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拟并购天津德瑞特

  1月21日,隆平高科发布《关于德瑞特等蔬菜种子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拟收购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天津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收购德瑞特及关联公司所有蔬菜种子业务。

  德瑞特由原天津黄瓜研究所所长马德华于2003年创立,专注从事黄瓜种子产业。经过十余年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黄瓜第一品牌”,占据国内该领域份额70%。

  龙头上市种企并购“中国黄瓜第一品牌”天津德瑞特,行业人怎么看?

  李兴盛:顺应国情,此为明智之举

  关于隆平高科并购德瑞特,我个人认为这是强强联合,是好事。

  当前中国种业陷入低谷,部分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科研型种企。由于种业科研周期长、投入大,加上蔬菜种子单一品种不能像水稻、玉米那样大规模种植,决定了蔬菜种子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壮大。所以,蔬菜种企与大田种企合并是很好的一种模式。

  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将重点扶持大田种子公司,大田种企吃肉,蔬菜种企只能喝点汤,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合并重组,大鱼吃小鱼,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想想我们以前有多少家雪糕企业,现在呢?只有蒙牛、伊利等少数几家了,种企也会这样,只是相对其他行业发展的步子慢一些而已。往此方向发展的公司必将获得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综上所述,隆平高科并购德瑞特实在是明智之举。

  赵前程:三喜,三忧——我看“隆平高科收购德瑞特”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015年初,蔬菜种业界最大新闻莫过于“隆平高科收购德瑞特”。很多人惊叹马德华魄力同时,还在深挖内部原因。在我看来,与其在度人之腹,不如我们思考一下对于民企是喜还是忧。

  祝贺德瑞特加入隆平高科,两家公司各取所得,此其一喜也。强强联手,打造蔬菜种业“航母”,强大民族种业,此其二喜也。“收购”为蔬菜种业民企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育种”优则卖,机会人人均等,此其三喜也。

  中国的蔬菜种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民营育种型蔬菜种企的历史更短,自己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一些民营企业家打造“百年企业”的勃勃雄心,会不会被打乱了?中国蔬菜民企该何去何从?此其一忧。对于蔬菜育种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几十年发展历程证明:钱,对于蔬菜育种绝对不是万能的。被收购以后的德瑞特是否保持之前育种自我压力,我们要等十年才能见分晓。此其二忧。国企凭借着各种先天优势或明或暗地影响着国家政策,众多的小微民企期盼“带头大哥”为自己争取一丝政策红利,德瑞特去职了,谁将成为下一个民企“唯余马首是瞻”者,众多小弟在期盼。此其三忧。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苦练内功”。适者生存才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不管国企还是民企,最终都是中国的,只要进步就好。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同仁唯有自强不息,中国的民族种业才能自立于世界种业之林!

  宋钢:股权合作成种企发展突破口

  隆平高科跟德瑞特能够走到一起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德瑞特的勇气值得赞赏,也给蔬菜种子企业股权合作带了好头。

  蔬菜种子类型丰富,优势企业往往在某个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后即进入战略迷茫期,具体表现为本领域成长空间有限,销售额、利润均碰到天花板,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成。另一方面若想向其它领域拓展,其它领域的研究也很成熟,向其它领域做业务拓展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股权合作方式完成优势企业人才、业务的战略提升,成为蔬菜种企突围优先选择的方向。

  自国务院“8号文”发布以来,通过近5年外部政策推动,资本强势进入,种企自身提高,2015-2018年是中国种企并购阶段。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必须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大环境背景,准备充分的种企会理解为水到渠成,准备不充分的种企自然感觉有压力。我个人认为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种子行业集中度提高及传统销售体系坍塌将成必然。“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一观念在未来竞争大格局下将很难适应,跟强者同行、与强者为伍是大家共识。股权合作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需要整个种业人重视并学习掌握,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种业界的整体实力与素养,迎接未来挑战,收获美好未来。

  当然,股权合作要收获美好未来,对隆平高科和德瑞特,同样面临挑战。股权合作正式确立后,就等同于一次理性婚姻,一起过日子的路还很长,基于价值理念及人才融合,需要双方付出巨大努力去完成。在此,预祝并期待双方股权合作能够圆满成功。

  周玉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马德华带领的德瑞特团队即将开启一个发展新纪元,在此表示祝贺。隆平高科与德瑞特联姻是在国家振兴民族种业的大背景下启动的,符合时代诉求,也为蔬菜种企发展践行了一种新模式。

  与农业领域较普遍的跨行业联姻不同(如农化与种业),本次联姻在主粮作物企业与蔬菜种企间开展,二者无论在终端用户资源还是在渠道商资源上均不具备产生“化学反应”的要素,如何实现二者资源的协同最大化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当然,不排除德瑞特借助资本的力量展开与其主营业务互补的二次或多次联姻整合。

  蔬菜种企已经进入了快速迭代发展新阶段,如何借力发展,顺势而为,即是机会也是挑战,考验着朴实的种企老板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联姻与并购不是目的,企业首先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认清自身发展短板以及优势定位,多途径、多方位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资本力量。如何为中国农民提供高性价比的种子,实现民族种业的伟大复兴,将是最根本的问题。祝福中国蔬菜种业2015年喜获丰收。

  张晓升:打铁还需自身硬

  马博士在成功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给我们种子企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动力,给种业带来了生机。天津德瑞特是我们业内发展比较成熟的种子企业,针对隆平高科收购天津德瑞特的事情,我有几个理解与大家分享。

  首先,金融资本一直在“窥视”有着巨大潜力的农业。毫无置疑,种业及其附加值决定了种业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其次,对金融资本市场而言,种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及市场潜力清晰可见,但漫长的育种周期,气候风险等也同时存在。金融资金对种子企业会非常苛刻,常用在其他行业的一些投资回报对赌的方式等在种子行业很难实现,真正的非农业金融资本对于种子行业,我认为还是观望得多,下水得少,都在等机会。这个机会同时也需要我们种业人改变眼光、思路来适应、学习和把握。

  第三,未来资本介入种业的手段方法会很多。并购只是实现企业发展更大价值的手段之一,不是企业发展的目标,所以相信马博士的选择是最有利于他企业发展、实现更大价值的方法。收购后伴随着资本介入带来的优势,企业势必更加蓬勃发展,所以未来也排除下一步再分拆出来单独上市的可能。

  第四,企业如果能做到稳定地创新和发展,拒绝外部资本的进入,保持企业自身特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邓小平讲“黑猫白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对种企来说,稳定创新、稳定市场、稳定发展也就很好了。

  像美国百年家族种业CROOKHAM,多年来稳定发展,现在销售额8000万美元左右,仅做二三种作物育种及种子业务,并多次拒绝了国际种业集团的并购要求。

  第五,“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怎样,种业人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创新育种。优质种子生产和供应,只有自身发展稳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价值了,才会有机会接触并参与资本平台协作,获得更大的飞跃。

  愿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