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标管理”提升管理会计实践水平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管理会计
  • 发布时间:2014-08-12 14:20

  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已成为当前企业寻求发展、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对标管理,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方式,可帮助企业寻找到更适合的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榜样,并通过与“榜样”对标,发现成本、预算及绩效等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流程与变革组织,持续改进,可大力提升管理会计水平。

  对标思想起源于美国,起初是想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仅作为调查比较的一种基准方法;后来引入到管理会计中,其理念方法更加成熟先进,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首。目前,全球财富五百强90%以上的企业都将对标管理作为一项常规的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工具。

  对标管理即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榜样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超过标杆企业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挖掘达成企业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标杆”的原因或路径。对标思维可以突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瓶颈,帮助企业做到持续发展并完善。按标杆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内部对标能使好的管理会计方法在全公司迅速的推行开,并有效地执行;而行业外部对标可以使企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陷,找到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施乐公司最早提出了对标管理并应用于企业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企业开始使用这一方法。 对标是指需要改善的方面,如战略层、操作层、管理层的对标,也可以分为业务方面的定标,如成本、预算等方面的对标。 确定标的内容后,需要确定和哪些目标企业企业比较,可以是竞争对手、本行业的领袖企业,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优秀企业。但要以选择和企业自身条件相似的竞争对手或榜样进行对标。

  例如,联通公司总部预算目标对标管理,就是总部通过选择标杆,拟定并设立基准目标底线。外部标杆将公司对未来的预期与行业其他运营商相比较,帮助公司制定短、中、长期目标;内部标杆建立在以往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优化当年预算。并确定了成本控制是其预算规划的重点,总部确定了成本费用几十个控制点,对每项成本费用设立两级标杆,一是先进标杆(全国排名前15名的平均水平),二是全国平均标杆。并制定相应考核要求。

  2009年也拉开了烟草行业对标管理的序幕,确立了一切以量化管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进行的对标原则,从认真开展对同行业30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具体指标分析入手,树立“立标、对标、达标、创标”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对标、事事进行对标和“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撞出了一条基层烟草商业对标的新路,在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

  又如,紧跟领先者的万科集团,万科董事长提出以美国最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商Pulte Homes公司作为标杆企业,以该公司为参照标杆,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学习,是使万科能够实现规模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如兵装集团,提出以加强对标管理为抓手,致力于建立和健全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对标管理体系,每年向各企业下发EVA和EVA率对标标杆值,指导企业抓住对标中存在的“短板”,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差距较大的企业,将发出预警通知或限期整改令。还将EVA对标改进情况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

  当然,如果不了解标杆管理的深层运作原理以及其企业所处的环境,仅仅盲目的去进行浅层次的对标管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国内很多企业去学习海尔的OEC、模仿肯德基等知名企业,均没有对标杆企业的各项指标分析到位,这才造成众多企业不但没有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反而招来了更多的麻烦。

  在成本、预算及绩效方面,进行对标管理一般有五个步骤:第一,对比分析,标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与企业文化等实践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差距以及原因。理清了公司实现对标管理的思路, 将指标逐步分解,不断细化,期望最终完成全面的对标管理。 第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数据库,由此树立标杆,学习榜样。第三,对照标杆对象,在一些关键的有差距的指标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管理。 第四,紧紧围绕相关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并定期指导、监督检查,以确保能有效实施做出成绩。第五,培养追求卓越的意识,对标不是目的,通过不断地进行改善、创新,逐渐地将差距变为优势,并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本行业的标杆企业。

  在管理会计的对标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引起重视。

  首先,有关对标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实际与管理会计状况相结合认识不足,这就造成对标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不充分。 对标管理不单单是会计部门或者某环节的事, 是一个全局性、全员性的工作。

  要谨防“标杆”企业为迷惑追赶的企业,而披露出虚假的榜样信息,使对标企业误入“陷阱”,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从管理重心角度来看,对标管理应突出重点,不同规模、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甚至不同产品档次,管理改进的侧重点都应有所区分。

  不能只是重对比,轻改善,而是要将通过对标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到优化流程与组织变革上,并形成完整的持续改进循环系统。 持续改进是成本、预算及绩效对标管理的内在需求和灵魂实质,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培养追求精细化的思维方式,要全面营造持续改进的浓厚氛围,为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增添动力。

  对标管理可作为产品改进、企业发展、赢得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企业领导要把对标管理视为一项经常性活动。管理会计人员也要恰当的利用好对标管理这种方法,选对标杆,查漏补缺,努力提升发展自己,推动企业向业界内最好水平看齐,并逐渐超越标杆企业,彰显管理会计的巨大威力。

  文 何雪锋 王秀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