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针织产业园何以风生水起?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江苏省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荣誉称号。这是开发区继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为国家级包覆纱基地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据了解,今年1~8月份,沭阳包覆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2.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3%。

  在针织行业中,纺织包覆纱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新兴产业,特别是用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结合后通过物理改性处理而形成的差别化纤维包覆纱,在纺织、服装、医药等各领域应用很广,市场前景十分乐观。但近年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趋势越发明显的大背景下,整个针织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很多相关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值增长乏力,进入到一个发展“疲软”期。

  但让业内外倍感意外的是,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纺织包覆纱产业园建设,却呈现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良好态势。据了解,在江苏省120多家开发区中,沭阳开发区是唯一获批“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和获批“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殊荣的开发区。截至8月末,开发区内已落户包覆纱纺织纤维生产企业13家,拥有包覆纱设备4260台(套),年产包覆纱能力达到9.8万吨,并拥有相关配套类企业36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集散基地。

  成功绝非偶然

  毋庸置疑,沭阳开发区的包覆纱产业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不利环境下,仍能够成为接纳产业转移的“洼地”和客商投资创业的“福地”,发展得风生水起,绝非偶然。

  “我们提出了‘客商是企业之父、政府是企业之母’的理念,使大批客商有了‘进了沭阳门,就是沭阳人’的亲近感。”沐阳县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铸说。

  据了解,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滚雪球效应,沭阳经济开发区的做法是用“软环境”弥合硬件的先天不足。他们除了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还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例如,在客商中定向培养72名招商大使,实现以商引商。近年落户园区的70% 新客商,是“红娘”们穿针引线而来,这也验证了以商引商不仅是最直接、最节约、最有效的招商引资路径,更是同类型企业相互配套、加速产业集聚的法宝。

  优势得天独厚

  不可否认,开发区独特的招商理念,锐意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无疑成为吸引各大企业落户于此的重要因素,但仅仅靠这些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企业要获得发展,必须要考虑很多现实问题。许多针织行业的知名企业落户沭阳开发区针织产业园,就是对沭阳开发区的优势进行过综合考量。

  纺织服装产业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劳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据了解,沐阳属于人口大县,在本地月薪2500 元左右就能招聘到熟练工人,鉴于这一现状,周铸说:“沭阳开发区政府利用在外务工人员多、富余劳动力充足的优势,通过行政、教育、人力资源、企业等多方配合,组织、宣传、动员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就业,边务工边照顾子女、父母。同时,通过鼓励富余人员家门口就业,保证了企业用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需求。”沭阳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和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倾斜,使江苏邦源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宝娜斯针织有限公司、江苏嘉德纤维有限公司等在业内知名的针织企业都选择落户于此地。

  交通物流体系的畅达,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坐落在沐阳县城东部新区的沭阳开发区周边四通八达,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326省道、245省道、344省道穿境而过,形成17纵18横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淮安国际机场、徐州国际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连云港徐圩大港近在咫尺。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无疑让开发区产业园增色不少,也给落户于此的企业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同时,产业园强大的物流体系对产业链明晰的针织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据了解,开发区新成立的恒通物流公司、神州物流公司、沭阳物流中心等,形成了市场配送集散地、配送中心效应。开发区还有随时可供调配的数百辆大中型货车、上百艘千吨级船舶、年吞吐量400万吨内河港等,特别是随着总规划占地600余亩、总投资8.6亿元的沭阳百盟物流产业园的加盟,以公路运输为主,公、水、铁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基本形成。

  以产业链发展的聚合角度去规划产业布局,是沭阳开发区领导的一个明智之举。谈到此,周铸说:“通过秉持围绕产业链招商的理念,我们已在产业园内集聚了从纺纱纤维到包覆纱,从织布到无缝成衣制作,从智能印染到纺织机械制造等融合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集聚度。”周铸表示,下一步,产业园将侧重招引氨纶类生产企业、无缝内衣成衣生产企业、高档服装面料生产项目、包覆纱上下游生产项目、纺织机械制造类企业等。通过上述项目的引进,促进开发区针纺类企业成链配套、捆绑发展。

  沭阳县政府及开发区的倾力扶持和政策倾斜是最大的优势。“开发区为了做好对人地生疏的投资客商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快投产、快达效、降低成本,开展了‘零距离’帮办服务,专门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成立帮办小组,采取每周一早会上帮办人员抽签汇报上周帮办服务企业工作情况、每月评选一次帮办之星、每季度组织一次推进大会等办法,加大了帮办人员责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企业质量。”周铸表示,开发区主要是出台了鼓励招商人员“补链”招商,完善针织类企业上下游配套;出台了亿元以上投资设备奖励、税收返还、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蓝图已经绘就

  规划是引领开发区发展、建设之魂。据了解,下一步,开发区将结合专家意见,在园区规划上本着产业集聚、土地集约、项目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高起点、前瞻性做好针织产业规划。围绕建设“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谋划好“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后的各项经济社会事业“高开高走”新蓝图,从产业定位、机构设置、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定好规划、统筹兼顾。

  周铸表示,未来开发区将利用省政府及相关部委的扶持政策,建立包覆纱分类服务及创新平台,加大包覆纱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包覆纱的竞争优势。同时引导包覆纱生产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科技投入、节能减排投入等,以资源循环化利用、清洁化生产为方向,大力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我们沭阳开发区随着国家级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建设推进和国家级包覆纱基地的日臻完善,尤其是随着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日趋丰满,针纺产业自身的不断提档升级,特别是潜在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壮大,沭阳的针织产业也一定会更加蓬勃发展。”周铸自信地说。

  本刊记者_高志琦 通讯员_孙兆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