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发的“中年”危机

  每当我们需要某款APP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到应用商店上去寻找和安装。在2013年,这个行业曾一度热闹非凡。当时,百度出资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并购案,之后机锋市场也以3.2亿元人民币被全资收购,整个行业可说是风气云涌。但当时间进入到2014年末,这个风生水起的行业逐渐没了声音似乎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行业已经迎来一个新的拐点,一场“中年”危机即将爆发。

  格局定,人口红利渐无

  应用分发,这个行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渐渐地发展起来,2012年之前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年代,各式各样的应用商店应运而生。可当时间进入到2013年,随着大佬的出手,经过一系列并购和洗牌之后,市场格局基本奠定。而到了2014年,应用分发行业的市场格局彻底稳固下来。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拥有百度系市场份额达到41.7%,稳居首位;360系的市场份额为24.9%;腾讯系的份额达到了20.1%。而在剩余13.3%的份额中,除豌豆荚占比7.2%外,其他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成为市场中的边缘人。

  虽然市场格局已经稳固下来,但又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厂商面前,那就是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在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监测报告2014年第2季度》中分析认为,由于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与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都趋于平缓,人口红利带来的高速增长效果逐渐消失。除了这份报告,今年10月百度发布的《百度移动分发报告2014H1》中也显示,2014上半年移动应用分发整体用户规模较去年底增长27%,但Q2增速较Q1略为放缓—这或许预示着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要知道,中国的应用分发市场之所以在早期能够保持高速发展,依靠的就是国内庞大的人口红利。而当这种依靠慢慢失去,如何面对下一步的发展就成了各大应用商店必须考虑的问题。

  “中年”危机已现

  从目前市场的态势来看,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除了豌豆荚之外,太多已经被市场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百度、腾讯和360这些巨头旗下的应用商店也经历着增速放缓的尴尬。可以这样说,目前一场应用分发行业的“中年”危机正在悄然爆发。

  关于这场危机,最直接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终端硬件厂商的应用商店兴起。有数据显示,终端生产厂商应用商店的用户普及率与使用粘性分别占比44.1%、19.7%,与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相差甚微,这一产业链上的外在变化挤压了本就已经不多的市场空间。二是传统应用商店分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这一两年,各大媒体上关于应用商店上存在水军刷榜、虚假评论、盗版侵权和安全问题突出的报道层出不穷,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用户对应用商店的信任度,这种内因也导致了行业增速放缓。

  除此之外,目前应用推广成本越来越高,用户触达越来越难,留存率越来越低,开发者在这个市场上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困扰。同时,用户获取应用的需求多种多样,可获取的方式仍然是靠主动搜索、排行榜和编辑推荐等,比较单一,阻碍了平台的发展壮大。另外,各大应用商店同质化也十分严重,在今年10月底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一位开发者就表示,目前移动分发平台的差异化不明显,在“跨界”的旗帜下,各大应用商店对游戏、娱乐和社交等领域都有涉及,几乎在走同一条路线。

  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应用分发市场“中年”危机的爆发,如果不加以应对,即便有巨头撑腰,应用商店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转型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目前各个应用商店都已经行动了起来,纷纷开始转型,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而在这些转型中,各大巨头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百度移动云事业部移动分发业务总监熊振表示,未来百度应用分发业务将包括应用商店和移动搜索两个产品。另外,《百度手机助手》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也加入了个人中心和人气指数等功能。“下一步,百度分发平台将是一个主推‘人气’的应用分发平台”熊振说。

  作为巨头之一的360早在2013年就开始对应用分发业务进行调整,《360手机助手》团队曾对外界透露,将会推出全新3.0“社交版”软件,用户不仅能够聊天、使用好友功能,更可“面对面传递”功能。在《360地图》的加持下,其社交属性将会得到更好的强化。

  而在应用分发市场上排名第三的腾讯则在10月底推出了新版本的《应用宝》,已经与《微信》进行了深度结合,把朋友圈和《微信》对话利用了起来。再加上《手机QQ》这第二重的保险,相信腾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主打“社交”牌,并会大做文章。

  除了巨头,作为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代表的豌豆荚也在积极追求转型,它在2013年就推出了有关APP内搜索的相关协议,意欲将自己打造成移动互联网领域的Google。目前,新版本的《豌豆荚》已将功能扩展到应用、游戏、视频和电子书等多个娱乐内容类别。

  从这些转型方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各大厂商都在试图通过增强个性化的方式来提升用户粘性。而在实现的具体办法上则各有千秋,各个厂商均试图通过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突破,比如腾讯的社交和百度的搜索。当然,像360玩社交和豌豆荚攻APP内搜索这样的跨界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得有像他们一样的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技术积累。可是,不少的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该怎么办呢?至少也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当然是投靠巨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谁都能懂。第二则是选择和终端硬件厂商进行合作,与其应用商店形成强强联合的格局,这样或许可支撑到下一个拐点的到来。

  写在最后

  在应用分发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凭借国内庞大人口红利的支撑,用野蛮生长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市场一点也不为过。可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各种各样影响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一场“中年”危机正在悄然爆发。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整个市场在最多的时候有超过500家应用商店,可由于产品体验性差,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绝大部分都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果不能顺利转型应对,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运营和研发能力,硕果仅存的少数应用商店也会在劫难逃。

  李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