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改变了摄影格局?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手机,摄影,IPPA,Yvonne Lu
  • 发布时间:2015-08-05 13:06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让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它可以是相机、摄像机、游戏机……对于摄影爱好者和影像工作者来说,它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影像创作工具。手机摄影悄然改变了摄影的格局,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闻摄影不再是新闻摄影记者的专利,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不一定非要让笨重的相机时刻不离身边,拍照成为一件容易操作的事。当某些统计数据显示手机已然超越专业相机,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摄影器材时,不禁让人揣摩,是否有一天,手机会取代大部分专业设备?

  可以证明自己的IPPA

  2015年的IPPA(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iPhone摄影大赛)比赛刚刚结束,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57名参赛者获得奖项。IPPA已经成为iPhone使用者拍摄影像证明自己的首选比赛;2015年全球最大的摄影比赛索尼摄影奖,也宣布将加入手机摄影大赛大奖。由此可见,手机摄影目前具有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Yvonne Lu(章洁)是来自台湾的摄影师,她目前在马格南摄影社(Magnum Photos)纽约办事处工作。这次的IPPA中,她斩获了年度摄影师的奖项。这也是她第三年参加IPPA,且每一年都有两张作品获奖。

  在影像媒体和社会媒体的频繁曝光下,现在IPPA受到了更多关注,每年参赛的摄影师也在不断增加。对Yvonne Lu而言,参加IPPA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想法,这个时代大家都有相机,也有拍照功能非常棒的手机,但是并不是拥有工具就能成为摄影师,也并不是拥有这些工具,才能成为很棒的摄影师。她认为拍照的时候,快门联结的是摄影者的眼神,心在当下是如何感受眼前的故事,照片就会是那种心情的呈现。所以利用哪种工具拍照,和故事好不好听并没有绝对关联。她想,只要怀抱精彩的心还有细腻的眼睛,就可以拍出漂亮的故事。Yvonne Lu和许多摄影师都通过这个比赛证明了自己,证明了手机不是只能在生活中记录点滴,不是只能用于自拍去获赞,手机依然可以拍出优秀的影像。

  手机摄影也上了封面

  早在2012年,当飓风桑迪接近美国东海岸时,《时代》的摄影总监Kira Pollack找到当地的5名摄影师,允许他们使用《时代》杂志的Instagram账号,发布飓风实况摄影。随后摄影师Benjamin Lowy的一张照片最终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手机摄影除了在移动终端上获得成功,也受到新闻及杂志媒体的青睐。在自己的Tumblr页面上,Lowy也解释了自己对从传统摄影转向手机摄影的思考:“多年来,我一直都使用笨重的数码相机工作,时刻注意着从快门速度到光圈以及后期处理的技术问题。在最近几年,我发现iPhone让我能够在没有强烈工作意识的状态下捕捉画面。‘对准即拍’是一种自然释放的体验。它令我重新体会发现和重现悲喜故事的兴奋。”

  国内也是相同的情况,王轶庶是《南方周末》摄影记者,虽然目前他工作中还是以数码单反为主,用他的话说就是“毕竟功能靠谱”。但经常地,有些摄影的专题他都使用手机拍摄,可以在形式上统一。且早在4年前,他用iPhone4拍摄的照片就已经发稿在媒体上。除了摄影记者,他还是名艺术家,他的展览中,有组作品完全采用手机拍摄。这组名为《过客》的作品在2012年的连州摄影节展出过(P38)。手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工具,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创作中相对能更方便、自由地进行拍摄。他总是随身携带手机,就像眼睛长到了手上,看到了,就拍到了。

  人人都是新闻摄影记者

  昨日凌晨笔者睡前翻看微博,看到一条北京“路虎”深夜冲下国贸桥的微博,有事故现场的4张照片,发布者是一位微博普通用户。笔者第二天7点起床时才在新华网看到关于该事件的图片报道。记不清从何时起,一些突发新闻的图片总是第一时间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布出来,而发布者都是普通的用户。这是手机摄影一个重要特性的体现——即时传播,这一特性正好也符合了新闻摄影对图片传播时效性、快捷性的两点要求。

  手机摄影依托于自身的媒介特性,在社会化媒体推动下,手机摄影正改变着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这些手持手机拍摄新闻图片的“新闻摄影记者”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有了更深远的传播力,让公众可以迅速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造成的报道缺失。这些“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起到了补充、延伸和验证的作用。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专业媒体记者与手机摄影记者协同报道,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准。

  手机摄影还让新闻摄影实现了“双向传播”,我们不再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新闻图片,而是可以成为新闻图片的拍摄及发布者。我们也逐步发现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有越来越多的平民手机摄影图片作为新闻事件的配图出现。

  在2015年3月份结束的华赛(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有两幅移动设备拍摄的单幅照片获奖。一幅是用iPad拍摄的上海两名消防队员从高楼坠落牺牲的照片获得本届华赛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单幅铜奖,拍摄者为上海市民王玉同;另一幅是俄罗斯摄影师Nikita Dudnik用手机拍摄的冰雹突然来袭获自然环境类单幅金奖,这是给手机新闻摄影的一个有力支持。

