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解禁洪峰

  “只要泡沫不破,我就会继续走。趁着夜色正浓,假装还是英雄。狂奔到了最后,却是海市蜃楼”。这是邰正宵的歌曲《泡沫》中的歌词。

  从7 月份2319 点的年内新低反弹以来,A 股大小盘股走势的分化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从7 月2 日至8 月31 日,沪深300 指数的涨幅为18.6%,而同期中小板指数的涨幅为35.3%。直观的来看,以成飞集成、江特电机等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品种,在“锂”概念、资产重组、新兴行业等主题下疯狂上涨,成飞集成短短2 个月时间股价上涨近5 倍。而以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市值品种,即使估值“很有吸引力”,却乏人问津,股价已接近2319 的前期低点。

  资金对中小市值品种的追捧炒作是否能长期延续下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还有待市场给出,但根据本刊编辑部的统计,自今年8-9 月份开始,A 股将进入一个解禁的高峰期,这一高峰期将至少延续到年末。以7 月30 日收盘价计算,今年9—12 月份开始流通的市值合计分别为2431 亿元、4211 亿元、19189 亿元和5501 亿元。即使是剔除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国有背景大股东持股部分,实际进入流通的股份市值仍是惊人的数字。

  并且,与以往以股改限售股解禁为主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次解禁洪峰中不单包含了股改限售股解禁,更多的是包含了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首发机构配售部分以及定向增发机构配售等股份的解禁。

  解禁洪峰的来临或将改变市场的现有格局,特别是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后,一些被市场疯狂炒高的品种或将引发套现冲动。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数十名高管“集体辞职”,这一现象背后的潜台词无疑是“我要套现”。

  在中小市值品种给一些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之际,警惕解禁洪峰的来临也变得颇具现实意义。

  解禁洪峰

  据本刊编辑部统计数据,以月度为统计区间,今年9月—12 月,每个月开始流通的股份数分别为177.14 亿股、242.56 亿股、1715.76 亿股和560.20 亿股。以今年7 月30 日收盘价计算,这些股份的市值将分别达到2431 亿元、4211 亿元、19189 亿元和5501 亿元。(表格一)事实上,单看上述数据尚难以接近于市场的真实解禁压力,因为10 月份和11 月份分别有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超级大盘股的国资股东持股解禁,而这些国有持股以经验和现实看来,并不会构成对市场的压力,因为这些持股基本不会减持。真正构成市场压力的是剔除国资大股东持股以后,其它存在减持可能的股东持股(实际流通股份)。

  以此逻辑再对今年9—12 月份的解禁股份数据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在剔除国资大股东持股部分后,剩余的解禁股份数仍相当庞大:9—12 月份开始实际流通股份数分别为115.55 亿股、97.11 亿股、123.91 亿股和167.99 亿股。同样以7 月30 日收盘价计算,这些实际流通股份的市值为1396.10 亿元、764.75 亿元、1682.13 亿元和2672.13亿元。4 个月份合起来的实际进入流通市场的市值为6515 亿元。(表格二)

  其中,10 月份和11 月份的实际流通股份市值较当月解禁股份市值大大减少,恰是因为剔除了中国神华和中国石油的国有大股东持股部分。也正是因为剔除了国有大股东持股,使得上述数据看起来更为“可怕”,因为它意味着这些实际进入流通的解禁股份集中在中小市值的群体当中,其解禁后的减持可能相当大。6515 亿元的市值进入流通,对于整个A 股市场而言,倒并非天文数字,但如果这一数字仅是针对中小市值群体来说,就显得相当庞大。

  “时间到了”

  为什么在进入9月份以后,中小市值群体面临解禁洪峰的冲击?按照中投证券一位分析师的说法,其实问题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时间到了”。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发行速度之快也让投资者应接不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共计有255 只中小盘股集中上市,共募集资金2728 亿元。也正是因为如此,解禁股的压力才在今年下半年大量快速的出现。如果说解禁压力是“果”,那么一个时期以来新股快速发行就是“因”。

