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绿色纤维产业蓝图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奥地利,绿色纤维
  • 发布时间:2014-11-15 14:52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环境友好型纤维要形成生物基合成纤维60万吨、生物基纤维素纤维35万吨、海洋生物基纤维3万吨的生产能力;建立一批创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优势企业;培育创新型生物基纤维素纤维优势企业;建设生物基纤维材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描绘出了一幅绿色纤维产业蓝图。

  当前,不断进行战略结构调整,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研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环境友好型纤维,已经成为化纤行业的共识。在第2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萧山2014)“环境友好型纤维技术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就环境友好型纤维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绿色纤维应运而生

  “在过去几年中,化纤较之以往更有吸引力,创造了非常可观的全球性增长,天然纤维在数量上与之相比已经不具有任何优势。”这是奥地利One-A工程有限公司专有技术和创新部项目经理尼古拉·特瑞塔在本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所说的一句话。确实如此,近几年来,化纤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毋庸置疑。

  但是,随着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在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愈发明显。“环境保护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议题。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化学品能产生一定的对环境有害的副产物,这给化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压力与日俱增。有研究显示,从政府规定和消费者期望角度来看,环境议题在化纤行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尼古拉·特瑞塔说。

  近几年,世界上如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基本退出了常规化纤品种生产领域,转入研发生产高科技含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纤维产品和材料,在环境友好型纤维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比如生物基纤维、壳聚糖纤维、玉米纤维、Lyocell纤维等。

  尼古拉·特瑞塔表示,One-A近几年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Lyocell纤维,市场推广情况特别好。Lyocell纤维不仅仅质量优异、可纺性能好,而且在强度、手感、外观等方面都与其他纤维有所区别。在纺织或者无纺布领域,都可以设计和开发成非常理想的新产品。更为重要的,Lyocell纤维生产条件环境良好,能耗量低、废气废水排放量小,除此之外,其生产成本也非常低。“越来越多的客户向我们打听这种纤维,希望可以使用我们的这种纤维生产高档次的纺织产品。”尼古拉·特瑞塔说。

  生物基纤维研发步伐加快

  国外环境友好型纤维硕果累累,国内方面,化纤行业和企业也已经加紧了环境友好型纤维的研发步伐。一大批化纤企业已经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并且在化纤行业内还出现了生物基聚酰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基“竹代尔”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目前,国内在环境友好型纤维开发方面,生物基纤维是代表。

  生物基化学纤维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发布以来,国家各部委加强了对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支持的布局,由国内优势企业牵头,组成产学研用联盟共同承担课题任务,重点研发生物基合成材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为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纤维加工及应用市场成熟,壳聚糖纤维、PDT纤维、生物蛋白纤维、竹浆和麻浆纤维等品种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PTT纤维、PBT纤维、聚乳酸(PLA)纤维等纤维加工具有国际水平,应用市场日趋成熟;Lyocell纤维、PHBV与PLA共混纤维、海藻纤维等市场应用广泛,纤维生产正处于产业化突破关键阶段。生物基化学纤维在性能上具备对常规化学纤维的广泛替代性,已应用于纺织、医用材料、卫生防护、航天军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行业需要大力发展生化原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来满足纺织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生产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需要。”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如此评价道。

  在本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惠美线业公司董事长廖周荣介绍了公司研发、生产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的发展趋势。他表示,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的应用技术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技术,将蛋白原料经过特有的生产工艺配制成纺丝浆,再同粘胶原液按照比例共混纺丝,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具有稳定皮芯层结构的蛋白纤维。

  “现在,我们企业已经成功开发出了蚕蛹蛋白纤维、羽毛蛋白纤维、羊绒蛋白纤维等纤维产品。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植物蛋白进行研发。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确定开发玉米蛋白纤维、大米蛋白纤维、菜籽蛋白纤维等。作为全新的纺织新材料,这些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以混纺,制成不同规格的纱线。毫不夸张地说,蚕蛹蛋白纱线制成的织物,轻薄、飘逸、舒适、富有质感,集功能性、绿色环保和保健于一身,是符合未来流行趋势发展方向的,也可以拥有很好的服用效果。”廖周荣说。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大力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化学纤维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对于替代化石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如此重要的环境友好型纤维,今后到底该如何发展,也是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当前,这种环境友好型纤维的主要任务是:三个替代——原料替代、过程替代、产品替代;三个结合——与生物化工产业相结合,与节能环保、废物利用相结合,与功能改进及推广应用相结合;三个重点——重点攻克生物多元醇生产及应用技术、重点攻克聚乳酸纤维原料制备及纤维应用技术、重点攻克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

  “我们也定下了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这种环境友好型纤维要形成生物基合成纤维60万吨、生物基纤维素纤维35万吨、海洋生物基纤维3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服装、家纺、产业用布20亿米,服装、家纺用布11.5亿米,医卫用无纺材料3亿米;着力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建立一批创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优势企业、树立产品示范开发企业;着力推动绿色制浆及浆纤一体化及应用和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培育创新型生物基纤维素纤维优势企业;重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建设生物基纤维材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端小平介绍道。

  本刊记者_邵蔚 文/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