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野浩二 天生综艺人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天天向上,秘境,真人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05 12:58
不管何时出现在媒体上,浩二永远都是彬彬有礼、温暖幽默。在他的身上一直带有一股日韩艺人固有的、高度的职业素养下显现出的谦逊,这种谦逊是出于对观众的尊敬和对职业的敬畏。
矢野浩二,天生综艺人
综艺人,泛指那些既有为娱乐“献身”,又有临场搞笑能力的艺人。对于国内的大部分演员和明星来说,这个词语带有一丝贬义,似乎一经搞笑,会把自己降低到“娱乐大众”的层次,与艺术之道渐行渐远。与之相比,来中国演艺圈发展多年的矢野浩二算是异类,在他看来,演艺人的本分应该是取悦观众。
如何取悦观众,是一项技术活。矢野浩二恰好就有这种天分。在《天天向上》的主持人团队中,矢野浩二有独特鲜明的魅力。受语言的限制,他的话并不多,甚至整场节目录制下来他一句话也没说的情况都有。但是,他始终在参与、做出自己的即兴反应,传达给观众一个清晰的信息:浩二是快乐的!他在享受舞台。为观众呈现明朗欢快的笑脸似乎是矢野浩二在《天天向上》的招牌形象。
当国内首档野外探险真人秀《秘境》播出时,矢野浩二赫然出现在某期节目中,和以前的明朗不同,节目中的矢野浩二极尽真实。为了完成节目组规定的任务,他们需要深入到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危险。在途中,有位同伴误入沼泽中,矢野浩二为了营救小伙伴也涉险踏进沼泽,最后在节目组的紧急救援下才脱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矢野浩二在登山途中突发高原反应,痛苦至极的他在节目中流下了眼泪。
从制造欢乐到展现真实,从脱口秀主持人到真人秀参与者,矢野浩二在不同的节目形态中转换自如,展露出娴熟的综艺素质。这种娱乐潜质在采访现场也会显露出来,采访时,矢野浩二发挥“二哥”风范,现场一直笑声不断,这种娱乐素质似乎与矢野浩二已然成为一体。
在采访开始前,矢野浩二提前半小时便来到约定的地点做准备,在见到记者的一刹那,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容,用带着“浩二”特色的普通话与记者“寒暄”家常,暖热氛围之后,他才聊起了工作。在采访时,偶尔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矢野浩二会着急起来,反复沉吟,喃喃有词,就像英语课上忽然忘掉单词的学生,当他终于明白过来,语气会瞬间激动起来。他的情绪流露很直白,感染了周围的人。今年是矢野浩二来中国的第14年,他的中文吐字很清晰,交谈中,目光专注中带有一丝探寻,这让他看起来很诚挚,或许这是他在中文不太娴熟时为了更好理解对方的语意养成的习惯。
不管何时出现在媒体上,浩二永远都是彬彬有礼、温暖幽默。在他的身上一直带有一股日韩艺人固有的、高度的职业素养下显现出的谦逊,这种谦逊是出于对观众的尊敬和对职业的敬畏。
脱口秀里的冷幽默担当
在2008年,国内的综艺节目类型贫乏得可怜,除了选秀就是访谈类,而主打娱乐的芒果台在《快乐大本营》之外,大胆地推出了形式新颖的脱口秀——《天天向上》。当时正值脱口秀流行期,传统的脱口秀往往都是单口相声式,针砭时弊,充满调侃和自嘲。《天天向上》的高明之处便是它的内容上做得十分“正能量”,却在形式上很搞笑灵活。节目的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礼仪,即便有明星参与,也不会将八卦作为噱头。全然没有其他脱口秀的“愤青”气息。《天天向上》最独特的地方是在形式方面,将主持人娱乐化,打造成“偶像主持人团”,这7名主持人特质和魅力完全不同,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在台上时的放松状态。这种轻松感是《天天向上》和“天天兄弟”特有的魅力,也因此,节目的追随者大部分成为“天天兄弟”的死忠粉丝。
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外籍的矢野浩二和金恩圣话最少,他们的中文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但还没有强大到能“抖包袱”的程度。金圣恩负责卖萌,以“白痴美”形象出现,而矢野浩二的搞笑大多需要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用独有的日式口音说冷段子,不管别人乐没乐,浩二却是笑得一脸灿烂。开朗和冷幽默是矢野浩二在《天天向上》舞台上的形象,这让他获得很多观众的称赞和喜爱。这个强大的平台,让矢野浩二成为家喻户晓的外籍明星。
Q:当时加入《天天向上》节目,是什么契机?
