流价值观。在韩版的《花样姐姐》中,同样也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大多是在应对外界的困难时,每位嘉宾应对能力的高低不一造成的,他们之间的沟通都是在往积极的一面发展,给人以温暖的期待;而《花儿与少年》中的冲突则大部分是源于每位嘉宾之间对于“自我”的坚持和由此带来的沟通障碍,并且从始至终都没有消除的迹象,就像一部拧巴的现实题材文艺片,无法让观众愉悦起来。

  当《花儿与少年》决定照搬《花样姐姐》的节目模式时,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让明星吃苦受难,而应该是明星的吃苦能否换来观众的同情或者喜爱。不受观众喜爱的真人秀不仅将明星置于尴尬的地步,更是让整个节目变得不伦不类。《花儿与少年》播出之后,几位嘉宾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甚至让观众对明星本人产生误解。

  在以前的引进模式节目中,芒果台曾经很好地把握住了主题,如果说《花儿与少年》是其丢掉韩版扶持独立行走迈出的第一步,那么这些缺憾尚能理解,权当是为独立研发真人秀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