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瓜分”模式将是新常态

  ——泰山加盟粤海后,中国水产饲料格局全面分析

  作为特种水产饲料领导者,以稳健著称的粤海近年提出跨越式大发展的计划,立志做百万吨级企业的雄心十分迫切。今年年初粤海就提出挑战70万吨、6年挑战200万吨饲料的销量;控股泰山后,粤海再次上调销售目标——2015年挑战100万吨、未来三年200万吨饲料销量,掌门人郑石轩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跨进中国饲料军团第一梯队。

  在国内虾料和海水鱼料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粤海未来新的增长点,将来自淡水鱼领域。要短时间内实现从50多万吨的饲料销量增长至200万吨,粤海除了自建厂外,也加快寻找业内合作方。粤海联手老牌淡水鱼料企业泰山,既形成了双方优势互补的局面,也符合粤海的战略目标。

  此番粤海牵手泰山,强势进攻华南市场,淡水鱼料市场竞争将空前激烈;未来我国水产饲料格局将从“两超多强”向“多核瓜分模式”的发展趋势,水产饲料企业整合速度将加快。

  华南市场会战谁将问鼎?

  粤海的淡水鱼料战略布局很清晰——先在珠三角突围,占据战略制高点;然后到华东,华中市场则是第三步。泰山加盟后,粤海从广东普通淡水鱼料第四梯队上升为行业的前五名,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正逢一年水产旺季来临,随着泰山加盟粤海,也拉开了今年华南市场竞争序幕,正在上演着空前激烈的饲企大会战。

  从地域上看,华南地区占据全国水产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仅广东一省容量就有429万吨,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如此,华南市场也成为了我国水产饲料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不但汇聚了通威、海大、恒兴、粤海、澳华、利宝、正大等传统豪强,同时拥有旺海、星星、裕泰等竞争力较强的本地企业;随着新希望六和、大北农、中粮等畜牧军团强势进入,华南市场竞争将更白热化。

  目前,通威、海大、恒兴、粤海处于领先优势。在华南四省,通威拥有12家水产饲料子公司、海大13家、恒兴10家、粤海8家(含泰山);而近年发展势头不错的澳华在华南有7家子公司,重新布局华南市场的新希望六和也有8家。

  而作为华南核心市场,珠三角的竞争激烈程度更甚。为了这块蛋糕,各企业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粤海凭借深厚的市场资源,先是聚焦罗非鱼市场,紧接着与泰山合作强攻珠三角草鱼料市场;后来者大北农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猪料模式,推出水产事业财富共同体,企图颠覆原有秩序。淡水鱼饲料巨头通威和海大,前者挟多年水产饲料销量龙头的气势,推广365养殖模式、实施科技营销策略,强化领先优势;后者深化服务营销战略、通过百容种苗优势,继续攻城略地,谋求全方位突破。作为近年最大的黑马,通过走差异化路线异军突起的澳华继续聚焦拳头产品,令业界瞩目;而农牧业龙头新希望六和重新调整布局广东市场、磨刀霍霍,后发实力不容小觑……

  无论是传统豪强的发力、新进入者的冲击,还是原有秩序的整合、划分,在养殖微利的大趋势下,大企业间的厮杀也将进入一场血刃战阶段,谁将问鼎华南市场,谁就将占据战略制高点。

  水产格局呈“多核瓜分”新常态

  加快淡水鱼料布局是粤海跨越式大发展战略的第一步,而成为全国性饲料大集团才是粤海心中的真正蓝图,而与泰山合作表明粤海迈向我国水产饲料第一梯队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水产饲料发展30多年,从一家独大到目前“两超多强”的格局。目前,水产饲料的基本格局是通威、海大领跑淡水鱼料,恒兴、粤海、海大则是虾料三大企业。但是,从主流水产饲料企业销量看,只有通威、海大算得上巨头,其他饲料企业销量远远低于两家。

  按照相关上市公司年报和咨询公司调查数据估计,2014年中国水产饲料前10名企业按产销量和毛利率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200万吨级企业:即通威(220万吨)和海大(200-220万吨);第二梯队为50-100万吨级企业:即恒兴(80万吨)、正大(75万吨)、新希望六和(60万吨)和粤海(55万吨);第三梯队为20-30万吨级企业:主要有普瑞纳、澳华和统一等;第四梯队(10-20万吨)为旺海、天邦、汇海、大北农、中粮、淮大江、东方希望、嘉吉、禾丰等。

  随着畜牧军团的进入,以及粤海等传统大佬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水产饲料格局将呈现“两超多强”到“多核瓜分模式”的新常态发展趋势。为什么会这么说?

  虽然大北农、中粮等巨头的水产饲料业务量距离通威、海大差很大,但这些企业的综合实力却不比两家巨头弱,甚至更强;而粤海与泰山合作后,差距也会不断缩小;所以,大北农、中粮等巨头毫无疑问是通威、海大的强劲对手,而粤海等企业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劲敌。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共有33家农林牧渔类上市公司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重组,占行业上市公司的42.31%,行业持续整合,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总的来讲,50万吨级以上企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尤其是200万吨级企业将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呈现胶着局面,但不排除在近三年内销量差距存在扩大的可能;10到50万吨级企业或将出现两极分化,少数企业将脱颖而出、突破百万吨级,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将维持现状甚至逐渐萎缩;10万吨级以下和10万吨级左右的企业中,一些区域性强者和特色企业将长期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水产料市场格局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阶段,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将会使养殖业雪上加霜;在大军团纷纷追求规模化扩张的同时,以大北农等为代表的传统畜牧企业开始扩张水产饲料业务,鱼粉价高企不降、行业发展减速,中小水产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2015年开始,水产饲料行业整合速度加快、赢者通吃的趋势不可避免。

  可以预见,大型饲料集团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及市场影响力,将在一次次市场动荡中逐步蚕食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市场份额。未来会有更多中小型饲料厂加入几大饲料集团麾下,饲料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而联手大型饲料集团也是中小企业的转型和出路之一。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苏若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