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在外卖之上

  每单减8元、满20元立减10元、免配送费、免费喝饮料……。最近,全国各大高校里外卖订餐的广告铺天盖地,深入楼道宿舍。除了大力推广之外,订外卖能享受的优惠力度也前所未见,不仅有各种减免,还赠饮料赠水果,直逼倒贴。不少学子纷纷在网上发言表示:“美团和饿了么已经疯了!”而前不久,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的员工更是在校园里“亲密接触”,继而央视又曝光了线上外卖APP背后的小店“黑色汇”,均引发了公众的密切关注。这背后,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继团购和打车领域的烧钱大战之后,在O2O本地服务市场掀起的又一场疯狂厮杀。

  向倒贴看齐的优惠

  自今年9月开学以来,饿了么和美团网两大在线外卖网站开始抢占全国各大高校市场,并在多所高校打起了价格战。大学生们通过两大网站订外卖,都可获得不同金额的补贴。仅以重庆为例,今年9月开学后,美团外卖网在重庆各高校推出了“7元管饱”优惠活动,以前需10元或12元的套饭,纷纷降到了7元,而外卖网饿了么随即也标出一份12元的套饭在网上只卖6元。除此之外,两个外卖网站还推出了“1元秒杀区”,抢到的学生只需花1元钱就能吃到一餐,多出的花费由网站补贴。两个网站的“厮杀”,立刻在高校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少学生开始抛弃食堂,转向订外卖。

  “小份猪脚饭在网上订,要便宜3元。”重庆大学学生曾某这样说。而西南大学学生陈某以前常在美团网上订餐,自从饿了么也加入后,她和同学多了种选择。“差不多的食物,哪家便宜我们就在哪家订。”陈欣说,小吃街卖10元的大盘鸡盖饭,通过饿了么订餐只需4元。算起来,她一个月要节约好几百元。

  除了高校市场之外,各大外卖网站在白领工作餐外卖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北京朝阳门联合大厦某公司工作的闫女士最近发现了件新鲜事,平时午餐经常去吃的餐馆因为有事临时叫了外卖,没想到比在店里吃还省了几元钱。闫女士订餐的这家外卖网站就是今年4月新崛起的百度外卖。现在,只要在百度搜索网页输入“外卖”二字,最先跳出来的就是“单单减8元,还免外送费”的百度外卖广告。通过该网站点外卖,每人每天可享受两次减8元的优惠。另一家外卖网站饿了么的优惠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继今年8月在上海写字楼互动广告屏送出20万份免费午餐赚足眼球后,像“满20元减10元”、“10元管饱”和“免费放开喝”等常规促销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家住北京石佛营某小区的孙小姐坦言,她通过饿了么网站点了附近一家桂林米粉店的外卖,一份桂林米粉、一个卤蛋和一份青菜,总共20元的订单享受立减10元,也没有配送费。10元钱就解决了午餐,比自己做还省。送餐小伙子告诉她,点某些餐还能享受免费送3瓶饮料的优惠,“这么大的优惠力度,我都担心店家会赔钱。”

  白热化的地面战,战斗力有几千?

  其实,从今年4月开始,各大外卖网站就进入了爆发期。阿里巴巴、美团、百度、饿了么、大众点评和外卖超人等网站在这一领域纷纷发力。在这些网站中,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家推广速度最为惊人。今年5月份,美团外卖的母公司美团网获得了规模为3亿美元的融资,用于开拓多项业务,其中之一就是外卖。同在5月,饿了么也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投资。有数据显示,二者在融资成功之后,仅用数月的时间就将覆盖城市数量从十几个扩张至百余个,其中饿了么更是接近200个。

  在各城市推广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双方不约而同地瞧准了外卖盛行的各大高校市场。最开始,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家公司的业务员在高校校园里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混了个脸熟。但当两家的竞争愈发激烈之后,本来“老死不相往来”的脸熟逐渐演变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2014年6月7日,饿了么在西安殴打美团外卖员工马某,最终根据警方的调解协议:饿了么员工徐某赔偿美团外卖员工马某一千元。之后的7月7日,饿了么3名员工被美团30余人群殴,此后在长春也发生了美团员工3人打伤1名饿了么员工事件。更甚的是,饿了么一位福州女员工被美团2名男性工作人员跟踪数日。8月,重庆美团外卖员工赵某遭到饿了么员工殴打。9月21日,饿了么员工在西南大学殴打美团外卖员工方某和肖某,导致两人受伤。为此,饿了么区域经理曾经在派出所写过一份保证书,表示歉意,并保证将来的工作进程中,不会再出现打架事件。9月25日,美团外卖员工董某正在大学校区里发放传单,被饿了么员工夏某等两人遇到,随后这两名饿了么员工手持木棍对董某一人进行殴打,导致其头部受伤,有两处六厘米长的伤口。

  一系列的地面战斗将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家外卖网站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对此,美团网公关副总监丁西坡曾表示,还有许多的线下冲突,只是在性质上没有上升到武斗的级别,所以不能被搜集到。饿了么的相关人员则表示:“对于斗殴之事不做回应,把精力放在提高服务上。”战斗的网站,受伤的餐企

