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硅谷的创业发动机

  • 来源:中国民商
  • 关键字:硅谷,创业,高乐氏,创新
  • 发布时间:2014-10-27 09:33

  追求创新成为硅谷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成为每个在硅谷工作的人才的追求目标

  硅谷被人们视为创新的试金石。梦想家、投资家甚至政府官员都聚集于此,渴望在这个科技商业的乐园中抓住那颗创造奇迹的种子。除了找寻硅谷创业种子,人们也在努力让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投资人才以及有价值的创业项目,比如创业实验室、孵化器、科技中心等等。可惜的是,这些做法都收效甚微。

  目前纽约的创业者开始脱离这种模式,风险投资的条件也不断提高,寻找更多自己的投资条件。我们从他们的创业案例总可以得到些什么启示呢?通过对硅谷创业案例的多年研究,作者总结出一些创业模式,或许它能为您解决创业中的一些难题。

  利用地区资源

  你所在地区的优势行业,当地的优势行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最佳途径。研究持续至今的优势行业是发掘未来发展方向最好的方法。在这方面,纽约就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环境。比如在媒体、零售、金融和娱乐等行业,形成一个“产业园”集合在这些领域里的专业技术。

  美国的纳什维尔市则充分挖掘了音乐、医疗和酒店等行业的优势。而许多夏威夷的创业者在旅游和娱乐业发挥所长寻求机会。

  全球化人才储备

  20世纪60年代以半导体工业崛起于全球的美国硅谷地区,发展至今已成为微电子工业乃至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回顾硅谷的发展历程,是全球优秀人才的大规模集聚,将它缔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和高科技园区的象征。

  真正带动硅谷IT公司发展的是各种人才,一个令人称叹的群体。总体上,约45%的硅谷人口至少拥有学士学位,而美国总人口中这一比例为28%。近20%的硅谷人持有研究生或其他专业性学位。硅谷吸引着来自全球的人才:逾60%在硅谷科技和工程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出生于美国本土以外。这种多元文化激发了各种不同的创意。

  试错文化

  试验、渐进式、迭代创新往往受人追捧,人们并不提倡在项目之初就搞定一切。在硅谷,常见的口头禅是“行动,试验,改进”。其他行业的公司如何效仿这种试错文化?当然,我们无法向普通市场发布测试版的汽车安全气囊或喷气式发动机。但对于其他行业的IT高管而言,在进行决策或产品及软件研发时,可以效仿这种“测试版”态度。

  在硅谷,快速而敏捷地决策胜过缓慢、按部就班得来的共识,特别是在这种一夜之间某些产品就有可能销声匿迹的环境。而对于新产品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行业而言,这点同样适用。建立一个快速反应,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文化,以及快速的产品研发流程至关重要。

  以位于奥克兰旧金山湾东部的高乐氏公司为例。该公司有100年的历史,主要生产清洁用品。公司IT部门现采用一种敏捷式(scrum-style)软件开发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软件开发者经常与业务部门的同事坐在一起,向他们展示应用程序的进展,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让最终产品更符合业务需求。高乐氏首席信息官拉尔夫o劳拉(RalphLoura)表示,“我们奉行的是,先迅速拿出一个初步方案,然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下一阶段完善它。”

  鼓励创新

  硅谷的今天,来源于可贵的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硅谷。硅谷的主导产品,上世纪60年代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是软件,90年代是互联网。追求创新成为硅谷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成为每个在硅谷工作的人才的追求目标。同时,硅谷以每天几十项推动世界科技发展的技术成果确定了其世界最大科技创新区的地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硅谷地区,不论你公司大小,经营的产品是什么,如果不能保持创新的发展势头,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在这里,平均每天有75家新公司诞生,也有几十家公司在歇业,市场经济的法则在这里充分得到体现。成功后的惠普公司一直十分注重企业的创新发展,在创业阶段提出“穷则思变”,在发展阶段提出“居安思危”。惠普领导人戴维o普卡德(David Packard)指出:我们没有一天会找不到改进的地方,即使您可能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但若您停止不前,仍会被滚滚的车轮碾过。只有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的诱惑连微软这样的巨人都不能拒绝,微软公司的总部虽然不在硅谷,但所有的人都把它看作是一家“硅谷公司”。比尔o盖茨忽然发现他那“让每个桌子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的口号开始老化,马上提出了新的战斗口号:“让人们为所欲为,想去哪就去哪。”同时加快了Windows系列产品的创新步伐。

  创新的理念也贯穿于当地高校的办学思想,如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不但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而且实施了许多鼓励科技人员创立科技产业的政策。比如,鼓励教授到企业兼职;学校帮助教师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等。“硅谷之父”特敏教授(Fredrick Termin)就是创新的大力倡导者,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诞生了硅谷第一家创业公司--惠普公司。

  编译/李雨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