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投料12次,把虾料喂到极致

  翁永先是湛江市东海岛东简镇后海村人,养虾已有10多年的经验,尽管近几年对虾病害严重,但产品高端、预防为主的养殖理念,让他最近3年的冬棚虾一直保持盈利,今年他的冬棚虾由于活力好,耐长途运输,虾中都主动提高收购价格来抓他的虾,8.6亩高位池为他带来了42.9万元利润。

  转肝期注重保健,后期少发病

  “选苗就有选大公司,有口碑的虾苗。”翁永先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养虾要有效益,虾苗的选择非常关键。他选择苗种会选择大公司的虾苗,因为大公司的虾苗长速快、成活率高,个体均匀。“私人苗场也能买到好苗,只是他们的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坏很难把握,就像买彩票。”

  除了优质的虾苗,翁永先对水质调控也非常重视。进水后他会先用10斤/亩的漂白精对水体进行消毒,因为漂白精的有效氯的含量更高,有更好的消毒效果。经过4-5天的曝气后,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水中残余的氯。接着通过泼洒光合细菌、过磷酸钙和白云石粉进行肥水。“过磷酸钙和白云石粉含有藻类生长所需的C、N、P等微量元素,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肥水。”湛江市澳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配方师杨阳解释道。

  水质调好了,翁永先就开始投放虾苗。他很注重对虾肝胰腺的保健,在放苗后的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25天都会使用保肝护肝的产品拌料泼水。

  “翁老板的预防意识非常好,跟澳华的养殖理念不谋而合。虾苗在放苗25天左右时,肝胰腺、肠道等内脏器官的发育已经跟不上虾体的发育速度了,需要及时控料并优先促进免疫和消化器官的发育,能否成功转肝对养殖成败非常重要。”杨阳表示,这时候虾的肝脏的颜色会从棕色转变为白色精囊包膜,翁老板在虾苗转肝期加强了营养,虾的免疫、消化、抗应激的能力加强,后期能确保少发病、低料比并实现高产稳产。

  “虾越来越难养,但是赚大钱的机会越来越高。以前一年才能赚10-20万元,现在就是一造虾的功夫。”翁永先认为前期做好预防工作,虾的抗应激能力增强,中后期用药减少,反而节省成本。前期为了省那点保肝护肝的钱,虾一旦得病即使用药也很难有效果,得不偿失。

  用料高端,精细投喂

  在饲料的投喂方面,翁永先更是做到极致。“我会根据不同的时期投喂不同的餐数,后期一天最多喂到12餐。”翁永先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正常情况下,当虾吃开口料的时候投喂频率是2餐/天,0号料3餐/天,1号破碎料4餐/天,1号粒料5餐/天,2号料10-12餐/天。

  翁永先介绍,养殖后期他每天从6点开始投喂饲料一直投喂到晚上12点,虾吃完就喂,平均摄食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投喂后一个小时十分钟就会观察料台,料台投放比例为1%。少量多餐,能够减少饲料营养在水体中浸泡后流失,也能减少残饵对池塘底部水质的污染,虾的长速快,料比也低。

  在养殖成本上面,翁永先从不吝啬。他使用的是比市面上价格贵近1000元/吨的澳华虾安康。“虾安康的适口性好,相对于其他饲料能提前半个小时吃完。同时吃虾安康,对虾更容易消化,减少氮排放,水质容易控制,能有效降低养殖后期水体压力。”

  虾耐运输,虾中主动提价抢购

  2015年3月22日,当虾有50多支/斤规格的时候,翁永先开始卖虾,3万多斤的存塘虾,他原计划每天抓3000斤,10天左右把虾全部抓完。但当他第一批虾卖掉以后,那位虾中又回来找到了他。“你的虾活力很好,肌肉饱满,耐运输。第一批虾运到云南,成活率高达九成九。”虾中甚至主动提高收购价格来争取翁永先。

  消息传开后,其他虾中纷纷联系到翁永成,他一天接到七八个虾中的电话,经过协商虾中愿意比市场价高出2元/斤的价格收购他的虾。养殖户听到消息之后,都纷纷过来看抓虾。“我养虾这么久都没见过这种场面,抓虾像开庙会一样热闹,计划10天才能抓完的虾,3天就抓完了。”

  经统计,他的虾苗成活率将近8成,亩产3837斤,总产量3.3万斤,总利润高达42.9万元。

  行业人士点评

  注重产品价值,管理细致到位

  ——湛江市澳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湛江大区销售经理 苏明央

  翁老板是个年轻敢于尝试的践行者,他的养殖观念好,经验足还乐于学习和交流。在饲料投喂上,更是把养殖管理做到了极致,从早上喂到晚上,少量多餐,虾的转化率高,料比低,而且通过高端饲料喂出来的虾肉质好,耐运输,尽管在虾价大幅下滑的时候,也能比其他养殖户有更好的收益。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彭日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