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乱七八糟的烩饭
- 来源:新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房地产商,流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5:11
流言能够杀人。
很多时候,尽管我们知道它就是一个很无聊的谣传,但这没有用,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云亦云,如果你连正在流行的谣言都不信,证明你已经不时尚,尽管样子很傻。
我相信,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家理解的“常识”。之所以称之为“常识”,即是我们没有必要探讨它的原理、本质等,或者一大堆人性学说的解释,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它的可信度,或者如何杜绝进一步的传播。
但不幸的是眼下众多的房地产商、专家,甚或形形色色人等,都在制造“流言”。他们把屁股指挥脑袋的职责发挥得淋漓尽致,均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阐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有人说房价还要降50%,有人说市场已经转暖,赶紧“抄底”,像一锅乱七八糟的烩饭,搞得很多“神不闲气不定”的人惶恐无比莫衷一是:买吧,又怕抄到半山腰上;持币观望吧,又怕房价“报复性”上涨。
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观点”表达,其实是故作深刻矫情,因为你会发现无论是专家或者开发商,他们都是一手持矛一手持盾,不管是“人民公敌”的任志强,还是“群众喉舌”的时寒冰,他们都喜欢凡事往“深处”钻、议论总是在讲“本质”。比如说,明明是在探讨“毒奶粉”的问题,偏偏觉得光是信仰缺失还不够,一定要把“灵魂”也搬出来才算功德圆满。
也许是上学时受福柯与理查德·洛蒂影响甚深,我从来对“本质”和“深度”这类字眼有着近乎本能的距离感。举个例子,如果我今天只是想知道一把剪刀为什么剪不断毛线,你实在用不着向我介绍工具与技术的“本质”,也不必花时间找出一大堆很深刻的物理学解释,你只需要告诉我这把剪刀是不是太钝了,甚或干脆换把新的给我。
如此而已。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凡事总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说前几年排队买房,房价见风涨,或者最近销售停滞,房价潜水,其实都是异常现象,超越了脱离实际的“常识”逻辑。自然,成长需要支付代价的,就像青春期脸上长痘,不仅是购房者,开发商也在不同形式地埋单。
这跟股市的情形类同,你永远不要轻信股评家的“忽悠”,你也永远不可能“抄底”,至多它跟“猪流感”一样,说不准就只是情绪上的骚扰而已。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甄别伪劣,或静如处子?
当我们缺乏自信,心存疑虑,因此容易形成对这些“口水”的依赖,这种轻信的表达或认同是不会管你买不买房的。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浮现。所以我认为,与其有耐力听这些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口水仗”,还不如忙里偷闲地仔细研读《康熙大帝》,甚或听听孙露的发烧专辑《寂寞撩人》也不错。
如果你是刚需真要买房,我只能借用网上流传的一则关于82岁老叟迎娶28岁娇娘的段子:那天孙子问老叟“你这么老了身体能不能吃得消”,老叟说“这和打麻将是一个道理,多摸、少吃、拼命碰,坚决不点炮”。
买房与打麻将也是一个道理,多摸、少吃、拼命碰,坚决不点炮——不过是多跑路,货比三家罢了。
文/喻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