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当父母和老师真正的了解孩子时,自然就知道如何协助孩子专心的学习了。这些注意力的困扰并非是疾病,也不难解决,因此请不用过度紧张。

  “专注力”最简单的定义,是可以专注于一件事物上其持续时间的能力。这个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的增长,在六岁以后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持续三十分钟左右。然而,有部分儿童的专注力却成熟得较慢。研究中发现,学龄儿童约有3%~5%会出现“注意力不足症候群”,也就是说一班三十个小朋友中,可能就有一两位会有专注力上的困扰。

  此外,儿童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都市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儿童有注意力困扰的比例却较乡下来的高。难道是我们把孩子教导的不专心吗?其实非然,而是在拥挤而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孩子的活动空间不足、过多的人工刺激物,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了孩子注意力的不佳。如果希望孩子可以专心学习,身为父母的我们必须要养成孩子规律的运动习惯,减少使用电视与电脑的时间,并且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临床上,心理师经常听到妈妈们担心的说:“我的孩子上课不专心怎么办?”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孩子上课时,是动来动去,东摸西摸吗?还是坐没坐相,常常发呆吗?或是喜欢说话,常常分心吗?亦或是考试粗心大意呢?这些表现都可以说是“不专心”,但隐藏在问题后面的原因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协助的方式也不一样。

  如果不协助孩子解决根本的原因,只是一直抱怨或处罚,往往只是打击孩子对于学习的乐趣,并不会有丝毫的帮助。就让我们发挥柯南的精神,仔细的观察导致“不专心”的蛛丝马迹吧。

  1.动来动去,东摸西摸。是因为孩子的颈部张力反射整合未成熟导致,通常与婴幼儿时期爬行的经验不足有关,导致当头部转动时,手脚会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因此很喜欢东摸摸、西碰碰。这时就要让孩子多多练习爬行或攀爬的动作。

  2.坐没坐相,常常发呆。是因为孩子的背部肌肉耐力不佳,导致无法长时间维持端坐的姿势,因此很容易感到疲惫,自然也就无法认真的听课。这时就要让孩子多多双手举高的活动,增加上背部的肌肉力量。

  3.喜欢说话,常常分心。是因为孩子的触觉过度敏感,导致孩子对于一点点细微的刺激就会分心,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或情绪问题。这时就要帮孩子刷身体或按摩,来增加儿童对于触碰的忍受度,增加对于外在环境刺激的抵抗力。

  4.粗心大意,跳字漏行。是因为孩子的眼球追视动作不佳导致,当眼睛在水平追视时,眼球有不自主的晃动,通常与前庭功能较为迟钝有关,导致儿童阅读时的困扰。这时就要和孩子一起练习丢接球的活动。

  当父母和老师真正的了解孩子时,自然就知道如何协助孩子专心的学习了。但必须要注意的,它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自动改善,而是需要父母的引导与鼓励,协助孩子发现适当的学习技巧。相信在家长的细心协助下,带着孩子一路过关斩将,很快的就可以增加孩子在学习上的专注力。

  (编辑 林硕)

  ■文 王祖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