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看懂改善人群购房关注啥?
- 来源:新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单独二孩,轻轨,配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5:43
经过刚需集中井喷,“小三房”肆意横行的2013,越来越多人发现,屈从价格需要付出代价——在地段、品质、配套等多方面,不得不作出种种让步。忍受连公交路线都没几条也敢称“核心地段”;距离轻轨几公里也敢叫“轻轨房”;一百几十平方米的中庭种几棵树也忽悠成“园林景观”;“方圆百里”菜市场都没一个也好意思说“配套成熟”;一张单人床都放不下的房间……只要条件允许,“改善”的念头就会脱口而出。
70后
居住功能:一家两娃三代,三房四房标配
当我们不知不觉成为“叔一代”,成家立业之后,我们的父母却成了“爷一代”。他们不想为你带来太大的负担,频频用“不习惯城里的节奏”或“想有自己的生活”来作为不住一起的“借口”。但我们又因为小孩没人带把他们拉到一块。随着“单独两孩”的政策实施,从居住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来看,一家两娃三代,三房、四房成为了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坑爹的小三房”不在此列。
交通:有轻轨才能“任性”
别以为自己有车,买房就可以不考虑公共交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位、停车费等诸多因素将使越来越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轻轨将是最主要、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拜托那些距离轻轨几公里的房子不要叫“轻轨房”。
80后
配套:教育、商业、休闲、医疗,一个都不能少
主城区内成熟的区域,配套基本没问题,问题是主城区内成熟区域的房子越来越少。新房子都不得不往新区修建,这也带来一系列的配套问题。房子修得再好看,周边没有好的学校、没有中高端商业、没有优质的医疗机构,这能叫优质生活吗?小孩读书怎么办?老婆购物怎么办?这在家里都是头等问题。
性价比:不买最贵买最合适
在房子的世界,不同的地段、不同的配套很难做比较,相邻的两个项目由于开发商不一样,即便价格相近也有可能有不一样的性价比。往往性价比这个东西是没有标准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购买者的需求。你所付出的价格,能在居住功能、交通、配套等等方面得到相应的价值回报,对你而言性价比就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