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最纯正的旗袍

  解读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旗袍技艺

  上海市静安区奉贤路183号是“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和“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传习所”的所在地。这里离恒隆广场、中信泰富这些上海最现代的商业地标近在咫尺,却依旧保持着几十年前老上海的宁静。就在这里位于一楼的龙凤旗袍制衣工坊,技师们依旧延续着几十年来最繁杂、最严格的传统旗袍制作工艺,制作出一件件最纯正的旗袍。

  什么是纯正的旗袍?让龙凤告诉你答案。

  一脉相承的“海派”特色

  清末民初,上海有很多专做中式服装的“苏广成衣铺”,以苏州的精湛技艺和广州的新颖衣饰而著名。龙凤旗袍手工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朱林清最早就在“苏广成衣铺”中学习。

  从打杂工开始,朱林清逐渐掌握了各道裁剪工序,成为一名出色的裁缝师傅,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派旗袍制作工艺和风格。此外,朱林清学习海外服饰的裁、缝工艺,并将西方剪裁工艺运用到海派旗袍之中,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大胆创新的风格,朱林清制作的旗袍,成为上流社会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朱顺兴”的名号开始享誉上海滩。

  解放后,通过公私合营,“朱顺兴”以及“范永兴”、“钱立昌”、“阎凤记”和“美昌”合并,成立“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店址为南京西路849号,集众家所长的新海派手工旗袍制作由此而延续传承。

  文化大革命前夕,龙凤旗袍的经营达到了历史巅峰,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正规的手工旗袍商店,占据着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当时的缝制师傅就达400多人。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衰落期,海派旗袍在1990年代再度兴起。龙凤旗袍依然是沪上最著名的手工旗袍制作商店,也保留着前店后场的生产模式,制作工人有两三百人。

  1996年,随着上海多家国企的重组上市,龙凤旗袍被划归到开开集团。如今的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是开开集团的三级子公司,直属集团为上海鸿翔百货公司。

  在1993年、2011年,龙凤旗袍是第一批、第二批被国家商贸部任命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龙凤旗袍制作技艺”在2007年则分别入选第一批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在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在陕西北路209号开设了龙凤旗袍专卖店,并在2011年9月,扩大了经营场所,由原来的60平方米扩建为120平方米。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以专卖店作为展示的平台,对于保护、传承、宣传、发扬旗袍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冗繁工艺成就“龙凤”品牌

  以往,龙凤旗袍多定位于中年人群,服装以婚庆、高龄福寿、出国访问等为主,如今龙凤旗袍开始深入白领人群,希望通过设计出新,占领年轻人的市场。

  旗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凤旗袍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介绍,旗袍要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和自身气质,来选择不同的图案、花色的面料。“旗袍常选用苏杭的上等丝绸、织锦缎、金银龙缎、立绒等,近年加入了真丝烂花丝绒、真丝泰丝、织锦、真丝重绉、金丝绒、蕾丝等面料制作的旗袍系列,受到市场的喜爱。”

  面料装饰上,龙凤旗袍根据顾客个性需要,在各种真丝素缎上请著名的苏州绣娘手工精绣“龙、凤、鸟”等动物形象,“梅、兰、竹、菊、月季、牡丹”等名花异草的图案,凸显中装的雍容华贵和自然清新的格调,提升了产品档次和艺术品位。

  款式造型上,龙凤旗袍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按照缩放比例和长期经验精准剪裁。因此其服装造型美观贴身,曲线明朗。款式上既有中式服装的传统美,又有女性曼妙曲线的现代美;旗袍既有传统的大襟、对襟、琵琶襟、连袖直筒、低衩长下摆的,又有经过改良的,采用胸省、腰省、装袖、肩缝、打裥等西式工艺制作的无领、露背、高衩、暗扣式开衩旗袍、连袖短旗袍、无袖旗袍等现代款式。

