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本,扒不掉运营商的底裤

  “双11”的风头刚过,一款名为《微信电话本》的APP又开始疯狂抢头条。这一次,各方的言论大同小异,无外乎张小龙再次出手,在《微信》抢食了短信之后,《微信电话本》又开始觊觎运营商的根据地—基础通信业务。不过,本刊专栏作者张书乐认为,该APP还有三大考验需要面对。

  抛开噱头,看《微信电话本》

  《微信电话本》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以至于在10月12日用户蜂拥而至,导致产品服务器“亚历山大”。当天中午,《微信电话本》方面表示,由于APP发布后用户量过大,《微信电话本》从登录、注册到免费通话等服务均出现不稳定。这样的势头,似乎真有可能干掉运营商通信业务。

  可实质上,这不过是手机小白们一时头脑发热的“占便宜”心理导致的轰动假象。《微信电话本》自身其实是一个很鸡肋的产品。其所谓“免费”,亦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如果不能过以下三关,《微信电话本》将很快被用户所厌弃。

  第一:免费关

  真正的免费当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会有许多限制存在。有人算了笔账,使用《微信电话本》在移动网络下通话一分钟花费约为0.03~0.15元。这个价格,看似足以让运营商头疼脑热一番,更何况用户还会在免费的Wi-Fi环境下使用APP。不过,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这一切只在《微信电话本》用户之间才可行,而并非是《微信》用户之间。一旦拨打普通“电话”,则会回归到常规通话,一样要付钱给运营商。“免费”的噱头和误导式的宣传最大的威胁恰恰在此,用户发现上当后,心里会作何感想?

  之前类似的APP,其实已经有了不少。

  第二:差异关

  有人说和普通“电话”用户的通话问题,在《微信》强大的号召力之下,或许能慢慢消解,且还能为《微信》带来更好的黏合度。但我们在现有版本下,看不出《微信电话本》有多少奇特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它只是腾讯的又一个防御产品。前不久,中国移动传出正在对短信免费进行测试的消息,以后用户发送短信将不再单独收费,而是走数据流量统一计费。这不过是中国移动实施融合通信计划,以打破互联网企越界行为的一小部分。这些举措,其实是运营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4G时代对入侵者们的防守反击。

  事实上,不单是运营商,在各大应用商店当中,早就有庞大的免费网络电话服务APP群体,《微信电话本》唯一的优势就是潜在的庞大用户群而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惊喜吗?目前貌似没有,而且一上线就宕机,似乎让人对其能否提供优质通话服务存在了怀疑。

  第三:质量关

  在3G时代,网络电话服务一直没有成功OTT传统电话,关键点不在于用户量。部分国外网络电话服务早就拥有过亿用户,而是在于不稳定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稳定通讯质量。君不见,拥有海量用户的《手机QQ》很早就推出了音视频通话功能,可使用率并不太高。即使是《微信》语音,也在最近一年来因新鲜感下降,而变得用处无多。

  基础通信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须考量移动互联网质量,而只要有基础信号基站就可实现。至于话费问题,运营商在各地推出的各种个性化资费套餐服务,其实已经将《微信电话本》的“免费”差距拉平。网络通话想成为4G时代的敲门砖,除非移动互联网覆盖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包括罕有人烟的地带,就如基础通信网一样。此外用户还要考虑,自己在Wi-Fi环境下是免费的,但对方就一定乐意付流量费来接听吗?除非满世界都是免费Wi-Fi。

  张书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