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椅的人体工程学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官帽椅,人体工程学
  • 发布时间:2015-08-05 13:37

  明式家具非常注意使用功能。其尺寸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不少也是很科学的,比如官帽椅。官帽椅的靠背有适宜的背倾角和曲线,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但从家具发展史上考察,根据人体特点设计椅类家具靠背的背倾角和曲线,是明代匠师的一大创造。

  什么是官帽椅?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得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所谓四出头,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南官帽椅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

  造型简洁

  古人讲究坐相,通过椅子靠背板与扶手曲线的造型语言来传达坐者的威仪与端庄。官帽椅上下无一丝装饰,结构简练之极,完全采用线条和弧度来处理,线条曲直相同,方中带圆,充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简洁明快的特点。

  靠背的曲线设计

  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时呈“S”形。明代匠师根据这一特点,将靠背作为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的必要后倾度,使靠背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这样处理的结果,人坐在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韧带和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之感。

  唐、宋时代的椅子,靠背平直,没有曲线。清代不少椅子如太师椅、花篮式椅、屏背式椅,靠背也是平直没有曲线,而且大多数靠背垂直于座面(也就是背倾角为90度),使用起来很不舒适。相比之下,我们不能不看到明式椅子靠背设计上创造性的可贵。

  双层弹性座屉

  对椅座的处理同样直接影响使用椅子的舒适程度。明式椅子座面多采用上藤下棕的双层屉子做法,这样使座面具有一定的弹性,人坐上时略有下沉,上身的重量集中于坐骨骨节,形成良好的压力分布状况,因而久坐不易感到疲乏。在没有弹簧的时代,匠师们根据人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制成这样的椅子座面,也是难能可贵的。

  编辑、整理/永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