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的4个前提
- 来源:37°女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暴力,道歉,惩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7 07:58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个10岁的小女孩儿教爷爷玩游戏时失去耐心,扇了爷爷一耳光——做出“打爷爷”这样出格的事,家庭教育肯定存在问题。而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更出乎我意料:孩子的爸爸并没有及时指出孩子不对,反而选择了隐忍,期待孩子能够自己认识错误并主动向爷爷道歉;未果后,他又暗示妻子去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妻子却选择了沉默。最后,爸爸再要求女儿道歉却遭遇消极抵抗,忍无可忍之下,他也扇了孩子一耳光。
中国家长通常把体罚和惩罚混为一谈,可体罚不能代表惩罚,尤其在家长没有做到以下几点时。
克制情绪。家长频繁使用暴力,孩子就会认同暴力。父母的言传身教,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克制情绪,让自己冷静,不要立刻动手或者翻脸。动手的话要及时补救。比如那位爸爸,如果在动手之后立刻道歉,并解释原因:“女儿,是爸爸太急了,一看到你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做,就动手了。”这样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尊重孩子。手段激烈的惩罚方式其实是家长威权意识的一种宣泄。怎么在惩罚时还能体现对孩子的善意和尊重?其一,“规矩面前人人平等”,惩罚是对事不对人。其二,选择伤害度最轻但直击错误的惩罚方式,只有直抵心灵,才能达到效果。
立即惩罚。超过90秒再进行惩罚,孩子就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犯错后及时进入惩罚模式,才能让孩子明白刚才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教育方的一致性。惩罚原因要一致,父母的态度也要一致。如果父母一方惩罚一方袒护,是不会有效果的。
覃宇辉
(摘自《家人》2015年3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