  工艺制作上,其代表作龙凤旗袍以全手工制作,原汁原味地传承了苏广成衣铺的“镶、嵌、滚、宕”工艺,发展了“镂、雕、盘、绣”绝技。为了突出旗袍的曲线美和立体层次感,“龙凤”选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辅料,运用传统的“镶、嵌、滚、宕”工艺,如“一滚一嵌线、一滚多嵌线”等点缀旗袍,使其线条分明,配色调和。为了增加旗袍的艺术观赏性,“龙凤”匠心独运“镂、雕”绝技:在丝绒或其他面料上,用手工镂雕出“龙凤、如意、蝙蝠、花卉”等各种精美图案,然后贴缝在旗袍或中式短袄的领子、门襟、袋口、肩头等醒目部位。

  装饰配件上,盘扣制作是龙凤的一绝。盘扣制作需要操作者有较强的艺术修养,微妙地掌握尺寸比例,增添图案美感。盘扣的制作首先要剪出布条,然后两边折光,放入细铜丝,做出尺寸,结成纽扣,再盘成花型。一件旗袍上的盘扣往往要花费一天或者几天的时间,而制作一件旗袍则需要几个师傅相互配合,至少一个星期才能制成。

  “龙凤旗袍的客户中,老、中、青都有,有人是日常穿着,有人则是想穿着旗袍当新娘或是出席特别场合,订单多的时候,我们会持续加班加点,订单少时研究下裁剪,开发新工艺。相信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年轻一代的精英消费者对民族文化重新审视,旗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徐永良说。

  传承龙凤技艺亟须年轻人加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鼎盛时期,龙凤旗袍在上海有三四家门店、近四百名裁缝师傅、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这些年来,龙凤旗袍逐渐“衰落”,门店减少到了1家,裁缝师傅也仅剩下了10多名。

  两年前,在南京西路驻扎了半个多世纪的“旗舰店”搬迁到了陕西北路..让人们不禁唏嘘,随着年轻一代对于我国传统旗袍文化和技艺的忽略,全手工制作的旗袍似乎难以重现上世纪的辉煌。

  为培养未来的旗袍技师,2011年,静安区文化部门为使龙凤旗袍制作技艺重焕光彩,成立了“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如今,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铭牌就挂在公司招牌一侧。静安区还与逸夫职校联手,把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作为一门选修课,鼓励学生到传习所拜师学艺。同时,还把龙凤旗袍的历史演变等背景及现状,制作成录像资料,对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录像、建档等。这些资料,都曾在各种场合向专业对口的年轻人推介。

  尽管如此,年轻设计师和年轻裁缝对龙凤旗袍的兴趣还是不大。有的年轻设计师,见习没多久就因对收入不满而离开。

  徐永良说:“在许多年轻人眼里,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付出太大,在开始学习时报酬低,又需要太长的时间去掌握旗袍制作技艺,所以现在大部分技师的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寻找年轻一代的旗袍技艺传承人的问题,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要解决旗袍技艺传承,吸引年轻的优秀人才加入龙凤旗袍,首先是要解决好旗袍的市场定位,并开发出符合现代人们穿着需要的旗袍。

  “龙凤旗袍将继续坚守全手工、高质量的个性化精工制作。在面料选配、款式造型、工艺制作、装饰配件等方面都继续坚持高品位,让龙凤旗袍更多地出现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延续海派文化根系。”徐永良表示。

  旗袍的手工缝制要求针脚要细而均匀,如做滚边时,按照传统工艺,保持原来特色,要求达到“寸金成九珠”的效果,即一寸长度里有九针。最后,成衣后的熨烫将使整件旗袍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熨烫过程也很有技巧性,熨烫的温度和力度与面料的质地直接相关,每个接缝都必须到位,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制作旗袍需要丰富的量体经验和多年来在每个工序的从业经验,即使是聪明伶俐的年轻人,不熬个8年、10年都很难做好。

  徐永良介绍,旗袍的裁剪要求制衣者对面料材质有深刻认识,由于不同的面料,质地、纹理不同,使缩水率有别。裁剪的前期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成品会有走形的可能。在裁剪时如何拿捏量身记录的数据,防止尺寸偏差,是技师多年经验积累下的融会贯通。

  在采访中,徐永良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旗袍、穿着旗袍,也希望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到旗袍事业中。“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又有专业的服装设计知识背景,如果能踏实地来学习旗袍技艺,熬上几年后肯定能够独当一面。”他说。

  本刊记者_曾圣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