  手机摄影已经是最重要的影像获取工具

  2000年当夏普在J-SH04上第一次采用内置摄影头时,手机已经注定成为最重要的影像获取工具。手机摄影头从可怜的11万像素CCD慢慢发展到百万像素时代,用了3年的时间;而从百万像素跨入千万像素只用了5年。自2008年的三星SCH-B600开始,手机摄影的质量不再让人担心。而随着iPhone在全球风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iPhone拍摄照片。手机摄影随着社交APP及摄影APP的不断开发而在摄影界占据重要一席。

  在吃夜宵之前拍张照发到微博来深夜“报复”社会,用带有美颜功能的APP自拍发到朋友圈获取几个赞,也许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这背后是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利用社交软件完美的结合。我们不必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导入电脑才能与人分享。利用手机获取影像已经达到实时拍摄、实时分享,这才符合人们的社交需求。

  无疑,现在手机摄影已经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从绝对数量上讲,全球最大的影像获取工具不是尼康或佳能,而是苹果和三星。在国外图片分享网站Flickr发布的2014年摄影设备统计数据上看,作为非专业摄影器材的iPhone已经超越了尼康,成为排名第二的流行摄影设备。虽然佳能以13.4%的份额继续领跑流行器材榜单,但是不能忽略的是Flickr上的照片并不全部含有相机信息,如果是用图形软件处理过的照片,很可能丢失原有的EXIF信息。另外,由于iOS对第三方程序的限制,利用Instagram等应用获得的照片不会包含iPhone作为拍照设备的信息。Flickr每天都会增加大量由Instagram上传的照片,考虑到Instagram的火爆程度,Flickr的统计数据中对iPhone的统计甚至可能会大大低于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也许使用iPhone拍照并上传到Flickr的数量早已超过佳能。而2014年最受欢迎的十大相机里,前四名都是iPhone,分别是Apple iPhone 5、Apple iPhone 5S、Apple iPhone 4S和Apple iPhone 4。仅过了半年(2015年7月),Flickr上关于最热门的相机前五名全部是智能手机,iPhone6暂列第一;关于流行摄影设备品牌Apple也跃至第一,而佳能和尼康分别跌落至第三、第四。归结起来无非有三条重要的原因:第一,手机相对于相机更便于携带,拍摄门槛更低,摄影师可能会不携带相机,但却不会不携带手机;第二,iPhone相对于相机来说,综合实力很强,且是占有率最高的手机之一;第三,大量摄影类App,增加了获取影像的娱乐性,促使人们创作和分享。

  手机摄影的局限性

  手机摄影虽然目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影像获取工具,但还是有许多局限性。例如在图片库的市场上,手机拍摄的照片很难进入其中。前文提到了台湾摄影师Yvonne Lu工作的马格南图片社,在马格南工作的摄影师非常多,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拍摄方式。现在仍有很多人使用底片拍照,也有几位摄影师利用拼接等多媒材形式创作。但在正式的拍摄项目创作中,目前没有看到摄影师用手机来拍摄。

  在艺术影像市场,也只是有少许摄影师采用手机拍摄。摄影师倪梁在美国ICP学习回来后,就开始他的作品《太湖》的拍摄,主要采用4X5大画幅相机拍摄,也顺带用手机进行记录。但手机摄影的方便和快捷,会让作品更容易成型。《太湖》首次展览展出的是他用手机拍摄的作品,而在年底则展出大画幅相机拍摄的作品。不同的创作工具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有着不同的观看方式,最后作品的呈现也有不同。手机拍摄是快速而便利的,看到影像即可掏出迅速拍摄。而其他创作工具则需要慢慢地观看,慢慢地操作。以大画幅为例,当看到想要拍摄的景象时,从架起相机到最后构图拍摄,可能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在此期间会让创作者有更多的思考。也有的摄影师把相机架好以后,不会想拍摄的情况。手机摄影对于艺术影像的创作还是有太多的局限性,其中影像画质质量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以手机拍摄的影像展出的展览越来越多,但是销售情况却都不容乐观。国内的手机影像展览,都采用小尺寸作品,但无法提高销售价格,藏家也不会用高价钱去收藏手机摄影作品。所以,目前手机拍摄的影像作品的最终出路可能在于出版物。

  智能手机的优化升级和更加智能化的手机摄影APP使摄影变得更简单,而且借助社会化媒体具有及时分享、接受评论和关注的特点,这让手机摄影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影像传播的影响力。

  手机摄影,已经不只是通信工具的一个附加功能。就像文中陈述的,当手机上有了摄影的功能,已经注定其将成为最重要的影像获取工具。

  采访、文/苏盛鑫 编辑/林子 摄影(开篇)/苏盛鑫 图片提供/Yvonne Lu、王轶庶、倪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