  中信证券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下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中解禁股份总量约占到相应股票总市值的39.7%,这可能给中小板和创业板板块的三季度以后的估值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8-9 月份后,解禁市值将达到高峰。今年10 月份和12 月份又将迎来创业板第一批和第二批上市公司的解禁浪潮,这或将对创业板市场形成冲击。

  解禁股份带来的市场压力究竟是现实压力抑或是仅仅存在于想象中的洪水猛兽?中信证券通过“事件驱动分析法”研究解禁前后的超额收益情况,并设定相应参数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首发原股东解禁之前的10 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开始显著弱于市场;在解禁日之后的3 个交易日内,股价有所复苏,但在随后的交易日内仍然弱于市场,“小非解禁”具有明显的股价负面效应。而如果应用同样的参数和模型,如果解禁股份只是“机构配售解禁”,对市场的负面效应则相当短暂。

  谁会卖股?

  模型和数据终究是冷冰冰的分析,结合市场的现实或许更能感受到解禁洪峰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背后的行为冲动。那么,谁会卖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触发减持的冲动?

  如前所述,我们在统计解禁数据时剔除了国资大股东持股解禁部分,得出的是实际进入流通的解禁股份。之所以剔除国资大股东持股解禁部分,恰是因为这部分持股解禁后也很少出现减持的情况。而这一逻辑也恰恰解释了触发减持的要素:其一是解禁股份的持有者并不以公司控制权为持股目标,也并非公司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其二是减持的市场价格有足够的吸引力。

  具体来看,创投机构以及不以公司控制权为持股目标的首发原股东将成为解禁洪峰中的“减持主力军”。

  在自去年以来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高潮中,创投机构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之一,上市后解禁减持兑现项目投资收益几乎成为必然。以今年10月份及12月份迎来创业板第一批和第二批解禁潮的公司情况看,参与在这些创业板公司中的创投企业平均浮动盈利已经达到了9 倍以上,部分创投公司的浮动盈利甚至接近30 倍,获利丰厚,减持动力充足。

  深圳某著名创投机构的一位投资经理透露,公司所持股份获得解禁后,逐步减持将成为理性的和合理的选择,因为目前国内创投机构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的行为,既然不以公司控制权为诉求,也并不打算做永久的战略投资者,那么创投机构在公司上市后基本完成了使命,同时也实现了价值的增长,解禁后兑现收益,并继续发掘和投入新的创投项目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这类似于“滚动开发”。

  不过,该投资经理也表示,如果解禁后的股价较为低迷,大大低于创投机构的预期,大大低于公司内在价值,那么也有可能考虑继续持有。但目前市场对于中小市值品种普遍给予了高估值,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很低。另外,创投机构解禁后的减持也会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减持,不一定会在短时期内一次性全部减持。

  减持的另外一个主体来自于不以控制权和长期持股为目标的首发原股东,这一点从今年以来创业板高管“集体辞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当市场还在为各种概念和主题而疯狂,资金暗潮涌动的时候,来自于首发原股东的减持群体早就已经在“磨刀霍霍”,做好了各种减持准备,只待减持的冲锋号吹响。

  从去年10 月份创业板开板至今,时间尚不足1 年,但仅仅从2010 年以来,已有33 名创业板高管辞职,涉及到了24 家创业板公司。从具体的身份来看,这些辞职的公司高管包括董事、监事、独立董事、副总裁、副总经理、董秘、核心技术人员等。创业板高管辞职的速度平均达到了每个月4 名,基本上是每个星期1 名。

  昔日的管理精英、技术人才为何在公司上市后不到1年就匆匆选择辞职?如果仅仅是个案,则尚可理解,集体性辞职的背后,无疑有着强烈的利益冲动。这些早就辞职做好准备的原高管们,在获得股份解禁后是否会选择继续持股伴随公司成长?答案已不言自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