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尔进驻凡尔赛宫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卡普尔,凡尔赛宫
  • 发布时间:2015-08-05 13:43

  激荡于历史深处的暗黑

  每年,近700万游客会涌向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凡尔赛宫。比起往年,2015年似乎有所不同,当代著名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个人大展呈现于凡尔赛宫的园林和国内网球场,6月向公众开放。迄今为止,凡尔赛宫仅仅邀请了包括卡普尔、杰夫·昆斯、村上隆、李禹焕等8位国际范围内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做过个展,能够进驻路易十四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对当代艺术家而言是至高的殊荣,也是绝佳的国际宣传—6月9日至11月1日展览期间正值游客高峰期。

  再大的雕塑都不够大?

  安尼施·卡普尔应凡尔赛宫之邀前来做展,凡尔赛宫主席卡特琳娜·佩加尔(Catherine Pégard)表示,选择卡普尔是因为他能在凡尔赛宫这一特殊的语境中说出特别的东西来。佩加尔早在2013年就邀请卡普尔于次年来凡尔赛做展,然而卡普尔足足酝酿了一年才提出了他的方案。

  “规模”—这是卡普尔首次看到作品落成凡尔赛之时说的第一个词。在这座占地111万平方米,园林规模高达100万平方米的欧洲最大宫殿面前,气势万钧之态让所有人无不感到惊恐战栗。“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在凡尔赛宫做展意味着在户外。对我而言,凡尔赛宫宫殿的问题太多,太明显了,一切均已完成,我对宫殿本身的兴趣不是特别大。(但是)凡尔赛宫的园林精美绝伦,依照太阳的东西轴线完美排列,几乎可以称其为太阳的园林。众所周知,太阳对于路易十四的重要意义。这里最大的挑战是规模,再大的雕塑在这里都不够大。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是让作品落在花园的中轴线上。”

  佩加尔清楚地记得卡普尔在看到作品落成之后露出微笑,“他与凡尔赛宫园林这一背景最终达成了完美融合”。与卡普尔合作这一项目的所有凡尔赛宫团队都被这位艺术家的探究精神深深折服。在卡普尔眼中,凡尔赛宫园林本身就是完美的,“不需要任何装饰”,因而他不停地探寻埋藏深处的秘密和创伤,力求精确。佩加尔如是评价:“超越了秩序与失序、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唤醒了不断变更的历史,而这也将成为构建凡尔赛本身的一部分。”

  凡尔赛宫策展人、原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蓬皮杜中心)馆长阿尔弗雷德·帕克曼(Alfred Pacquement)评价:“卡普尔旨在激发与凡尔赛的对话,一场探究充斥凡尔赛的历史深度的决不妥协的对话,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路易十四的历史身影,还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传承、冲击凡尔赛宫的历史暴乱。此外,卡普尔还从勒诺特的对称美学以及无所不在的喷泉之中汲取灵感。”(注:勒诺特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设计大师,凡尔赛宫花园设计者。)

  帕克曼解释:“来自凡尔赛宫的邀请是至高的殊荣,一场激发艺术家向梦想高度进发的独有体验。”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和无所不在的权力象征对艺术家提出了最为艰难的挑战,人们可以想象在如此厚重的文本之中创作是多么的困难。

  网球场里的政治和历史探索

  此番卡普尔为凡尔赛宫精心准备了6件雕塑作品,这6件作品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互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叙事,这一叙事在卡普尔看来并非线性的,而在于激发作品与凡尔赛之间富于思辨与诗意的对话。

  卡普尔为第一件作品《向隅而击》(Shooting into the Corner)选择了极富政治意义的凡尔赛宫国立网球场。正是在这里,1789年6月20日法国大革命期间,461位三级会议代表投票通过了法兰西首部宪法,开启了法国历史上的民主征程。凡尔赛毫无疑问代表着权力。“我认为引人思考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当代社会怎样展开关于权力的对话,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之中,是否应当允许那些不那么井然有序、精致美好的异端存在?”卡普尔声称自己并非政治艺术家,然而凡尔赛宫的历史本身激发了他探索政治和历史深度的兴趣。

  虽然这件作品目前也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出,然而卡普尔十分注重场景与作品激发的对话,故而在凡尔赛的独特场景之中,作品被赋予了新的解读。卡普尔在参展目录中指出:我对这一空间的解读是,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包括谋杀在内。想象这里是斗兽场或者拳击擂台,虽然存在竞技规则,但事实上,这是将攻击甚至死亡仪式化的场所。《向隅而击》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隐喻,虽然这并非我创作这一作品的初衷。

  作品形成了新的语言,但它的内核并不因此而改变。墙角是三角形,从象征意义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女性化?大炮和墙角构成了一种骚动不安的、富于攻击性的关系。然而,这里仅仅是大炮象征了阳具吗?从心理视角来看,墙角是否也是?大炮和墙角构成了平衡之中无可避免的两极,它们彼此需要。政府与民众、爱人和被爱,在富于象征意义的穿透行为之中双方同时被赋予了力量,这是一场不宣之战。网球场中陈列的绘画是见证人,是在大屠杀之后残留的证据。

