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造就新凤鸣基业

  把各种要素集中于一点来寻求发展突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最容易形成发展优势。如果企业可以把自己的最优力量集中在一起,针对别人的弱势,以最优对最弱,往往最容易成功。这种理念非常符合军事理论中的“集中优势兵力”的理念,来自浙江的新凤鸣集团,就是这样做的。

  专注成就行业品牌

  坐落于浙江省桐乡市洲泉工业区的新凤鸣集团成立于2000年。在那一年,以董事长庄奎龙为首的12名自然人投资组建了新凤鸣的前身——中恒化纤,并于次年成立了中维子公司,上马FDY技改项目,新凤鸣从这里开始起步。

  2001年10月,公司创办了桐乡市首家企业园区——新凤鸣中驰化纤工业园,并于2002年组建桐乡中欣化纤有限公司,上马首套熔体直纺项目。

  2006年,投资5亿元引进年产20万吨美国杜邦工艺和德国巴马格聚酯直纺生产线,组建中驰子公司。并于2007年实现整体产能突破50万吨的战略目标。

  2009年,新凤鸣又投资14.5亿元引进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纺丝设备,上马中辰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

  2011年10月,新凤鸣再次投资20亿元引进美国杜邦工艺技术和世界先进的新型牵伸卷绕设备,上马建设中维公司年产36万吨低碳环保功能性涤纶纤维项目。

  至此,新凤鸣的整体产能突破了150万吨,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今天销售规模超百亿的集团公司,成为一家集聚酯、涤纶纺丝等为一体的现代大型化纤集团企业,其中代表着行业最先进生产力的熔体直纺占到了整个产能的90%以上,资产为52亿元,员工也达到6000余人,其差别化率也令业内刮目相看。

  未来着力仍在化纤

  十年磨一剑。新凤鸣何以达到今日之成就,坐到今日之地位,凭借的就是脚踏实地的步伐、专注专心的心态。

  “我总觉得新凤鸣的发展没有诀窍,也没有捷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点点地来,我们走的是专一化的道路,企业的所有发展都在围绕着化纤业务的主线在进行。新凤鸣有技术中心、聚酯事业部、长丝事业部、原料供应部、销售部、管理监督部等部门设置,9个子公司也全部同化纤的发展相关。”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杨剑飞这样表示。

  公司总裁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赵春财也紧接着向记者介绍起了一些具体的情况。“新凤鸣的聚酯车间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聚合装置;纺丝卷绕车间,也是具有提升品质、操作简单、节能省电的特点;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全自动包装线,机器来进行全自动包装,整个车间内看不到工人的身影,效率非常高;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而且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各种参数可以为新凤鸣的研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产学研合作方面,现在依托着桐乡市化纤发展研究中心,企业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嘉兴学院以及康泰斯、巴马格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强强联手,搭建起相关的合作平台;品牌建设方面,企业的凤鸣牌已经成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赵春财说。

  当记者问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新凤鸣会不会像现在纺织行业内其他有实力的企业一样,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开拓其他业务的时候,杨剑飞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专心地在化纤行业发展,是董事长的想法,也是企业领导层的一致打算。”

  他还告诉记者,新凤鸣下一步会着力做好主业,力求实现业绩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目标。在业绩方面,实现产能的翻番和做精做强;在产业升级方面,做到产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品种精细化、技术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未来几年,我们将投资60亿元引进新一轮的先进工艺装备,并分别在洲泉工业区和湖州上马差别化涤纶纤维项目,届时,新凤鸣的整体产能将达到300万吨。能在化纤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并且走好,就是我们的希望和目标。”杨剑飞说。

  多元化的灵魂是专注

  提起日本的丰田,很多人都会想到驰骋在马路上的各种丰田轿车。但是很少有人会想起,这也是一个做纺织机械的品牌,在纺织领域内,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丰田织机,它是品质和高端的代表。再看每每推出新款便引得全球粉丝为之疯狂的iPhone手机,Apple因其专注创新,引领了世界电子产品的潮流。

  一个是跨行业领头,一个是埋头于创新的专家,二者都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再看纺织服装行业内,山东如意集团、阳光集团、恒力集团、南山集团这些行业大佬们,他们既尝试着多元化经营,同时又坚定不移地坚守在纺织领域。例如红豆集团在四大业务布局基本完成后,立刻“刹车”思考发展战略,最终制定了“集团相对多元化、子公司高度专业化”的发展思路。

  他们,都在多元延伸着企业的发展路径,但同时,却也拿出了超乎常态的专注。而回顾产业的发展,确实没有几个企业是靠绝对多元化经营安身立命的,在多元化布局下实施专业化经营才是永恒的主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