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战略是中国梦的力量支撑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制造业,自主创新,工业革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7 14:01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谈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
今天,制造业再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各国纷纷推出制造业再回归战略。2010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我国在制造业方面仍大而不强,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国家将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创新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
中国制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虽然我国对研发的整体投入有较大增长,但规模以上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还较低。投入低加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导致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高端技术对外依赖达到50%以上。我国的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低端制造过剩,这导致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较低,往往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既影响质量、品牌和中国制造的形象,又削弱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形成技术路径依赖。
创新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因此,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个战略判断。各国把制造业作为热点,但如果一国的制造业不搞创新,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更多问题。我国的制造业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制造方式变革的重大机遇。
众所周知,实现“三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升效率;第二,通过智能制造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第三,定制化制造,这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即批量化地生产个性化的产品,这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回顾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参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两次工业革命的缺失,也给我国带来了100多年的深重灾难。虽然1969年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没有成为引领者之一,但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抓住了此次工业革命尾声的有利时机。当时,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正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因此迎来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如今,我们即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国内和国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成为此次工业革命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动摇。这在符合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美国把智能制造称为“工业互联网”。德国将智能制造的核心提炼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要用智能化转型全方位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包括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以推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由大转强。
在智能制造方面,我国与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走高端制造之路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有哪些?针对当前我国制造业创新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分成四大板块。第一板块解决创新能力的问题,第二和第三板块分别解决质量和绿色制造的问题,第四板块解决产业结构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五大方针中的前四大方针。
2012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的44%来自于装备制造业。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创新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围绕“中国制造2025”,我国推出了五大工程。
第一项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到2025年,我国要建成40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瞄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行业和跨行业、跨领域的基础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人才培训。
第二项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今年搞了46个示范项目,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到2020年,试点示范项目的运营成本、生产周期和不良品率要各降低30%。到2025年,这三项指标要降低50%。
互联网企业要向实体经济进发,发展先进制造,并采用先进的制造模式。同时,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也要拥抱互联网,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改进管理制造的过程,提升竞争力。
第三项工程,工业强基工程。该工程要解决关键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工业强基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40%的自主保障率(自主保障即不从国外高价进口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等),2025年达到70%的自主保障率。
第四项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即通过试点示范项目,推动流域的、区域的、行业的示范项目建设,建成绿色制造体系。
第五项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到2020年,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实现自主研制和应用;到2025年,在重要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五大工程的意义在于,夯实支撑我国制造业高端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的根基,其中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是重中之重。
走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国际竞争中,我们的制造业企业还很弱小,在创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一定要走协同创新、团结创新之路。
我们要立足创新,但不是要关上国门。我们不仅要坚持开放合作,还要提高开放合作的层次,从原来的重点引进技术、设备向合资合作和开发转变,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国的企业进行高水平的合作研发。
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得当,中国制造必将实现由大转强的战略目标。今年10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对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十大领域进行了展望。这十大领域又包含23个优先发展方向。具体来看,通信设备、轨道交通、电力装备、航天装备等优势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航空、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前沿的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将整体步入世界强国行列;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特高压输变电、超导材料等技术领域将出现重大突破;在某些领域,我们的水平虽然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可以在一些点上率先实现突破,比如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将实现与国际同步,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装备将实现国产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