  颜色(红色)被暴力地倾洒在四周,红色是拒绝或者无法被收纳的部分,红色被倾洒、喷射得无所不在,不受拘束。这样的深红当然代表着鲜血,但不仅于此,红色本身代表着诗意的神秘,代表着生命和死亡。卡普尔总是寻求能代表内涵而非表征的颜色,他希望这一颜色能让人沉浸其中,无所不在。“颜色扩张了空间,而这正是我的野心,通过颜色创造新的事实。红色具有某种含蓄和主动的性征,这让我着迷,我总是想用红色创作作品。

  园林内作品引争议

  除了《向隅而击》,另外5件雕塑全部放在凡尔赛园林中,以《C曲线》(C-Curve)和《天镜》(Sky Mirror)为起点,沿着这一中轴线继而向北延伸的是《肮脏角落》(Dirty Corner)和《下沉》(Descension),《为修道奇特准备的身体组合》(Sectional Body Preparing for Monastic Singularity)则放置在《肮脏角落》东面的Star Grove果园之中。卡普尔旨在通过这一系列作品,挖掘在各种矛盾状态之中的人性。

  镜子是凡尔赛宫的一大主要元素,除了闻名遐迩的镜厅之外,园林本身的几何对称也代表了镜子的折射,无所不在的喷泉和池塘也像镜子。因此,选择镜子元素作为雕塑其实非常直接明了,但《C曲线》的镜子一边正照,一边倒置,形成了矛盾对立。“我对矛盾很感兴趣,你以为看见的其实并不尽然。”法国知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心理分析师、社会学家茱莉亚·克里斯特娃(Julia Kristeva)如是评价:“你的镜子是我最喜欢的驻足之地。这一正式的纯洁揭示了另一种情感,很少为人所提及,便是快乐,这是一种富于乐感的轻盈,仿佛来自天际。”

  《肮脏角落》引发了法国右翼保守势力的极大声讨,声称这是对安托内特王后的亵渎,因为卡普尔在接受法国媒体的采访时将这件雕塑比作“女王的阴道”,凡尔赛镇镇长以及多名博主都在网络上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反对,甚至有人愤怒地冲去破坏这一作品。事后卡普尔通过英国《独立报》澄清此事,表明自己提到了阴道,但并没有提及玛丽·安托内特王后或者任何女王的名字,性只是一种解读的方式,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是多元的,任何单向度的理解都是对作品的扼杀。事实上,这件最富争议的作品是卡普尔本人感到最为兴奋的作品,因为这件作品“对我而言完全是另一种语言”。卡普尔采用了许多当初用于建造凡尔赛宫的巨型红色大理石。通过2000吨土的堆积,让这座雕塑看上去像被挖掘出来的,比勒诺特时代还要古老,当代艺术并不在于阐明意义,而是引起争议,激发人们的思考。

  为了本次大展,卡普尔特意创作了一件作品—《下沉》。顾名思义,巨大的漩涡在下沉,它像是“通向地心的旋转着的黑暗陷阱,咆哮着,怒吼着,你能听到,能感觉到”,与勒诺特无所不在的喷泉形成对照。凡尔赛俨然的理性隐藏着秘密和卑鄙,一种不言自明地隐藏混乱的需求。卡普尔对《为修道奇特准备的身体组合》这件作品也尤为喜爱,因为它隐藏在中轴线东面的Star Grove果园之中,穿过狭长的花园甬道,最终在一大片开阔花园之中看到这件作品,并且这个果园在卡普尔看来更加生机勃勃,有别于凡尔赛园林其他地方的秩序井然。

  卡普尔对勒诺特推崇备至,称“勒诺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而他仅仅是尝试通过当代的、民主的视角与这位17世纪艺术大师对话。“整体的落脚点并不在于传达这样或那样的意义,关键在于营造出园林与雕塑之间的对话。”

  两种元素的对立

  Q=《艺术商业》 A=卡特琳娜·佩加尔

  卡特琳娜·佩加尔(Catherine Pégard)

  1954年出生,原法国总统顾问,2007~2011年被时任总统萨科齐委任为总统顾问,此前任法国《观点》杂志主编,2011年至今担任凡尔赛宫主席。

  Q:从什么时候开始邀请全球当代艺术家进驻凡尔赛宫?每年的思路有什么变化?

