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到牙齿

  • 来源:快公司
  • 关键字:牙医,口腔科,建筑
  • 发布时间:2015-04-28 14:56

  险情出现得措手不及——正在饭桌上高谈阔论,我的烤瓷牙却脱落了。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机智,我立刻换了个姿势,虚托着下巴若无其事地把余下的话讲完。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次日还是急急赶往光华口腔的某家分院,寻求长治久安的办法。

  多年来,我对于牙医最深刻的印象是:几乎每一位牙医都会让你张开嘴,而后以审视的眼光点评一番之前同行的作品——几乎给的都是差评,而后就是诸种“建筑工具”发出恐怖的声音,轮番在里面动工。

  说起来,我去的这家口腔医院已经算是去过的同类中表现出众的。各种装备齐全不说,值得留意的是,似乎明白每位患者对口腔科的惧怕,对应的安排是:安静的走廊、护士粉色的外装……

  更为醒目的是,当我僵硬地躺在那张作为“建筑工地”的躺椅上时,护士拿出一卷蓝色的胶带,“呲呲”着扯下一片片,粘在仪器面板等频繁触碰的地方。

  “避污纸,防止病人交叉感染”,护士简洁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任何一家商业机构的管理者,我们可以断定,没有任何一个不希望向客户传达良好的信号:可靠的产品、精良的服务、尽心尽力的工作人员等等。但,为什么在大多时候他们都失败了呢?

  对于绝大多数管理者来说,难以理解的一点是,顾客以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上述的一切。而在这感知过程中,一切“散发”出的非文本信息(即并非商业机构人员宣称或刷在墙上的标语等),被顾客赋予更高的可信度。

  以我最近的这次就医为例,一片片避污纸被撕下的“呲呲”声,比任何宣告都强有力地说明了这家医院在细节上的规范能力。尤其当这一切是默默地展开,我又是从询问中得知这种规定时,这种印象强化得就更为厉害。

  我因为这个答案是自己采集得到的,因此促发了这种强化效应,而且不容旁人质疑(否则,就是否定自己的智商)。

  但反过来,当我走出拍片室,面无表情的拍片技师手掌果决地挥手,默默发出“滚蛋”信号时,别指望谁相信“顾客是上帝”——我要是上帝,我一定会劈丫一个足够劲爆的雷。

  所以,一切顾客的主观评定,在他的世界中才是“客观”的。反之,你拿出再牛逼的反方向的数据也是“主观”的。

  所有的安排,不管技术、产品还是服务,只有符合这一法则才得到确认。回到医院的场景中,即使管理者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设备升级,如何让普通顾客在两台都搞不明白的设备中做区分呢?

  当我僵硬地躺在躺椅上、被灼灼的光照着时,我最期望的牛逼技术是:那灯上能出现一个进度条,如我们安装程序时显示的那样,告诉我那可怕钻动到底还剩下百分之几。

  柯志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