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比有钱人更无能”——这是当下在讨论贫穷问题时,大多数言论的观点,不过,有钱人没有时间的状态和穷人缺钱归根结底都是一回事。
“当人们感到他们缺少某种东西时,他们的思维会受到影响。缺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感到自己缺钱、缺朋友、缺少时间或卡路里都会使人陷入类似的‘稀缺思维’中,而这种思维恰恰才是稀缺状态一直延续的本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森德希尔·穆莱纳桑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在《稀缺》一书中说。
不仅穷,而且会越来越穷
首先,我们了解几个能帮助你更好地解读这件事的名词。带宽,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关注到的事物的容量,也可以理解为电脑的内存;管窥,就是视线被集中在一个管道中而无法看到更多的事物;借用,简而言之就是预支或挪用。
穷人的脑子里盘旋着房租、贷款、迟还的账单等琐事,还要算着日子等待下一笔收入,他们的带宽在管理稀缺的过程中,已经用尽了。而且还会产生管窥心态——当人们太注重金钱和时间上的稀缺,就像坐在井底的青蛙,只看得到井口的天空。当穷人对当下更加关注,就会产生借用行为。其实,借用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人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美国车主贷款责任贷款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桑德拉·哈里斯的故事。她在新汉诺威小镇的“领先”项目理事会中负责管理工作。2003年,她被雇主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评选为年度优秀员工,还在WMNX电台主持了一档广播节目,算是威明顿当地的名人。但光鲜的外表不能代表全部:她的丈夫曾是一名行政主厨,最近却失业;夫妻俩本来一直能提前一个月支付房租和各项账单,但现在手头却有些吃紧;他们的汽车保险眼看就要到期了,却没钱续保。
后来,桑德拉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申请工薪日贷款。这个贷款的理念很简单:先通过贷款拿到现金,几周后发薪水时,再偿还贷款,支付手续费。她用贷款续了汽车保险。到了下一个发薪日时,桑德拉就有能力还清这笔小额贷款,并支付50美元的手续费。
桑德拉就这样拉起了一条贷款链条。但实际上,第二个月并不比第一个月轻松。她手头可以周转的钱变得更少了。短短6个月时间,桑德拉就要同时为6笔不同的工薪日贷款支付滞纳金。后来,桑德拉的支票开始被退回,汽车也被收回了。最后,她破产了。
没时间也是一种“穷”
稀缺不仅限于贫困人群。工作繁忙的人同样会借用时间,而利用时间的“利息”也同样高昂。
为了尽快完成迫近截止日期的工作,他们会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而且,借用时间也要支付“利息”:将手头工作暂时放下,会增加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就这样,繁忙之人也会将他们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一些本来今天要做的事情必须先放一放,因为你还有一些本应昨天完成的事情要做。多少工作会在最后完成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被延期?而且每次延期的原因都大同小异:下次准备着手做事时,你会发现时间并不比之前多。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而我们之所以又穷又忙,就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时间或金钱)带来了管窥和忽视。
找到“被提醒”的办法
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两位学者的态度是:“稀缺已经进入了穷人的心灵深处,他们需要更多的钱,而不是什么励志技巧。有钱、有时间的人不要去评判穷人,如果你面对同样的稀缺,你也会犯同样的错。”
我们可以开启一种“稀缺防御”模式,引入类似于减速带或者助理这样的工具,提醒人们不要只着眼于当下,要有长远规划。
穷人之所以储存不下钱,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管子”视野 —— 储蓄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无论如何,总有比储蓄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被处理。于是,两位学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将储蓄设定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将其带回“管子”视野之内。每个月月底,他们都会发一条短信或一封邮件作为提醒,询问人们的储蓄目的及金额。仅凭如此微不足道的提醒,他们就将人们的储蓄额度提高了6%。
尽管无论钱还是时间的稀缺都有可能造成带宽不足,从而形成管窥和借用,但稀缺本身也并非一无是处 ——稀缺思维能带来两种好处:它会令思维集中于紧迫的需求,还会令人更敏锐地感觉到一块钱、一分钟、一卡热量、一个微笑的价值。研究显示,孤独的人更擅长解读表情,穷人也更善于控制成本,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稀缺的同时,不要只关注稀缺。
森德希尔·穆莱纳桑 埃尔德·沙
(夏之炎摘自《壹读》2015年1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