  虽然外卖网站之间的战斗愈演愈烈,可是具体负责餐点制作和配送的商家却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甚至有不少商家表示自己也被战斗波及,很受伤。

  外卖大战开始之后,西南大学美食城里的“老地方木桶饭”从每餐20~30单外卖,激增到100单。“一顿饭网站要贴补五六元,还不用出门自己买,哪个学生不喜欢?”这家老板表示,网站的加入,让他的营业额明显上升。但他也有担忧:一旦哪天补贴取消了,销量可能又会回落到原点。

  “我是被逼加入网站外卖的!”同样在美食城经营羊肉米粉店的老板如此说。她主营的羊肉粉和面条因汤水太多,物流都不愿配送,她必须叫员工去送货。虽然看似外卖订单数量上升了,但来实体店的学生数量却减少了。“对于我来说,利润反而减少,但周围店铺都加入了,我也只有被迫加入。”同样,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南门一家经营麻辣香锅的老板也表示,起初两家外卖网站的代表邀请他参与外卖竞争,他拒绝了。但随着外卖电商的补贴价格持续飙升,他才不得不加入进来。“以前我们店就餐高峰根本没地坐,后来看着别家送外卖都忙活不过来,我们这儿中午只有5个人来吃饭,再不加入就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自加入外卖网站以来,这家店虽然不到两个月就接到上千份订单,但好景不长,一个多月后外卖网站的代表又分别找到该店,让他签订送餐协议,该协议限定商家们只能选择一家外卖网站经营。条款一出,又让商家损失了一部分客源。“由于两个网站的补贴每天都不同,同学们当然会选择补贴力度更大的网站订餐。万一哪天我签的网站补贴少,今天订单就会少一大半。”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餐饮商家抱怨,按照传统送餐方式,食客订一份外卖需要多掏0.5元至1元的送餐费。网站定的是10元或者7元起送,商家只收那一份饭的价钱,自己还要贴雇人送餐的人工费。“加入挣得少,不加入又没客源,实在让我们太为难。”

  黑作坊乱入,外卖之战几时休

  从赠饮料到减免优惠,再到如今的外卖红包补贴,一切都与年初打车大战的运营模式如出一辙。可看结果,打车大战在烧钱无数之后偃旗息鼓,与之相同的外卖大战是不是会重蹈覆辙呢?

  “上午11点左右在线支付订了餐,直到下午5点多也没见给个说法,投诉电话也打不通”、“以前15元能吃饱,现在满10减5后饭菜少得可怜,要点两份20元才能吃饱”、“举报不送餐,系统还自动确认订单扣费”……。打开一家热门外卖网站官方微博,像这样的差评在用户评论中并不鲜见。除了送餐时间和饭菜质量等之外,外卖之战如火如荼的当口,食品安全问题也开始凸显。

  不久前,浙江和福建等多地电视台相继曝光有无照餐饮商户通过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网站非法招揽生意。画面中,这些无照经营的黑作坊环境之肮脏、苍蝇之繁盛、涉案商户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商户对调查人员交代称,自己入驻这些外卖网站竟是由网站推广人员主动上门宣传,将这些非法商户“请”进了门。10月29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了包括饿了么、美团、外卖超人、味捷餐饮、点我吧和淘点点等6家外卖网站,督促这些网站对“黑作坊”问题进行整改。而在11月1日,《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餐饮企业在提供外送服务时,必须明示服务时间、外送范围和收费标准,按时、按质、按量履行承诺。而在这样的政策法规施行之后,相信市场上一大半外卖商户都要淘汰,毕竟实力不强的小外卖商户卫生条件较差、工具设备落后、人员配备不足,按时送餐、保质保量对他们来说很难落实到位。可是,这对规范整个市场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目前国人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十分重视,如果能通过政策法规将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黑作坊”淘汰,势必能让消费者重拾对外卖网站的信心,市场才能能多的抓住消费者,保持良性的持续发展。

  不过,虽然政策的出台和有关部门的严管能让一些外卖大战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可外卖大战终究还是用户之争,价格战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聚拢人气,但想要留住用户并长久地占领市场,靠的只能是优质服务。如果用户体验感太差,那么砸下重金培养起的客户很可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从这点上说,促进线上、线下充分融合,为消费者和餐饮商户都带来额外价值,才是各大外卖企业应该做的。

  写在最后

  大众餐饮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毋庸置疑,当互联网的元素加入之后,从业者所需要面对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市场占有率和订单涨了多少倍。作为服务行业,提高用户体验才是第一位的。网站页面排布是否考虑用户使用习惯,食品选择是否多样,订餐能否及时送达,服务人员态度如何,食品安全能否保证,商家利益如何体现等,都是需要外卖平台考虑的问题。优化用户下单流程与体验,提高食品质量扩大可选品类,减轻商家压力维持合作关系,规范配送环节提高配送效率,做好这些才是长久之计。

  观察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