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欢迎进入手游世界

  在看惯了各种在一起后,国产动漫和国产手游也在一起了!与2014年其他移动互联网大事相比,国产动漫和国产手游的牵手就像地下恋情般“低调”。

  然而有内涵的是国产手游蒸蒸日上,还需要国产动漫的助推?从记忆中的《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到今天的《秦时明月》、《果宝特攻》以及节操是路人的《十万个冷笑话》等作品,国产动漫已不单是当年那个国产动漫。近来多款成功的由动漫改编为手游的作品,正在告诉我们,动漫不是手游的添头,而是永远的姘头。

  手游遇困,动漫救场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2014年第三季度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8%。在石油八连跌的壮景下,手游市场不负众望依然坚挺。为此,各方专家、评论员开始不消停,畅想着手游市场将会发展到多大的规模,甚至高呼手游市场的尺寸空前。

  数字虽然惹眼,但理智一点看,实际上国产手游的市场表现并不好—各种盗版游戏层出不穷,游戏玩法创意十分“复古”,抄袭之风在手游市场吹来吹去。在这种情况下,火了一款游戏—《天天挂机》,其创新之处在于系统自动刷怪,只需我们空闲时开启游戏去捡装备以及开启下一轮自动刷怪,甚是无聊、简单。笔者为此也是醉了,国产手游的玩法陈旧、同质化严重和剧本匮乏已经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所以但凡有点创意的游戏就能获得热烈追捧。

  与此对应的是,笔者前几个月玩得不亦乐乎的热门游戏,如今在游戏商店排行榜里名落孙山。这是国产手游的另一种通病—生命周期短、存活率低。在国内,一款手游产品平均只能活6~12个月,甚至更短。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国产手游竞争过激导致。统计表明,在国内研发一款手游的时间用不了半年,而在动漫和游戏产业发达的日本却需要一年以上。就像汽车超速行驶容易出问题,所以国产手游的这些通病也有理可循。

  针对这些通病,国产手游厂商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意识到手游也需要一个好故事来打动玩家。于是它们开始移植热门的端游、娱乐节目和小说等等,最后发现,最合适的取材地是动漫。因为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能解决国产手游剧本匮乏的问题,对人物设定和环境设定也有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手游需要动漫IP(即知识产权)。

  国产动漫 ≠ 吴下阿蒙

  既然要给手游添料加油,想必国产动漫本身有两把刷子。然而在大多数国人的映像中,国产动漫是这样的—这货连国产手游都不如,倒像国足一样,只能在国内玩玩,骗骗小朋友,一堆忽悠低龄儿童的玩意儿。

  说得好像在理。在前几年,聊及动漫作品,大家对《火影忍者》、《海贼王》和《足球小子》等作品如数家珍。而提到国产动漫,也就只有一个《葫芦兄弟》。再看近年来国内动漫市场最家喻户晓的动漫《喜洋洋与灰太狼》,它秉承着国产动漫的一贯风格—没有情节才是最好的情节、低龄化—大多数国产动漫的共同特征。

  但事实上,自2004年后国产动漫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据文化部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动漫产业已集聚了4 600余家企业、近22万从业人员,2013年动漫产业年产值高达870亿元人民币。在今年8月8日上映的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拿下了5 822万元人民币的票房,加上在游戏市场的业绩,实现了近3亿元人民币的惊人收益。理性看来,国产动漫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优秀作品。比如,《秦时明月》、《果宝特攻》、《魁拔》、《我叫MT》、《尸兄》和《十万个冷笑话》等。不管是画风、故事情节还是多年龄层的受众面,这些动漫作品都在积极的发展。国产动漫也由之前完全是小孩看的,逐渐变成大人小孩都追着看。

  有观点认为,眼下国产动漫不应只停留在好故事、好制作和去低龄化上,还应该注意生态圈建设和IP发展。除了小有成就的大电影,持续疯涨的手游也将会是国产动漫最契合的发展方向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产动漫和手游的联姻,已经越来越普遍,且渐成气候。