  A:这一当代艺术项目是由前主席让-雅克·阿拉贡(Jean-Jacques A illagon)于2008年发起,策划了杰夫·昆斯、村上隆、李禹焕等在内的8位艺术家个展。

  在凡尔赛做当代艺术展从来不容易,但凡尔赛应当永远为创新提供空间,这是路易十四时代以来开创的传统,他请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来设计凡尔赛,从而奠定了凡尔赛宫在欧洲第一宫殿的历史地位,而我们如今也是试图延续这一传承。古典与当代并不冲突,而是对话,延续这一对话非常重要。

  与前任相比,我邀请的艺术家更多是在园林展示,而非室内,来年可能会有新的想法和构思,每年必须有所创新。

  Q:凡尔赛宫如何遴选艺术家?是否有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计划?

  A:对凡尔赛而言很重要的是,当代艺术家可以与历史展开对话,经典与创造、过去与当下并不矛盾,现在由历史演变而来,卡普尔对这一点非常理解。

  首先必须是世界顶尖艺术家。你必须要对自己、对凡尔赛都非常了解,要针对凡尔赛进行创作与互动。在这里,规模很重要,如果作品太小,即便再美,也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还要理解所有的技术、地理、历史等因素带来的挑战。

  目前,凡尔赛还没有任何关于中国艺术家做展的计划,但凡尔赛对此持开放态度。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凡尔赛展为此专门策划了“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的艺术与外交”展览。

  Q:卡普尔拥有印度、英国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背景,您认为他的作品给凡尔赛宫带来了哪些新鲜之处?

  A:卡普尔对作品与空间的对话更感兴趣,他特别关注法国大革命以及所有那些与毁灭、衰退、暗黑相关的冲突对立。与此前的艺术家相比,他对政治和历史的关注更多。

  Q:如何回应《肮脏角落》在法国社会引起的巨大争议?

  A:我们可以对当代艺术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能破坏作品本身。当代艺术总是令人不安的,激发人的思维,破坏艺术作品本身也是破坏文化,这不应当是我们对待艺术的态度。

  Q:请介绍一下您最喜爱的一件卡普尔作品。

  A:《下沉》。观看这件作品非常有趣,因为在凡尔赛,水面大多数时候是静止的;相比之下,这一咆哮的漩涡与紧邻的静止湖面形成了鲜明对照,表面的宁静可能潜藏着暴力、政治动乱等打破和谐的力量,在勒诺特的和谐表面之中潜藏着未知的,更加强悍的、粗犷的、地下的力量,这些都留给观者去想象。勒诺特代表着宁静、对称平衡美感,卡普尔传达的是暴力,而这正好与凡尔赛波涛汹涌的历史相映照。世界并非单一的,卡普尔总在思考着两种元素的对立—黑与白、男性与女性、抽象与现实、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我们需要聆听并理解他。

  Q:在卡普尔展览的筹备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主要的挑战来自于技术困难。在凡尔赛的园林动任何一处都要小心,并且卡普尔的作品十分庞大,艺术家及工程师必须与凡尔赛的团队紧密合作,必须提前商量是否可能在某处放置作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而卡普尔的作品《肮脏角落》在迄今展示的所有作品之中是最为巨大的。

  Q:时逢路易十四辞世300周年,凡尔赛宫有没有围绕展览开展一些活动项目?

  A:路易十四崇尚王权至上,故而卡普尔选择了权力作为切入点。除此之外,凡尔赛宫还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向太阳王致敬。其中包括“查尔斯·德·拉夫斯专题画展”“大特里亚侬宫—从路易十四到戴高乐”回顾展。年底,凡尔赛宫将组织盛大展览,以悼念国王路易十四的逝世,并向人们重现葬礼仪式的细节。

  2015年,凡尔赛宫将举行诸多艺术表演、歌剧与芭蕾舞演出,让观众们能领略到路易十四时期的艺术光辉。经过修整的拉托纳喷泉、经重新设计的水剧院丛林园已重新对公众开放。此外,爱马仕还为凡尔赛宫专门定制了一款丝巾,所有收入全部捐助,用于凡尔赛宫的修缮。

  安尼施·卡普尔大事记

  1954

  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伊拉克籍犹太人。

  1970s

  来到伦敦,先后就读于弘塞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其作品被视为印度和西方精神的结合。

  1990s

  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并赢得了Premio Duemila奖,1991年37岁时赢得特纳奖。

  2002

  大型装置《玛耳绪阿斯》(Marsyas)亮相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旋厅。

  2006

  两大代表作《云门》(Cloud Gate)和《天镜》(Sky Mirror)在美国闪亮登场,备受瞩目。

  2011

  巴黎大皇宫的Monumenta委员会向卡普尔颁发奖项。他创作了一件由18吨聚氯乙烯PVC制作的巨型装置《利维坦》(Leviathan),这一造价230万欧元的雕塑在6周内吸引了近28万人参观。

  2012

  高达120米的巨型雕塑“阿塞洛米塔尔轨道”亮相伦敦奥运会,该雕塑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高出21米,是英国最高的公共艺术品。

  特约撰稿/周杨 编辑/茶一峰、刘向林 摄影/Laurent Hadrie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