A:2006年我参加过一期《鲁豫有约》的录制,聊了一些我在北京的生活,观众的反应很好。《天天向上》节目组也看了这期节目,他们觉得这个外国人还挺有意思,就打电话给我,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主持团队。当时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有点担心,没想过这档节目后来会那么火。
Q:《天天向上》能火这么多年,从主持人的角度来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A:我觉得是因为主持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我们没有刻意去塑造形象,都是很自然的状态。比如汪涵,他很有知识和阅历,就很睿智聪明;欧弟性格很活泼,在节目中就很活跃,很搞笑;小五和我常常搞不清状况,偶尔就说一些冷笑话,节目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自然状态。像这种脱口秀,嘉宾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录《天天向上》时,我们常常会自己玩嗨起来,甚至比嘉宾更兴奋。我觉得这其实就是“天天兄弟”的优点和魅力。
Q:在几位主持人中,你的话并不多,会担心你的播出分量吗?
A:不会,《天天向上》主持人多,我比较安心,因为自己不说话也没有关系,不会影响节目。其实我觉得汪涵一个人都能撑下来。“天天兄弟”有6个人,他们对我的要求不高,有位导演说,浩二只要站在台上就好了,不要求一定得说话。有时别的主持人会逗我玩,让我说话。有时录制两个小时都没说话的情况也有,我觉得还好,倒是坐在观众席前面的小女孩会替我着急,在台下向我比划“快点说话!”就像隔壁的邻居一样很亲切,看见她们着急我才有点着急(笑),本来脑子里根本就没想,偶尔就会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
Q:很久没有出现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什么时候还能看你主持?
A:我现在有一些影视剧的计划,以后有需要,比如有日本的嘉宾,我还是会回去主持。
探险真人秀的真实流露
真人秀的爆发还是由具有娱乐探险精神的芒果台开启的,引进版《爸爸去哪儿》大热之后,各大卫视都想在真人秀这块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自己的作物,短短一年间,真人秀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当别的卫视纷纷跟风制作“明星孩子”真人秀时,天津卫视前瞻性地推出野外探险真人秀《秘境》,将其他真人秀甩出了几条街。
带着明星标签的真人秀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挖出明星的隐私与八卦,而是设定出能让明星卸下光环并且展露本性的规则和流程,至于展露本性之后是否讨喜完全取决于节目组前期对明星的调查。如果一档真人秀,明星自始至终端着架子,是节目的失败;如果明星露出本性,却并不招观众待见,那就是嘉宾选择失误。而《秘境》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错。
真人秀兴起后,设定的台词、夸张的表演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口味,窥视明星的真实人性才是观众想在真人秀中看到的。在《秘境》第三期“探险黑竹沟”中,矢野浩二作为嘉宾参与。节目中,矢野浩二遭遇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体力不支几近昏倒,然而他并没有退出拍摄或者避开摄影师的镜头,将孱弱甚至略带狼狈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与其往日在综艺中展现的幽默形象截然不同。然而这种“示弱”并未削减观众对他的喜爱,反而让人心生同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在节目“依靠嘉宾自己的力量野外生存”的设定下,矢野浩二展现出了能让观众相信并喜爱的真实个性,诠释出了真人秀的属性。
在聊到《秘境》的拍摄时,矢野浩二略显遗憾,不是因为在节目中抛弃形象放下了自我,而是对于“拖累”了队友,影响了他们的发挥而深感歉意,在他看来,节目的拍摄要大于自身的形象。也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敬业,才让矢野浩二一路收获观众的喜爱,走到今天。
Q:在参加《秘境》的拍摄时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录制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同伴掉进沼泽里了,当时情景非常危险,把我吓着了,我发现之后就赶紧过去救她,然后自己也陷进去了,最后节目组才发现是真的非常危险,赶紧过来帮忙。
Q:在拍摄前想过会遇到像这样的危险吗?
