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正是初春万物复苏的时候,最适合一家老小出去踏春,但老人家要特别注意了,这时节忽冷忽热的天气不利于体质较弱的老人,一不留神,来势汹汹的各种疾病就可能来闹春了。医学统计发现,每年这时候因生病求医问药,甚至住院的老年患者都有所上升,想健康度过佳节,就要听听医生的防病建议了!
各种“元宵病”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一天或之后的几天,元宵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物。有的汤煮,有的油炸,有的水蒸,用料也五花八门,有荤有素,风味各异。但无论怎么做,怎么吃,都避不开油腻、难消化这两大特点。专家提醒,吃元宵这些难消化、油腻的食物可千万别太给力。尤其是那些原来就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人,以及老人和幼儿,更要注意吃得适度、适合。否则胃肠负担过重,各种消化系统的病变也会随之产生,且高脂、高糖对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不利,因此诱发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升高。
专家支招:
不要把元宵当正餐吃,元宵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当成茶点、甜品或加餐,一次吃四五个、五六个,并且临近那一顿的饭菜要适量减少,才是适宜的吃法。糖尿病人最好选择少糖、无味或咸味的元宵,烹调方式也建议用汤煮、水蒸而非油炸。应该配合吃一点帮助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橙子等不太甜的有点纤维的水果,同时喝一点茶清肠胃,但茶不宜浓,否则过多的茶碱反而会伤胃。
流行性感冒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流感病菌已蓄势待发,甲型H1N1也虎视眈眈。春节走亲访友,人多密集,病毒肆虐,老人普遍体弱,比普通人少了层“防护服”。若家里老人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有流鼻涕、咽喉痛、打喷嚏、全身酸痛、疲倦、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流感已悄悄入侵。
专家支招:
及时带老人就诊,室内通风,多饮水、勤洗手、洗澡,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针对病症服用感冒、退烧药。家人若发现老人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回升,同时出现咳嗽加重、气促,有肺炎的可能,要立即看急诊。
流行性腮腺炎
在春季,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小孩、老人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面颊下侧肿大,这在北方人常常被称为侧耳寒,其实这就是流行性腮腺炎。别以为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孩子的“专利”,其实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很容易被这种疾病缠上。
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常常两侧肿大疼痛,发烧、发热,多数患儿一周内可消肿痊愈,获得终身免疫。
专家支招:
无并发症的轻症患者无需就医,可在家中隔离护理,发烧时可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饮食清淡,多饮水,可用冷水外敷减轻疼痛,待消肿痊愈。若发现患者症状加重,特别是老人出现高热不退、呕吐腹泻、头痛,就要警惕并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特别注意的是男性睾丸发生肿痛,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急性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春季繁花朵朵,花粉飞扬,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容易因花粉过敏引发荨麻疹,皮肤红肿、瘙痒、呈现蜂团、丘疹红斑,平时少运动、较胖的老人更易发病,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专家支招:
出疹期间,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要及时到皮肤科治疗。老人要加强皮肤护理,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勤洗手、洗澡,阳光明媚勤晒被褥,防止螨虫,以免导致再次过敏,不吃牛羊肉、芋头、海鲜等发物,避免过敏源的接触,平时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