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才有生命力

  ——安徽省舒城县大力开展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纪实

  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如何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内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新时期各地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拥有百万人口的安徽省舒城县将人口文化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服务阵地创建、创新活动开展以及家庭发展能力促进等相结合,不仅让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处处开花,更让新型人口文化理念入脑入心,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育观念,全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012年以来,舒城县共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新建人口文化园9处、人口文化大院42处、“城市生活e站”2处、“幸福生活e站”32处;沿县主要交通要道、各乡(镇、街道)人口集中地,设立“关爱女孩成就梦想”大型宣传牌444块,建设人口文化一条街28条……近日,记者慕名走进舒城县多个乡镇和村(居),探究该县人口文化建设旺盛生命力的内在机制,感受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给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带来的全新变化。

  融入村镇建设 打造靓丽风景

  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村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点。走进新村,一排排气派的连体小楼、一条条笔直的水泥村路让人眼前一亮。位于村民广场的东侧,几组反映家庭和谐的人口文化雕塑尤其醒目,成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也时常引得过往村民驻足拍照。村支部书记朱孝年告诉记者,新村建设之初,就同步规划了人口文化雕塑,现在它已经成为和谐村庄的中心景观,受到居民们欢迎。

  亲密爱人呢喃细语、三口之家幸福嬉戏、子女成才奔向未来、老人衰弱子女反哺……在南港镇沙埂村村部前,几座以家庭变迁为主题的雕塑“回头率”最高,村民到此办事,在欣赏人口文化精美创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恋爱、成家、哺育、反哺,这是中国传统家庭的演变过程,村民看了这些,自然会联想到家庭和责任,提醒他们珍惜家庭,孝敬老人,关爱孩子”,村支部书记王昌荣说。

  这种新型的人口文化宣传阵地,也日益成为群众休闲、锻炼、游戏、学习的好去处。南港镇沙埂村街北组的68岁老人方道银经常来村部后面的河里洗衣服、洗菜,从村部直通小河的人口文化长廊让她每次路过时都觉得很舒心。阙店街道人口文化广场建成后,不仅让阙店当地居民有了文化休闲的娱乐场地,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给过往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街道晚上黑灯瞎火,现在是灯火通明。我们晚上有了健身锻炼的场所,既锻炼了身体,又融洽了邻里关系”,经常来人口文化广场锻炼的许世秀高兴地说。

  在近年来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口文化景观已经成为舒城县各美好乡村建设点的标准配置。该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周家仓告诉记者,全县44个美好乡村建设点,2013年全部同步规划建设了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或平台,发挥了很好的观赏和教育作用。“新型的人口文化倡导拒绝生硬的说教,更拒绝简单的推送。我们将一些人口文化的载体与新村同步规划建设,和整个新村的风格融为一体,成为村子的一景,于潜移默化中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周家仓介绍,舒城县人口文化园(广场、大院)设计、构思、内容既囊括人口文化主题,又与各乡镇优美的人文、自然风光相结合。利用雕塑、景观小品、宣传楹联、灯箱广告、知识长廊等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展现了丰富的人口文化内涵,打造出“一镇一品、一村一景”、各具特色、主题突出、品位高雅的新型人口文化宣传阵地。为了调动各乡镇人口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舒城县还出台政策,对建设新型人口文化阵地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如去年阙店乡人口文化园项目经考评获得第一名,获得建设补助资金6万元。其余获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的乡镇也分别有5万至2万元不等的补助资金。

  融入阵地创建 提升服务水平

  走进河棚镇河棚村便民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幸福生活e站”充满浓厚的人口文化气息。一进大门,一个由父亲、母亲、孩子形象幻化而成的“福”字造型夺人眼球,蕴含着美好的寓意。“长大了我要当老师、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做航天事业的接班人……”,在河棚村的人口文化长廊里,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孩子大头贴是过往妈妈们驻足的地方,以“梦幻童年、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头像墙,也特别引人关注。

  “四证”办理是育龄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河棚村便民服务中心前的人口文化长廊里,宣传栏上有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计生办证流程,让人一目了然。此外,还有国家、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以及舒城县有关地方性计生优先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文件。计生群众能够享受哪些补助和奖励,一看就清楚了。

  “服务就是最好的宣传”。近年来,舒城县在多个村居打造“一站式”集中办公模式,将过去村干部单独的办公室让出来,全部建成“一站式”办公或群众活动场所。在河棚村“一站式”服务大厅记者看到,有综治调解、民生工程、人口计生等多个服务窗口,村民办事不再挨个敲门盖章,一个地方全部搞定。在城关镇鼓楼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了计生、低保、社保、党建、政策咨询、流动人口等一系列服务,居民、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到社区办理的事务,均可在服务大厅“一站式”办理,群众反映很好。

  在城关镇鼓楼社区,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功能、拓展服务建成“城市生活e站”,成了附近居民的好去处。该“e站”总投入50万元、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已于去年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城市生活e站”的功能涵盖“三主七辅”(“三主”即:家庭生活指导室、“e”智空间、“一站式”服务大厅;“七辅”即:棋牌室、儿童欢乐岛、健身房、书画室、和睦小屋、艺舞空间、多功能大厅),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城市居民家庭和流动人口提供子女照顾、文体娱乐、生活服务、健康咨询等家庭能力发展方面的服务和援助,促进居民家庭生产、生活、生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周家仓介绍,近年来,舒城县还将人口文化阵地建设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着重打造8个“幸福生活e站”和2个“城市生活e站”。按照“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吸引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充分体现“人本、和谐、服务”的理念,通过整合党员电教室、生殖健康服务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阵地资源,购置各种设施,建设成集“一站式”服务、获取知识、休闲娱乐、权益维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免费服务场所,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服务效果。