A:虽然会有一点点担心,但想到有很多工作人员和医生陪着我们,还是觉得很轻松,没想过会遇到这些问题。
Q:在拍摄《秘境》时,最难的是什么?
A:最难的就是体力上的压力。在录制的时候我有了高原反应,非常难受,头疼得走不动路,后来在队友们的帮助下才坚持下来。当时我流眼泪了,完全忘记了是在录制节目。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展现这样狼狈的一面,那个时候感到很无奈,也很不好意思,不自觉地给其他队友添了麻烦。
Q:国外的探险节目很原生态,是真正的野外生存式的,食物要从大自然狩猎获取,《秘境》会要求嘉宾野外生存自食其力吗?
A:这个好像做不到,嘉宾们野外生存能力没有那么强,不太会分辨食材,还是很危险的。但是节目组在48小时内不会给我们任何食物,我们也需要自力更生。当时我们遇到了当地彝族的村民,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才有饭吃。
Q:有危险又很累,以后还想参加这种探险节目吗?
A:可能的话还想再参加。现在我的生活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接触电脑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但是这种节目让我有回到原始的感觉,虽然很苦,但是空气很好,也能见到很多动物,就像休假一样很有意义,能让我彻底放松。美国、日本和韩国也有这种探险节目,有四五年了,很受欢迎。我觉得中国像《秘境》这样的探险节目会越来越多,现在是在国内探险,以后可能会去国外。
综艺人的自我修养
综艺节目的必备元素便是“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对明星情感、生活经历的挖掘,实际上它是打着“温情”的旗号对明星私生活的窥探。真人秀对于明星的倚重更甚,明星能否“真”得可信、“秀”得讨喜,将直接决定一个节目的成败。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在《爸爸回来了》中贾乃亮的“装”遭到网友疯狂吐槽,直接将节目拉低几个档次;《花儿与少年》中张翰的“端架子”更让很多网友果断弃剧。将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也并不一定就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在《花儿与少年》中的华宇晨便是为了“真”而舍弃了“秀”,他放弃了自我伪装本能,将个性中自我的一面在节目中暴露出来,引起了观众的反感。
日韩的艺人大都有这种抛开自我、娱乐大众的本能,来华多年的矢野浩二同样如此。在“真”和“秀”上,他拿捏自如,这跟演技无关,更像一种天赋。采访时,每当气氛沉闷,矢野浩二总能成功活跃气氛,不知道生活中的浩二是否如此敏感、敏锐,但是当他出现在媒体和电视上,总是本能地捕捉周围的情绪以作出自己的反应。这就是一个综艺人应有的条件反射。
Q:节目会把演员真实甚至是不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你为什么会愿意这样做?
A:作为艺人来说,演戏其实是假的,是演出来的。节目就不一样,真实的成分更多,装的部分比较少,表面上这一面是不太好的,但这就是浩二真实的一面,给观众展现这样的一面我觉得没关系。我愿意让自己的两面都能展现出来,因为这才是完整的我。
Q:日韩的艺人似乎很愿意通过节目展现真实的一面,也有很多通过综艺节目走红的。
A:是的,比如说日本导演北野武,他是拿过国际大奖的导演,他在日本的地位就跟中国的张艺谋差不多。他本来是搞笑艺人,演小品出身,现在他不光导演电影,也照样参加娱乐节目,还会在节目中做出很夸张的表演,比如穿着熊猫娃娃衣服搞笑,但是中国的导演就不会做这样的事。
Q:日韩的节目有很多是以艺人的痛苦或狼狈为卖点,日韩艺人似乎都有一种娱乐大众的本能,而你来中国这么多年,这一点也没有丢失。
A:我喜欢的一档日本搞笑比赛节目,是由500名艺人参加,每人一分钟的时间展示,最后只留下20名,剩下的480名会被淘汰,但是很多明星都愿意参加。我也是这样的,想在节目中发挥搞笑的一面,不管是什么方式,如果能让观众开心就觉得很好。帅气的一面装一下也会有的,但是在节目中放下自我,其实并不容易。敢于展示弱的一面、负面的一面才是真正的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