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意想不到的文化遗产

  继韩国泡菜之后,比利时薯条也加入到申请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行列里来。近日,比利时油炸食品业者联盟发起“把比利时薯条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试图让薯条成为人类文明的“非物质遗产”。

  近日“非遗”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吃货们”发现他们在吃的韩国泡菜和日本寿司已变成联合国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并不是什么想不通的事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的200多项遗产中,不乏让人们匪夷所思的。

  猎鹰术保护现代足球场

  国别:阿联酋、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匈牙利、韩国、蒙古、摩洛哥、卡塔尔、沙特、西班牙、叙利亚

  类别: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欧洲、亚洲、非洲等13个国家共同申请列入非遗的猎鹰训练术,拥有上千年历史。

  与熬鹰相反,猎鹰训练术是一项培养和训练猎鹰和其他猛禽在自然环境中捕食的活动。放鹰捕猎,既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指导和学习,也有专业化的正式训练。在很多热带国家,爱鹰一族们带着子女到沙漠中,训练他们如何掌控猛禽,如何与这些猛禽建立信任关系。除了学习交流猎鹰训练技能,也能增进相互之间感情。

  这项传统技艺至今仍发挥着实际作用,许多机场用猛禽驱逐可能给飞机起降带来危险的鸟群。为防止鸽子啄食球场草皮中新播撒的草种,马德里竞技队就因此“雇佣”猎鹰来驱赶鸽群,每周,与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合作的驯鹰师带着他的猎鹰来球场两三次。

  “理智”的叠人塔

  国别:西班牙

  类别: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人塔”习俗,类似中国的叠罗汉,不过在参与人数上,叠人塔一般都需要上百人,高度可以叠到6至10层。叠塔时,每一层队员会到达指定位置构建塔层,而塔尖的小孩要头戴安全帽爬至塔顶,此外卸塔也是最关键和危险的阶段。

  “力量、沉着、勇敢、理智”被称为是“叠人塔”最好的诠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叠人塔”是加泰罗尼亚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世代相传的民俗活动为整个民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末,加泰罗尼亚都会举办盛大的“叠人塔”比赛,吸引近万人前往观看。

  走着钢丝说着笑话

  国别:韩国

  类别:表演艺术

  一度引发争议的韩国电影《王的男人》中有一段走钢丝的场景,这项非遗的继承人、走钢丝大师权元台对主演李俊基进行了指导,并担任另一名主演的替身。

  走钢丝是一项危险的表演,表演者常常需要全神贯注地挪动脚步,而在韩国,这项技艺却需要一心二用,表演者边走钢丝,还需要伴着音乐和地面上的小丑诙谐对答,伴随着音乐进行歌舞等特技表演。有学者推测,这项技艺出现在新罗或者高丽时代,曾是王宫中的表演项目,如今作为一种民俗节目,常常在韩国的节日进行演出。

  比利时“炸薯条”

  国别:比利时

  类别: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为薯条申遗的想法是比利时国家薯条协会最先提出的。在2014年比利时第四届薯条周里,他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比利时法语区、德语区以及荷兰语地区将联合起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比利时薯条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全国上下1000多万人民将被号召来为保护薯条之战签名!

  比利时自称是薯条发源地。据介绍,“一战”结束后,美国大兵将炸薯条从欧洲战场带回老家,味美价廉的薯条才在美国风靡并通过“麦叔叔”和“肯爷爷”走向世界。

  在比利时,无论街头或餐厅,薯条几乎无处不在,据媒体统计,全比利时约有5000个薯条摊。在比利时西北部城市布鲁日,还开有一家薯条博物馆。

  遗产不只属于人类

  动物从来就是人类的好朋友,非遗名录中不少是与动物相关的传统项目。如2013年入列非遗的比利时马背上捕虾,早在16世纪,当地的农夫就开始了这种活动。教科文组织认为,这一传统为当地的社区带来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编辑 王娜)

  ■文 赵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