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给父母的反思
- 来源:37°女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园暴力,单亲家庭,青春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7 08:19
近年来,从小学到高校,从打架到下毒,校园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孩子们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对待同龄人,令人震惊。作为家长,其实可以从这些校园暴力事件中,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
校园暴力的根源
小A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13岁,身高已经一米七六。坐到我面前时,他脸上挂着彩,心里愤愤不平。
因为特别小的一点儿争执,他跟同学拌了嘴,三言两语后,就动起手来。最后,小A被3位同学围攻了。挨打的时候,小A还听见围观的同学说:“你就是该打,谁让你嘴欠!”被打事件让小A身心受伤,他说学校如果不解决问题,就不活了。
同学们对小A的印象是,多管闲事,爱招惹是非。我能感受到小A身上那种爱打抱不平的“侠义心肠”,而他这种性格的形成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小A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一个人拉扯他长大,他经常被这样教育:“我一个人养你多么辛苦,你应该……”从小就深刻地感受着妈妈的不容易,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小A总想去保护那个“弱小的妈妈”。其实,他妈妈在用“示弱”和“诉苦”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软控制”。
初一的孩子,已经开始分小团体,有了小帮派,同性之间存在不少竞争心理,一点儿小刺激都可能让他们动起手来。进入青春期,男孩儿们有很多躁动的情绪,需要及时被发现和疏导,否则他们很容易选择暴力的方式来发泄。
作为父母,你不妨想一想,在家里,当孩子情绪过激时,我们给他的是不是接纳与理解?孩子需要被看到、被倾听、被关注,一旦被理解,他身上剑拔弩张的戾气就会消解。
冷暴力与暗使坏
不同于青春期男孩子直接动手打架,高校女生之间经常使用的是冷暴力。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小南不顾学校规定,在宿舍里养了一条小蛇,宿舍中的小北恰好患有神经衰弱。她看到小蛇就害怕,晚上醒来,甚至被小蛇吓得大喊大叫,将全宿舍的人都吵醒。久而久之,舍友们都开始排斥她。
之后,小北开始发现,自己的毛巾会被甩上颜料;下床的时候,会有香蕉皮恰好出现在脚下,让她摔跟头;宿舍里没有人跟她说话,她被孤立了。矛盾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可调和,最后闹到学校。
我到这个宿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那条蛇,因为小南听到风声,已经偷偷去公园把它放生了。很显然,无论是养蛇还是放生,她都是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
这个宿舍,虽然矛盾盘根错节,但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一屋子姑娘都想当公主,都希望别人迁就自己。她们很少换位思考,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为他人和集体着想,更别说妥协了。
太过自我的孩子,跟家庭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很明显,这些孩子已经习惯在家里当小公主,享受被迁就的日子。物质条件上无底线的满足,生活中无限制的娇惯,只能让“公主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为所欲为,这将成为她们人际交往中的绊脚石。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
校园暴力的根源在家庭,很多孩子把家庭中的问题,带到学校解决,把积压的情绪在同伴身上发泄。如果孩子一直受强压式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就很难形成生命尊严的意识,有了挫折,就容易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遭受“棍棒式教育”,经常被打骂,或者像小A那样,被家人“软控制”,抑或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等负面刺激的孩子,都容易有暴力倾向。
当孩子要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集体生活时,我们要明确告诉他们要尊重和保护自己,同时在集体中,也需要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和同学之间产生摩擦,我们要引导他客观地看待整件事,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责任,然后调整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与距离,找到和别人相处的规则和方法。
那些倾向于使用暴力的孩子,很多也和外部环境的刺激有关。比如,一些含有暴力内容的影视剧、网络游戏、动画片,也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画面中含有暴力血腥、惊险动作、战争、结伙凶杀等内容的动画片或网络游戏,应尽量限制儿童观看。
最后,不管孩子是动了拳头还是挨了欺负,我们都需要让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愿意接纳他,做他坚实的后盾,并提供帮助,伴他成长。
本期嘉宾:曹洁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婴儿观察、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