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鹏:八年一剑大圣归来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功夫熊猫,西游记,蜘蛛侠
  • 发布时间:2015-10-13 14:42

  当赤目金瞳、脸长似斧削的猴子熔石为甲,挥焰成袍,肩扛如意金箍棒踏石而来,电影巨幕前的小孩们忍不住大呼:“大圣!大圣!他好帅!”

  导演田晓鹏坐在观众席上,安静地享受着这一刻。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他8年心血的结晶,为的是给儿子一个真正的中国超级英雄。

  7月10日,电影全面上映。此前,这部电影已在戛纳创下中国动画电影最高海外销售纪录。它也是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设立12年以来唯一入围的动画电影。除了孙大圣,电影里御风而行的青龙、梦幻绚烂的终南山、妖气缭绕的悬空寺、巨石人面的五行山神……如此鲜明而丰富的东方元素非但没有让西方观众水土不服,反而令他们沉醉其中。

  “电影讲述了用爱和勇气找回梦想,这是全世界观众都能理解的内核。”这位40岁的导演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个故事。”

  这个巨人就是享誉世界的魔幻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已有无数经典的演绎,如1964年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大闹天宫》、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其中,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的荧屏形象。

  八年一剑

  作为一部充满东方元素的功夫动画3D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可避免地被拿来和好莱坞的《功夫熊猫》比较。田晓鹏认为,也许场景会有借鉴,但两个主人公是截然不同的文化产物,他们的气质和人生故事完全不同。

  前期制作团队画了几十个版本的孙大圣——从最开始暗黑、狂野的黑猩猿,到后来魔性、夸张的长臂猿,再到最后这个长脸大叔,无一例外地“不漂亮”。

  田晓鹏想要一个东方式的英雄:桀骜、沧桑、悲情,但绝不屈服,更不会放弃梦想。

  为配合主人公的性格发展,电影设计团队为孙大圣设计了三套行头:一套用在大闹天宫之时,夸张绚丽但不是特别清晰,体现世人想象中的齐天大圣;一套用在脱离枷锁之时,强调英雄末路时的无奈和软弱;一套用在英雄归来之时,清晰强大、纹路分明,代表了自我的升华。

  事实上,电影中的诸多细节都透露出“八年磨一剑”的极致:猎猎招展的红披风、指甲上的小月牙,会变长的头发,会变化的路人胡须……

  在“动态分镜”阶段,田晓鹏要求技术团队“不要考虑时间和成本,只要做到极致的完美。”这直接导致这个阶段的成本增加了三到四倍,历时两年多。

  在电影里,一条御风而行、遇水而栖的东方神龙也让观众第一次在国产3D电影中“完整”地看见了一条龙的样子。

  做3D龙为什么难?田晓鹏说,一是因为中国龙只活在想象中,《山海经》里对它的描述是“其上有兽,状如牛,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但缺乏细节;二是因为技术呈现难,龙长而无骨,让它同时“腾飞”“翻卷”和“遨游”要协同几十个控制器,很多国产电影为了节省成本,都让龙靠云、水等遮挡物“偷懒儿”。

  为了破除对西方CG(Computer Graphics)技术的迷信和崇拜,田晓鹏和他的团队借鉴了九龙壁、西汉龙图腾等经典,实验了很多技术方案,终于造出了一条符合东方审美的完整神龙。

  “中国的CG技术和西方相比,确实有差距,但我们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去实现同样的效果。”田晓鹏说。

  共此一身

  8年前,田晓鹏选择了孙大圣作为故事的突破口,因为这个故事有功夫、有魔幻,最契合用CG呈现;8年后,他才发现,他和大圣早已不可分割、共此一身,那只猴子和他一样——欲扬,先抑。

  1995年,田晓鹏在北京工业大学软件专业读三年级,朋友用3英寸盘给他拷了一份3D软件。从此,他删了电脑里所有的游戏,一心一意钻研这个。“3D太有意思了,我知道这就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东西。”

  大学毕业,田晓鹏去了一家动画设计外企。1997年,田晓鹏所在的公司接到了国产动画片《西游记》部分剧集的制作。这是他第一次与西游结缘,但当时,这部面向低幼儿童的动画片并未给他带来多少触动。

  “野心勃勃,觉得什么都想做,但其实并不知道真正要做什么。”田晓鹏如此评价年轻的自己。10年里,他逐渐在中国CG动画界闯出了“名号”,做过一些业界响当当的作品,给美国《蜘蛛侠》游戏做过宣传片导演,给好莱坞做过动画外包,但他却觉得“无路可走了”。

  “市场充斥着日本、美国的动画,国产动画内容低幼、粗制滥造,观众把中国原创动画当成了笑柄。”田晓鹏说。

  公司每天都有人离职,还有一路走来的好朋友转行动画培训,挣了不少钱。这让苦守画室的田晓鹏前感到所未有的“孤独、绝望”。

  8年前的一天,田晓鹏看见两岁的儿子津津有味地看着奥特曼和蝙蝠侠,他的心被彻底刺痛了。“我得做出点什么,起码让儿子在看动画片的年纪,能看到老爸的作品。”

  7月6日的北京首映场上,10岁的儿子和同学一起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没有问他怎么样,但我觉得他挺自豪的。”田晓鹏的语气里没有了导演的强硬,而流露出一个父亲的柔软。

  执此一念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未映先红,网友们自制海报、视频,自发宣传成为一个独特的现象,其中很多是看外国漫画长大的90后,这让田晓鹏非常感动。

  这几年,田晓鹏的团队几乎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但他执此一念——“不做低幼向,要做全年龄向的大电影”。

  影片中的反派取自《山海经》里的“混沌”,书中本是一只会唱歌的神鸟,电影中却变身为吞食一切的丑陋巨虫。为了获取肉身,它掠食童男童女,却依然只得一个“无脸书生”的皮囊。

  田晓鹏放弃了原著里牛魔王、金银角大王、红孩儿等经典反角,正是看中了“混沌”的无形可依。“《西游记》里的妖怪都过于具象,太像人类的行为举止。‘混沌’代表的却是一种无形的恐惧,象征着孙大圣内心潜伏的心魔。”

  “我这个人一直喜欢大尺度的东西,也相信儿童的理解能力并不像大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田晓鹏说。在他的少年时代,一部叫《太空堡垒》的动画片曾颠覆了他的世界观——原来动画片可以那么深刻地探讨和平与爱情。

  当然,也有一部分观众、影评人批评“剧本单薄”。田晓鹏说,他接受所有的批评,因为8年前自己确实“偏实验风格”,并没有想到能走到今天。

  “我不喜欢用过多的对话、场景来把故事说的很透,比如白龙为什么回来,可能需要一个画面、几个镜头就能说清楚,但是我故意留白了。这可能是我的个人风格。”田晓鹏解释说。

  目前,“大圣”第二部的框架已经搭好,剧本也正在编写中。“也许,金银角大王会在后面的电影中登场。”

  这位信心满满的导演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9张网友自制的电影海报。他这么写:这辈子总想过得轰轰烈烈,没机会,今天到了!

  文/屈婷、刘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