  牵手动漫,手游福利少不了

  近几年,国产动漫陆续改编为手游,其中成功的有《秦时明月》、《果宝特攻》和《我叫MT》等系列手游,但因为这些手游制作优良,也就推敲不出太多动漫与手游结合的优势。然而看看由国产动漫《熊出没》改编而成的手游《熊出没之熊大快跑》,这款制作不算精良,玩法也是老套的酷跑类手游却凭借着《熊出没》的优质IP获得了众多儿童的喜爱。于是可以发现,国产动漫与国产手游结合后,在手游市场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手游市场,不少手游厂商花了高昂的费用却往往没能带来对等的宣传效果。而由动漫改编的手游,不仅可以利用动漫的宣传渠道,还可以在动漫作品里植入手游的软广告。除此之外,动漫作品里成熟的人物设计和情节架构,对于绞尽脑汁想说个好故事的手游厂商来说,既节约了产品研发时间,也能和市场快速对口。

  如果说上面所述是合作之后的间接优势,那直接优势就是动漫能给手游带来更多的高质量玩家。这里的所说的高质量,不是指品质好差,更不是指体重大小,而是说用户对动漫作品的忠诚度高。如有相关手游,毫无疑问这群人会同样支持。并且由动漫作品衍变来的熟悉画面和熟悉味道,能让玩家更容易的上手这款手游。

  而最重要的优势则是动漫IP。优质IP对一款手游的影响是巨大的,以手游《我叫MT》为例,它之所以能在发布伊始吸引大量玩家,是因为其采用了《魔兽世界》的场景和故事为题材的动漫作品进行创作,由此可见热门IP的影响力。同样,《果宝特攻》系列手游斩获不少人气,手游《黑猫警长2》在发布前也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些都是因为动漫IP的影响。国产动漫IP能让国产手游在一开始就能吸引一部分人的关注,套入动漫情节和角色的手游相比厂商原创的情节角色,也更具吸引力。

  福利背后,问题也不少

  《秦时明月》和《果宝特攻》等系列手游的成功,让更多的国内手游厂商准备牵手国产动漫一起做手游,并且《尸兄》、《魁拔》和《十万个冷笑话》等优秀动漫作品也将陆续推出同名手游。国产动漫改编成手游之风越吹越大,那么问题来了,动漫改编为手游都能有利可图?如果再有一款国产动漫以ARPG动作手游等热门手游模式出现在手机端,能否复制手游《果宝三国》(《果宝特攻》系列手游之一)的成功?真正“相爱”肯定没那么容易,国产动漫与国产手游的合作还有以下问题需要直面。

  首先,手游切入动漫的情况多是在动漫有一定名气和积累后。前文说到,国产手游的生命周期短,如果能搭上以寿命见长的动漫,随着动漫的更新而更新,或许会延年不少。但如果手游对动漫产生了依赖性,在动漫更新完结后,手游又拿什么货真价实的东西出来吸引玩家?

  其次是版权难题。手游市场火热,就像看到一个火辣身材的女神,很多动漫厂商都想亲自上阵,迟迟不肯把版权卖出。这不仅影响了手游和其自身的发展,也容易导致手游市场出现一系列假冒的改编手游。如《火影忍者》被改编为《我是火影》、《忍将》、《火影传说》、《进击的火影》和《梦幻火影》等超过十款手游。而这些手游通常因为资金不到位、版权约束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游戏内容可玩性和人气都极低。并且连名字都取得这么随便,让人点名一试的欲望都没了。最终对玩家进行错误的导向,以为动漫改编的手游也不过如此,优质IP也变成了劣质IP。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国产动漫对国产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并不是救命草,打铁还看本身硬,只有做好手游产品本身才能赢得玩家。

  纵观全球手游市场,日系手游及日系动漫改编的手游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玩家的认可,最大原因在于日系动漫精心的角色设计和故事架构。

  对此,我们不应该只是学习,不能单纯的将国产动漫改编为手游,而应该从中寻找一些创新点、改进点,让国产动漫和手游更好的结合,这样才能稳定发展,这才是一门成功的行业合作。

  写在最后

  与综艺节目和小说相比,动漫之所以更适合与手游合作,主要是因为目标群体更接近。在娱乐至上的大环境下,国产动漫和国产手游的结合将是以后手游发展的主要方式。

  而与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相比,我国的版权意识普遍较弱。因此很多手游厂商为节省开支,采用打擦边球的方式,大量“借用”国内外优质IP发展手游。这些不良现象都还有待市场规范。

  卡梅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