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频上当受骗 不轻信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老年人受骗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给本就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老人带来了不少困扰。骗局包括高额返利,灵丹妙药,浪漫夕阳婚等,可以说是击中了老年人的几大软肋。那么,老人应该如何防止受骗呢?不轻信别人,不贪小便宜,是应对骗局最好的精神武器。

  骗局1

  高息诱饵

  骗取养老钱

  “买完东西就退钱,直接投钱高额返利”,这是法院审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刘宽明创立的所谓“三维营销”模式,只要一万多元就可以参与,不仅可以先买货后退钱免费拿东西,还可以直接投入现金领取高利息。貌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把裴大爷骗惨了,除了最开始尝到的“甜头”,十几万元的投资竟然随着刘宽明公司的倒闭打了水漂。

  法院经审理查明,刘宽明公开宣传“三维营销”、“奖励消费”的投资模式,主要吸收离退休人员成为公司会员,通过让会员买货品再返还本金,以及直接投钱拿高额利息等方式,非法吸收存款1142万元。像裴大爷这样的老年投资者有六十人之多。

  近些年各种所谓“来快钱”、“小投资大收益”的投资都将目光盯准了有多年积蓄、对相关政策规定不熟悉的老年人群体。在物价、医疗费用上涨的背景下,安全感相对较低的老年人很容易陷入到这类“高收益”投资中去。

  分析:我国金融管理法规对于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有严格约束,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法人在合法范围内开展储蓄、信贷等业务,目前存在的利用非法成立的类似金融机构的组织吸收存款,如抬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都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类似刘宽明这种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社会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已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因为刘宽明将骗得的资金已经挥霍大半,一些受骗者至今还没有拿回当初的“投资”本金。

  骗局2

  吃到呕吐

  的神奇“妙药”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某保健品商店雇请的员工采用非法手段诱导销售,使一名73岁的老人把保健品误以为是治病的药品,并在该商店购买了1万元保健品。此后,老人按说明服用“药品”近两个月,双腿没有好转,反而因吃“药”过多,经常呕吐。此时,老人方知上当受骗。随后,调解人员约保健品商店的负责人到老人家和解,但商店负责人否认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并以其保健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有“本品不能代替药品使用”的文字为由,拒绝投诉人的退货要求。

  调解人员认为,投诉人已是73岁高龄的老人,知识水平较低,因双腿不能走路而求治心切,误以为这些保健品可以治病而达成交易。该案中,即使经营者没有刻意诱导投诉人,但老人是在对保健品的性能、用途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达成交易合约,所以投诉人知道真实情况后可以撤销交易。

  分析:不论以何种名义赠药或卖药,只要是新药,并且药效被说得非常神奇,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真正效果神奇的药品,即使厂家或销售商不宣传,国家也会大力宣传的。平时也要多看一些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和法规方面的书,增强识别虚假、骗人医疗广告的能力。

  骗局3

  夕阳恋的美丽谎言

  2008年,广东省一位名叫杨伯的老人,他早年丧妻,一直没再娶,是一位“空巢老人”。在一次征婚的交友活动中,杨伯认识了一名50余岁、自称阿英的女人。杨伯觉得与阿英很投缘,两人迅速堕入爱河。杨伯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老伴而高兴,继而与阿英同居。可惜没过两个月,阿英就向杨伯提出要开一家小便利店做生意,问杨伯借5万元。杨伯觉得大家都是同居关系了,就借出了钱。但突然有一天,阿英销声匿迹,手机也关了。杨伯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杨伯到省老龄委权益部申诉,碰巧在省老龄委接到了另外3宗申诉。权益部叫上4位被骗老伯碰头,这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受骗于同一个人,都被一个有多个化名的女人骗走了自己的老本。

  分析:空巢老人由于精神孤寂、感情失落,更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应警惕所谓的老人交友、征婚等活动,以防被诈骗。老人应多点与子女沟通、商量,要注意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

  老人如何做到防骗

  1.老年人独自在家时,如果有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更不要让陌生人进入家里。

  2.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等重要证件不要轻易示人,更不能外借,以防被复印备份,用作抵押或是开办信用卡等。

  3.不要轻易相信自称是你子女的朋友的人,更不要不经确认就给钱对方。

  4.不要轻易相信低息贷款,更不要把资金投到所谓的社会募资中。

  5.、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6.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

  法律信箱

  如果您有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解答,欢迎来信咨询。邮箱:hugua11@163.com或邮寄至:广州市环市东路331号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电视周报》法制在线版(邮编510006)

  问题1:现在电话诈骗很多,可以介绍一下有哪些类型的骗局么?

  读者:何以秋(厦门,61岁)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拨打电话编造事故迷惑事主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事主冒充其朋友或让事主猜其是谁,在赢得事主信任后,假称在外地违法犯罪受到处罚或发生交通事故为由,请求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利用网络虚拟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IP电话,尤其是利用“改号软件”技术将来电显示成金融、电信、政法等部门或者党政领导、事主的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骗取事主信任后,以事主电话欠费,身份资料被人盗用、事主的银行账户涉嫌犯罪为由,诱骗事主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内实施诈骗。

  以调试安装高科技设备为由进行诈骗。例如,以电信公司的名义推销假设备,称只要存入千元话费,可免费打长途等优惠。还有的称在自来水管上装纳米净水器等进行诈骗活动。

  问题2:老年人出游时防骗最关键的是什么?

  读者:应可为(汕头,63岁)

  答:任何人不能强迫游客购物,不能强迫游客消费,也不能诱骗游客购物,一旦你发现所购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或质价不符商品,如果你能出据发票或证据,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