  融入创新活动 增强宣传效果

  近年来,舒城县利用志愿者宣传人口计生国策知识,开展走访关爱等多种创新活动。同时结合“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并同妇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联合,扎实开展人口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构建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口文化宣传网络。

  曾经受过人口计生部门资助的舒城县河棚镇女大学生程芳媛,现在当起了一名国策志愿者。每逢节假日,只要她从学校回家,总是忘不了去看望一下计生特扶对象夏一存。今年春节前,她和其他三名志愿者又去看望夏一存老人了,将慰问品送到老人手中,并热情地帮助老人整理家务。2013年9月,河棚镇利用“幸福生活e站”阵地,从当年考上大学的23名独、双女户大学生中选聘了以程芳媛为代表的10名志愿者,组建了大学生人口计生国策志愿者队伍。

  城关镇鼓楼社区居民王阿姨,因丈夫去世,心理留下了阴影,成天胡思乱想。社区知情后,安排“城市生活e站”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朱士凤,多次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和交流,使她的心境有了明显好转,渐渐对生活有了信心。周家仓介绍,舒城县各地在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成后,根据需要及时吸收科技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计生协会骨干、退休干部等人成为志愿服务者,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用切实的行动宣传人口计生转型发展。

  在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有个计生国策宣传队一直活跃在村头巷尾。队员们由村里文化素质高、有一技之长和业余爱好的群众组成。他们表演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传统文艺节目,老调换新歌,自编自导自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闹花船、腰鼓舞、大鼓书、三句半、快板说唱等文艺节目。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宣传党的计生政策,形式多种多样,还在全村巡回演出,精彩的演出节目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除此之外,舒城县各地还结合重要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口文化宣传活动。在去年的“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该县利用多个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开展多渠道优质服务活动。同时,依托人口基金,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低保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母亲等行动,仅关爱贫困母亲就上门慰问31户,送去慰问金18600元;在第23个世界人口日期间,舒城县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县人口计生委沿合安路、六舒三路、舒晓路、舒庐路建立宣传长廊、在县有线电视台通过滚动字幕宣传计生政策;每个村、社区给所有计划生育服务对象发送统一的温馨问候和计生政策宣传信息……通过这些活动,使得全县广大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在全县范围内倡导婚育新风,构建和谐家庭,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融入家庭发展 力促计生转型

  作为有着3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舒城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周家仓对人口计生转型发展的迫切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舒城县多年是省、市考核一类县,过去计生工作主要是靠行政推动,有时也靠“蛮干”。省有关部门领导曾评价舒城的人口计生工作“刚性有余,柔性不足”,一时间在全县上下引起对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

  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宣传倡导是先导,但最终目的是促进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成果。有了这样的共识,舒城县积极调整了人口文化宣传策略:改过去口号式宣教为知识性普及,将过去生硬说教变为温馨服务,更加注重倡导、服务关怀。同时,抓住群众的需求,开展一系列旨在影响家庭发展的活动,拓展计生服务的范围,扩大计生服务的影响。

  “这里环境很好,室内配备了桌椅、空调、电脑,免费开放,还有我们喜爱的书籍。”这个暑假,家住河棚镇的四年级学生戴梦婷每天下午都会到村里的“幸福生活e站”来“充电”。

  戴梦婷说,她家离村部很近,双休日、节假日以及晚上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看书学习。“e站”里不仅有图书阅览室,还有电脑室,都免费开放,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最让戴梦婷高兴的是,他们的老师韩梅也会定期来“e站”给他们辅导,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及时问。

  而在城关镇鼓楼社区的“城市生活e站”,老人书画室和京剧票友会也吸引了一大批老人前来欢聚。69岁的退休老人陈由泉就是其中一个,每周三四五都会来“城市生活e站”吊上两嗓子。“以前老年文化活动缺少场地和经费,想搞一场活动是难上加难,老人们都很憋屈。自从有了‘e站’后,票友会活动再也不愁没场地了。”

  而在该县经开区北隅村,“幸福生活e站”建成后到底怎么用,村支部书记叶少道和村里的其他干部一开始也没有好主意。通过调研发现,村里大部分居民是回迁户,刚由农村人变成城镇居民,而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就业。为此,他们在“幸福生活e站”特别开辟一间就业指导室,统计辖区内居民的就业意愿,和经开区有关企业进行对接。同时,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和有关求职及法律专家,对有意向的居民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依托“城市生活e站”和农村“幸福生活e站”等新兴平台,舒城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发展。在这里,类别齐全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引导群众“好读书、读好书”;宽带上网,让群众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成为可能,让留守儿童也可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视频聊天,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在这里,群众办事方便了,社会事务、人口计生等有关业务可在“一站式”服务大厅直接代办,空闲之余可以在健身场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锻炼、娱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四点半教室”解决了老人和小孩的空巢之寂和无人看管之难……

  舒城县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用先进的人口文化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用细致的宣传倡导服务帮助计生家庭提升发展能力,使人口文化成为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群众观念不断转变,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也稳步提升,2012年和2013年连续进入群众满意度省级考评前三名,并分别被安徽省政府以及六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安徽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 王娜)

  ■文 陈永兵 程茂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