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罗非鱼产业调查

  投苗锐减、饲料难卖 华南罗非鱼陷入全线低迷

  四月本是投苗的旺季,但整个业界弥漫着一片惨淡。仿佛所有的不利因素都碰到了一起:暖冬造成春季存塘鱼增多、国际订单缺乏、加工企业积压大量库存,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鱼价一跌再跌,广大养殖户对今年全年的行情持悲观心态。

  据调查,出于上述心态,罗非鱼种苗、饲料销售也遭遇了明显的困难。前不久,华南地区罗非鱼饲料普遍下调价格,但正如某业内人士评价: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鱼价过低,并非养殖户认为饲料过贵,所以短期内整个行业难有起色。

  海南:投苗少或导致下半年成鱼断货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养殖户存塘至今,导致海南地区规格鱼大量积压,加上近期加工厂订单乏力,鱼价短期仍不容乐观。由于鱼价持续低迷,部分浙江籍养殖户4月2日自发组织了停料行动,15日进一步升温至停止卖鱼,目前形势已恢复平静。

  与浙江养殖户不同,由于担忧气温上升后容易发生缺氧、病害,海南本地养殖户出鱼则比较正常,但出鱼后投苗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月的销量比去年下降了60%左右”,海南一经销商表示,当前,存塘大且卖鱼积极性低,造成了海南投苗量大幅下降。但他认为,海南不像广东,并没有可取代罗非鱼养殖的品种,所以除非行情长期低迷,否则养殖量下降是短期性的。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的周旭则认为,由于上半年投苗少,而且高温季节很快就到,2-3个月后海南罗非鱼供应量会出现断层,而下半年的出鱼量也会大减。

  广西:过冬存塘鱼量少,正常出鱼

  今年罗非鱼行情比较差,造成大量商品鱼存塘。和同期相比,广西投苗量下降了30%左右,不过,据了解,同比量下降主要是投苗时间推迟影响,受限于池塘设施等,全年投苗量跌幅不会太大,最终量的减少来自于部分养殖户转养草鱼,以及今年当地养殖户投苗密度有20%左右的下滑。不过,行情低迷影响养殖户的投料积极性,据反映,产区投料养殖户中有5成左右选择不投料或者少投料。

  由于2014年底罗非鱼价不错,当地养殖户出鱼积极,目前广西过冬鱼存塘量少,只有不到10%,基本上为处理尾鱼,正常出鱼。

  福建:鱼价低迷,转养潮现

  受限于气温,福建罗非鱼主养殖区集中在漳州,占其中90%的比例,近年龙岩等外围区域尝试夏天养一季。成鱼基本上为本地冻厂收购,占70%,市场消化30%。

  当地70%左右为土塘养殖,放养比例为黑罗非1500-3000尾/亩,草鱼50-100尾/亩,花白鲢50-80尾/亩。水库养殖占另外30%,放养比例为黑罗非1500-2000尾/亩,草鱼100-150尾/亩,花白鲢70-100尾/亩。土塘养殖只有少部分喂料。

  往年清明过后,养殖户陆续把过冬鱼上市再放新苗,今年鱼价低,就四月情况看来,养殖户暂时大多持观望态度,但到五月就得陆续出鱼再放苗。目前投苗40%左右,较往年少了30%。

  此外,受2014年夏季病害及当前低价位影响,养殖户养殖罗非鱼积极性有所降低,加上福建区域近期其他淡水鱼如彩虹鲷、斑点叉尾鮰等价格相对较高,将会影响有条件的土塘转养,预计2015年罗非鱼养殖户将下降10%-20%。

  粤西地区:投苗量一度低于同期40%

  “现在和去年同期比,投苗量跌了超过60%。”在四月初,茂名一种苗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上个冬季暖和、今年春季存塘商品鱼明显增多,在鱼价一路走低的大背景下,很多养殖户都选择了观望。至四月底,茂名、湛江地区清塘卖鱼的人数仅缓慢增加,有饲料企业人士反映,投苗量较去年同期下跌接近40%,个别地区达到50%。

  据茂名通威经理陈海反映,除了不愿意接受亏本卖鱼的养殖户外,今年在阳江、阳西、电白一线,雨水相当缺乏,很多塘只有40-50公分的水深,无法投苗,很多水源不足的养殖户只能空塘等待下雨。根据四月的行情,1斤以上的商品鱼注定亏本,0.6斤上规格统鱼尚有一定利润。有饲料企业在当地推广轮捕轮放、只养小规格(0.6斤上)商品鱼的模式,但接受的人不多,绝大部分养殖户仍在观望。

  花都、增城:罗非鱼养殖逐渐减少

  花都的罗非鱼养殖,大多集中在赤坭、炭步等镇,大多选择跟草鱼等混养,或鱼鸭立体养殖,精养不多。在低迷行情影响下,数位在当地经销种苗、饲料的经销商均估计,当前存塘鱼上市后,罗非鱼养殖规模将大降。

