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处深山,小县却有大作为。这些年,浙江省遂昌县立足生态这一最大资本,顺应生态文明兴起、互联网+机遇,寓乡土于时尚,做出了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原生态精品农业、乡村生态环保等一系列遂昌模式。获国家级生态县、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众多荣誉。不仅赢得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肯定,还引来一众互联网巨头追捧。
《小康·财智》:在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生态化发展已经成为遂昌全县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为什么遂昌会不遗余力做生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已经上升为遂昌人的信仰?
杜兴林:干一件事,推动一项工作,我们觉得:认识是第一位的。用“三句话”解答遂昌为何不遗余力做生态。第一句话:主观为自己,是为百姓负责。脚下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没理由不呵护。第二句话:客观为别人,是承担区域责任。当前尽管下游没有给予上游地区相应生态补偿,但作为两江源头地区,我们要有为下游送去清水的担当。第三句话:根本是为发展,是为幸福托底。好山好水好生态,本是美好生活必备要件。
对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六边三化三美等等省市重点工作,都把它作为放大遂昌生态优势的重大机遇,而非“要我做”的工作任务。我的要求是:“规定动作”必须干出质量,并力求特色,“自选动作”必须形成优势,还要做出标准。如此,“补课、赶趟”方能见质、见速,新一轮发展中才会有更多主动权、话语权。
《小康·财智》:当下,遂昌正在走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在实践又是按哪些路径去做的?
杜兴林:习总书记在任浙江时,两度考察指导遂昌。对生态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寄予厚望,并提出明确要求。这些年,县委县政府换了几届,遂昌都坚定按照这条路径在走。
具体来说,就是做好“136”。“1”是坚持一个根本。那就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信仰,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做好生态保护、“两山”转化与提升,全力打造生态发达县。
“3”是融合三次产业。遂昌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是基于县情、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围绕“两山”路径,扬长补短,融合发展,坚定有为。一产,立足“土气”做“口碑”;二产,立足“精优”做“跨界”;三产,立足“心养”做引领。
“6”为做好六件小事。用好一把扫帚;管好一条索道;晒好一瓶水样;管好一座厕所;畅通一根网线;守好一份淳朴。
这些可归结为四点:一做环境,讲故事。就是为了做出能生产出好东西的土壤,是自然环境。这个土壤既有本意理解,更有创业创新氛围之意,包括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等等,通过环境的打造提升,梳理出值得称道的、可营销的、触动人心的小城、小镇、小村温馨故事;二修慢功,做口碑。就是让遂昌的“土壤”能生产出“好东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做产品,尤其食品、生鲜农产品,却是唯慢不易。慢慢来,反倒成功快。做农产品、工业品,慢功就是要一份匠心,一种品质追求;三做平台,打通路。根本是要让好东西能卖好价。遂昌要走“农村互联网+”之路,这属于基础设施;更重要的一点,遂昌要同步“生态+”,互联网是速度,生态却是品质,我们已经有全省生态文明总指数第一的优势,要实实在在发挥好;四做前台,退幕后。小而美、小而优、个性化正成时代潮流,这也预示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迎来“黄金时代”,对于改革创新,还是需要“小平三论”:党委政府要鼓励创新、摸着石头过河、给创业创新以时间、空间;市场能做的,甘居幕后“做后卫”;一家一户一企业做不好的,坚决补上“当前锋”!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这是四百年前,明代遂昌县令汤显祖,为遂昌描绘的良好自然生态与政治生态图景。四百年后的今天,我觉得还必须加上“民富县强”四字,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