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福特翼虎
经过一个月不到的相处时间,让我对翼虎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让我选择前方的路,我会一直让翼虎背对着市区。
距离上一次试驾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我就和翼虎在一个不冷的冬季中再次遇上,还记得那次它带着我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各处穿梭,无论是郊区烂路、砂石路面还是泥泞路面都无法停下它那四只高速转动的车轮。
毫无疑问,新年期间广州市区的大小道路有如空城般,随便让你怎么开都行,只可惜我是假期结束后才领到翼虎的钥匙,因此只能享受到这座瞬间便被填满了一半的空城。幸好除老城区开始出现拥堵外,其它道路也还算交通顺畅,在市区中与翼虎相对,其1.5TEco Boost发动机因为前段略有涡轮迟滞之嫌,所以道路顺畅时还好,如果遭遇走走停停的堵车时不紧紧贴着前车,或者起步时油门太轻,又或者一不留心刹车踩深了便会触发启停系统,就很容易被旁边的车迅速加塞进来。看来想以1.5L排量的发动机(虽说有涡轮)迅速拖动约1.7吨的车身,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但,当车速提起来后,我便能不断超越前方的车,理由很简单,1.5TEco Boost发动机转速在超过2000转后,其最大的240Nm扭矩便如约而至,且能一直持续到4500转才慢慢回落。可惜,每天在交通最拥堵的上下班时间段,开着翼虎上下班,导致行车电脑里的平均油耗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10.1L/100km左右。而在市区行驶中,最值得一赞的便是后排的三块隐私玻璃,即便坐在后排同事的睡相有多么难看,他也毫不担心会被隔壁车道的司机们看见,有时短时间离开车子时,把沉重的背包往后排地上一扔,同样不用担心会被贼人看到而引来玻璃被爆的杯具。
在上班一周后,终于完成了手头上大部分的工作,于是在周五的中午便开始向斗门出发,寻找朋友所说的那个能痛快撒野的越野场地。从广州一路向南我又驶入了久违的广珠西线高速,可惜此时高速上的车早已是密密麻麻,也许是休完长假的人开始往回走了,也许是春节没休假的人终于开始补休了,也许这就是广珠西线日常的车流量。路上的一切仿佛那么的难以确定,但我知道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因为有翼虎的自适应巡航系统,才能让我得以分一点神去猜测路上的一切。原本1小时50分钟的路程,终究被那些喜欢停在高速公路岔口前思考人生,喜欢两/三车同速并排,及长时间占据快车道练习如何把车速开成80km/h的司机们弄成了2小时20分钟才能到达。
为了弥补失去的宝贵时间,我们再一次败在麦×劳的便利之下,一顿狼吞苦咽之后,我们赶到了朋友所说的越野场地,庆幸这里前天下了一场大雨,在不少坑洞里还存着不少的积水。“来吧,开始撒野和拍照吧!”同事嚷道。我便把行车电脑中的四驱信息调出,方便随时查看四个轮胎的驱动情况,因为翼虎所使用的适时四驱系统,采用了电控多片离合中央差速器搭配后方的开放式差速器,利用油压的变化来向前后桥分配扭矩,而且各车轮还带有一电子辅助制动系统,帮助翼虎在遭遇交叉轴情况时也能脱困。于是,过小炮弹坑,冲入积水区,爬陡坡,几乎能运用到的场景我们都开遍了,但似乎都没能难倒翼虎,直至地盘所属单位的门卫前来告知我们,他要下班锁门了,我们才尽兴地离开。

晚上,朋友带着我们到当地的海鲜市场买了不少海鲜,其后我还在市场门口表演了一把踢腿开后门,朋友顿时觉得好玩于是便亲自试了几次,终于我们令市场门口的一些商贩都不由自主地对我们行起了注目礼。尽管这顿海鲜餐十分鲜味,但此刻我仍在回味下午在越野场中翼虎的各种表现,就比如在泥泞路段里驾驶时,当车速太快转弯,导致车尾开始有小幅甩尾时,电子稳定系统立即介入,后轮的不安分便立即停止,继续乖乖地跟着前轮的方向前行。当行经深度较大的炮弹坑时,右前轮空转了大约2秒左右便立即停下,其动力被迅速分配到另外3个轮子上,稳着油门继续前进,接着左后轮又悬空了,同样是空转了2秒左右,其便被锁止了,继续保持油门车子便顺利出来了。还有,在冲陡坡前,我们先停在坡底,接着猛踩油门起步,在听见一阵短促的打滑声后,翼虎便稳稳地爬上了这个大约25°左右的陡坡,而下来时,因为有陡坡缓降系统的帮助下坡变得soeasy。而打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翼虎使用的公路轮胎,其胎纹早已被泥巴填满了。写到这里,是时候恳求广大读者能原谅我们,因为那刚修好不久的5DmarkII,在进行拍摄时又再次弹出了诡异的“Error30”,无论我们如何重启如何拆电池换镜头仍是于事无补(于是就有了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组图片),所幸的是翼虎搭载着我们三个大男人和一包摄影器材,任劳任怨,让我开得舒心,后排同事睡得舒服、睡得安心……
就这样,我又开始继续着在拥堵车流中上班下班的生活,如果翼虎以100~120km/h的车速跑高速,其平均油耗大概在9.2L/100km左右,至于市区我真的没能开出低于10L/100km的油耗。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让它多点时间背对着拥堵不堪的市区吧。
Text:陈嘉宁 Photo:洪树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