  “60%的罗非鱼养殖户,转养麦鲮、土鲮等鱼仔”,江门汇海公司负责花都区域的经理范小双告诉记者,受罗非鱼行情低迷,桂花饵料鱼需求拉动影响,花都养殖户不少转养了饵料鱼。

  “2013年后,增城罗非鱼受链球菌的影响,养殖规模有所下滑”,大川公司经理黄文敬表示,这2-3年,因病害和行情低迷,很多养殖户降低了罗非鱼养殖密度,甚至转养草鱼等其它价格较为平稳,或效益更高的泥鳅等品种。

  据了解,增城三江等地罗非鱼养殖逐渐减少,淡水鱼目前以草鱼为主,有当地经销商估计,增城淡水鱼养殖草鱼规模占比已超过5成。但由于去年罗非鱼价格低迷,不少人存塘越冬,“就市场容量来说,目前罗非鱼料较去年要高”,黄文敬估计,随着密度降低和转养,下半年罗非鱼料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广州市德权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余明海透露,这几年养殖观念发生转变,加上品牌苗近期的降价让利行动,很多养殖户更偏向品牌苗。

  高要、高明、江门地区:90%养殖户都很悲观

  高要、高明地区投苗量同期下降30%多,江门的开平、恩平地区投苗量同期下降40%多。根据调查,由于鱼价的低迷,很多商品鱼挤占了鱼塘而无法投苗;和茂名、湛江相比,这些产区养越冬鱼的人不多,但由于悲观心态蔓延,很多空塘的养殖户也不愿意养罗非鱼。

  “在高明地区,养殖户基本对罗非鱼失去了信心。”广州海维经理杨清说告诉记者,养殖户一般有三个考虑方向:1、尝试养虾,2、转养草鱼、鲮鱼仔,3、尝试高档特种鱼养殖;即便是继续养罗非鱼的人,也大大减少了养殖密度,改为增加大头、底层杂鱼。

  肇庆海大经理崔敏海介绍,现在在高要一带,罗非鱼饲料的销量已经很少,有1斤以上鱼的养殖户开始控料。只有小鱼的养殖户无法在高温季节之前养到规格,所以干脆不投料,只是偶尔投喂少量低档饲料,不求长速,观望今年第三季度以后的鱼价会回升。

  由于大量存塘鱼积压,导致饲料经销商的资金压力空前加大,目前很多地方的经销商,罗非鱼料销量只有很少,除了维护老客户,新开的客户只做现金,赊欠一概免谈。

  惠州:内销也基本没利润

  在惠州罗非鱼养殖较为集中的潼湖、沥林等地,罗非鱼大多与草鱼混养。由于当地商品鱼不少走深圳、东莞等国内消费市场,所以罗非鱼收购价格一般高于其它罗非鱼主产区。

  “1.3斤以上规格,现在4.7-4.8元/斤;0.6斤以上的则3.4元/斤左右”,潼湖沥林市场最大的饲料经销商陈善扬告诉记者,目前惠州1.3以上规格罗非鱼多走内销,所以价格较其它地区要高,而0.6-1斤规格则卖向加工厂,收购价跟其它地方基本持平。

  相对于粤西1斤以上规格3.8元/斤的收购价,惠州的鱼价高出了接近1元/斤,但不少当地的养殖户,依然认为没多少利润可言。“由于走国内市场,每次都只拉几百斤,除去请人的费用,其实也没什么利润”,陈善扬表示,惠州鱼鸭立体养殖、草鱼罗非混养的模式,虽然赚不了大钱,但这种模式能分担单一品种行情波动风险,所以在当前行业形势下影响较精养地区要小。

  云南:放苗量同比下降50%

  作为罗非鱼产业新生区,云南成鱼90%以上直接销售市场,只有不到10%的比例提供加工厂。

  据调查,当前云南罗非鱼养殖面积共12万亩,其中滇南8万亩,滇西2.5万亩,滇东1万亩,其他0.5万亩。以土塘养殖为主,占其中90%,。水库养殖面积占10%,养殖搭配和土塘一样,密度高于土塘。

  虽然目前鱼价持续低位运行,但是大部分养殖户由于养殖季节、资金压力等原因,仍然希望尽快卖鱼,以便尽快放苗。一般在清明过后,产区将迎来投苗高峰,不过,就当前情况看来,同比去年,2015年投苗时间滞后,投苗量也下降不少。据了解,当前云南产区罗非鱼投苗量同比去年下降50%。不过,据反映,尽管今年养殖量或会有一定下滑,但最多下滑10%左右。在养殖品种方面,除滇西的德宏产区,由于水源充足,将加大鲤鱼的养殖外,其他产区仍将继续保持罗非鱼养殖现状。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李航 杨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