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对虾放苗前后七步曲

  在过去几年里,早造虾苗成功率要比晚造高不少,但是早春问题多多,如果解决不好,依然让人头痛。早期放苗成活率低的问题主要有: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早期发病率高等。主要手段为:隔病原、早投喂、防应激。具体操作如下七步,仅供参考。

  1.清塘。包括把去年尾造残留的淤泥、有害鱼类、害虫及病原微生物宿主杀死,土塘常见的方法有:曝晒,人工铲除;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氯硝螺安、茶麸等对塘底野杂鱼虾进行灭杀,避免吞食虾苗;灭杀野螺等中间宿主,避免携带病原感染养殖动物。如果土塘的底质不好,就需留少量淤泥做底,隔绝酸性水渗出,作为基底肥料以减少肥塘成本。

  2.进海水消毒。土池需纳潮进海水,养殖情况好的区域不必大量使用消毒剂,避免肥塘困难;养殖区域附近水源不好的,应使用200目筛绢网过滤水源,有条件可使用沙缸过滤(成本约3000元左右),可反复清洗重复使用。同时,注意检测抽进的水源是否带有浮游动物,因为浮游动物也可携带病原。

  3.进淡水调节盐度。早春的苗建议盐度在千分之十五左右,这个盐度下抵抗力较强。补充淡水后建议整体水深超过1.5米,水体越大池塘越稳定。进淡水后解毒,主要是解除前面清塘消毒的药残,提高水的活性,促进藻类菌类繁殖。

  4.肥水及培菌,低产培藻,高产培菌。低成本的土塘粗养模式,通过肥水节约成本,而精养模式应少施肥,多培菌为主。

  低产培藻,肥水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时效长、营养足、培育藻种多样,缺磷氮钾的地区或新塘可适当补充无机肥。肥塘后等待藻类和浮游动物高峰期后再放苗为好,以避免气泡病及缺氧对苗的损伤。

  高产培菌,同样稳定池塘,培菌不单指使用菌类,应给菌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早期池塘生态系统不稳定,大量用菌反而存活不了多少,多使用碳源如糖类、破壁酵母、麦饭石粉等适合细菌定植的调水产品,保持有益菌的数量。

  5.试苗。选用正规厂家的虾苗,要求试水的虾苗逆水性强、肝胰脏肠道饱满、体色透明活力强、眼柄尾扇打开。使用小网兜放入约100尾,插到塘边24小时观察成活率,成活率达95%为佳。计划好放苗数量,按照自身管理水平决定——少苗养大虾,多苗搏高产。

  6.放苗抗应激。放苗前2小时内使用植物多糖类、有机钙等产品,可以减少虾苗在放苗过程中因水质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应激损苗。放苗时把苗袋放入池塘30分钟同温,如条件允许,使用小筛网滤出虾苗,去掉苗袋水,避免苗袋水大量弧菌带入池塘。如果虾苗入塘后应激蜕壳,可接着使用一次蛭弧菌防细菌感染。

  7.投喂开口料,投喂破壁酵母等悬浮性较好的开口料,破壁酵母悬浮性好、适口营养高,此外摄食酵母可以制造虾青素、提高虾苗免疫力。通过投喂一段时间的悬浮料,对虾长到3公分左右拌0-1#料进行驯化上罾,料前的营养基本有了保障。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胜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