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边是高风险高收益,右边是灵活自由,基金产品和投资者都站在了抉择的路口。
近期,基金行业在经历着板块震动,原因来自于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里面将基金仓位重新作出了调整,股票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从原先的60%-95%修改为不得低于80%,这就意味着股票基金对股票的依赖程度更高了,其实在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上股基的股票仓位一般要在90%以上,以此来实现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股票基金的业绩就要看管理者的能力了,一旦股市感冒,基金肯定会喷嚏不断。
基金的丁字路口
8月8日正式开始实施基金仓位的新标准,包括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为货币市场基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其他基金份额的,为基金中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其他基金份额,并且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的比例都不超过80%的,为混合基金。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纳入统计样本的378只股票型基金中有半数没有达到新规标准,如果需要作为股票基金运作的话,就需要在未来一年内将仓位拉升,对此基金们开始有不一样的选择。其中今年初设的新基金肯定是最先做出了调整,比如景顺长城、上投摩根、富国基金,他们今年推出的多只股票基金都严格按照新标准仓位。但是老式基金更多的是调转枪头,希望将股票基金改个名,直接转化为混合基金,毕竟这个才是基金自始至终的运作习惯,尤其是股票市场的状况始终不太好。统计显示,二季度末,可比的主动投资股票方向基金整体仓位小幅调降0.65个百分点,像新华、招商等股票基金的股票减仓幅度均在5%以上,还有广发、嘉实这类的大基金公司也分别选择在二季度减仓,如果不在一年内决定方向,这些基金必然要放弃股票基金的名字。
向左走 股票型基金
作为投资者,我们可能并不关心手里基金的名字,但是新规让各类基金的投资特点变得更加鲜明,哪个更适合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不少股票型基金以60%-70%的较低仓位运作,限制最低仓位以后,基金运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灵活性也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熊市中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亏损。股票基金显然更加有挑战性,尤其看重管理者的投资眼光。但是我国的基金始终保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投资风格,所以相比成熟的西方市场,我国的股票基金少了很多激情。
就拿股市近期的大涨来讲,沪深300、上证50涨幅的在一个月内就达到10.72%,但是股票基金的回报却完全看不出是挂钩股市的产品,虽说绝大多数都顺势上涨,但是上涨幅度均落后于大盘涨势,这让投资者情何以堪?当然也有不错的例子,比如去年年初成立的首只股票型的发起式基金--广发新经济股票,目前看来就业绩斐然,其规模从首募8.21亿份已经扩展到25.52亿份,这还是在股票市场极为低迷的状态下,可见基金“舵手”的重要性。
新规可以说让股票基金更像股票基金,让整个股票型基金都更加的紧张起来,当然这也需要投资者具备更大的风险偏好。
向右走 混合式基金
股票基金的围栏变窄,相对的,混合式基金则凸显出它灵活的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连基金公司都更看好混合式基金。
新规中并没有对混合基金做出特别严格的规定,相当于将挤压股票基金所留出的份额全部留给了混合式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变动比例可以采取0-95%的设置,投资仓位灵活,相比股票基金的超强攻击性,它更像是所谓的“攻守兼备”。在近期股市的这波上涨之前,市场一直萎靡不振。证监会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基金公司发行的混合型基金几乎是股票基金的两倍。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混合型基金的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大,因此,无论是从投资还是客户接受程度看,而且受近期IPO频发影响,混合型基金会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也很难说混合基金比股票型基金更好,关键还是需要看起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就像是上面提到的,一个善于冒险的人其回报当然丰厚,一个坚持保守的人其损失自然很少,灵活性大意味着主观操作的范围更大,好的混合基金需要的不止是攻守兼备的制度,还有能力。
最重要的还是舵手
所以,挑基金首要挑基金经理,这是很多投资者容易忽略的一点。在买基金之前,翻一翻这只基金的“舵手”资历,百利无一害,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是通过多年经验和磨练才能造就出来的。

尤其是现在,基金行业陷入了人才稀缺的窘境。根据同花顺iFinD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在现任的963位公募基金经理中,近半数存在“一管多”现象,更有319位基金经理跨类型管理,占基金经理总数的三成。一个基金经理既管普通股票型基金同时又管理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现象,几乎在每家基金公司里都存在。还有的小基金公司里一共也没几位基金经理,但是掌管着公司所有基金。
当然,这是目前大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作为投资者不得不要考虑,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同时管理两只甚至更多的、需要频繁操作的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我们很难不质疑这些基金产品的品质。
所以,新规之下,大潮来之时,需要思考的不止是基金公司,投资者也要擦亮双眼,培养自己更加国际化的投资理念,不要被片面的理念所左右。
文_本刊记者 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