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质量控制》是中职学校学生质检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在精细化工、环境监测、混凝土强度分析等众多的专业领域中都广泛运用。《水泥质量控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原理和方法,懂得强度分析和标号确定的基本知识,可以完成基本的实训操作,让学生具备初步的个人操作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否具备上述的素质,为水泥厂化验室的岗位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材,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全面具备岗位的专业技术素质。
关键词:实训教学 水泥的强度确定 教学探究
一、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训教学面临的难点问题是如何全面改进实训教学的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
水泥强度的确定是《水泥质量控制》课程的重要内容。为水泥厂化验室培养出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初、中级水平的物理检验操作工,要熟知水泥的实际平均标号的测定,按测得的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的实测值,根据国家水泥标准所规定的各龄期水泥强度指标及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后确定平均标号。
二、水泥的强度确定
(一)五大品种水泥国家标准
1.硅酸盐水泥、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Ⅱ
2.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
3.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4.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P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标号。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标号。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标号。
(二)技术要求
1.MgO:水泥样中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允许放宽到6.0%。
2.SO3: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
3.烧失量:Ⅰ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超过3.0%,Ⅱ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超过3.5%;普通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超过5.0%。,不容物:Ⅰ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小于0.75%;Ⅱ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小于1.5%。
4.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水泥0.080mm方孔筛余不得超过10.0%。
5.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普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6.安定性: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7.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规定的标准。
8.碱:水泥中碱含量按NaO+0.685K2O计算值来表示,低碱水泥碱含量不得大于0.6%或供需双方商定。
(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的定义
水泥试体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破坏荷载,称为水泥强度。它是水泥最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也是划分水泥质量等级――水泥标号的依据。
水泥强度因外力的作用形式不同。通常由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三种强度表示。
1.抗压强度:水泥试体在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值。
2.抗折强度:水泥试体在承受弯曲时的强度值。
3.抗拉强度:水泥试体在拉力作用下的强度值。
(四)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方法
1、仪器
(1)胶砂搅拌机
(2)水泥胶砂振实台
(3)试模及下料漏斗
(4)抗折试验机和抗折夹具
(5)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
(6)刮平刀等
2、试体成型
(1)成型室内试验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成型前准备好试模,每三条试体,按水泥450g,软练标准砂1350g,水225ml,即灰:砂:水为1:3.0:0.5。
(3)称好水泥与标准砂,把标准砂放入搅拌机上的砂筒内,量好水量倒入搅拌锅,加入称好的水泥,把搅拌锅放在搅拌机座上,开动机器(自动控制程序),搅拌30s后,加入标准砂,30s内加完,继续搅拌60s,停60s,再快速搅拌60s,停机取出搅拌锅。
(4)振实台上装好试模,将胶砂分两次装入试模,第一次大刮平铲刮平砂浆,开动机器进行振动60次,停机好,把剩余的胶砂装入试模,用小刮平铲刮平砂浆,再开动机器进行振动60次,停机后,取出试模。
(5)将试模把柄朝向前方,用直尺在试模上左右移动将高出试模的砂浆刮去、抹平。抹平次数1~2次。
(6)把抹平的试体编号,一个试模的三条试块应分别编在不同的龄期。
3、养护
(1)将试模放在养护箱中养护箱中养护24±3h后脱模。
(2)试体放在水中养护时,试体间应有间隙,不能重叠,水面至少高出试体2cm。养护水每两周更换一次。
4、强度试验
(1)各龄期试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破型。
(2)试体取出后应用湿毛巾盖好,在破型前擦干。每组试块先做抗折试验,折断后的试体再做抗压试验。
于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