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设计要从五点入手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工业4.0
  • 发布时间:2015-12-17 14:18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畅谈中国机器人设计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年初,很多人都在议论中国制造2025,国家也已经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摆在重要位置。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如何利用中国现有的竞争优势,来改变这个市场格局。在最近落幕的2015年信息经济年会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吴甘沙认为:“工业4.0或者工业互联网,这是美国人或者德国人最早推出来的概念,他们确实在这些方面积累了技术和产品优势。我们经常在谈论‘中国制造2025’‘三个化’,‘四个智能’。‘三个化’是指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四个智能’是指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要实现这四个智能,不能离开‘互联网+’,这是由用户需求驱动和物联网连接来实现的。此外,智能工厂要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它的价值非常大,意义非常大。”

  在谈到工业机器人时,吴甘沙表示:“现在我国工业机器人,一般由三个重要元器件构成,一个是减速器,一个是控制器,一个是伺服电机,它占整机的成本是50%。而日本的一个工业机器人,这几个关键零部件的成本是它整机价格的20%~25%。这一差距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路线图,第一要在机器人本体设计上有提升;第二就是在几个精密零部件,减速器、控制器等领域要赶上来;第三就是在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化等方面要认真对待。如果我们这三点做得非常好,我们还是可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追赶上先进国家。”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上来说,如何弯道超车,如何改变跑道,如何改变游戏规则。对于工业机器人,未来可能会取代人很多的工作。现在很多人在考虑设计有温度、有情感的机器人,设计能够与人合作的机器人。事实上现在很多工业机器人都在朝着人性化设计发展。

  我国要在工业机器人这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得强调智能。而这个智能来自于人工智能,来自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而这些是我国产业具有一定优势的地方。

  吴甘沙对此提出了五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第一就是让机器人享受摩尔定律红利;第二就是实现一种‘混血’计算,来使得机器人更聪明;第三,需要一种全新的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法学;第四,把机器人平台化,把它云化,更好地与团队进行协作;第五,机器人在道德伦理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吴甘沙最后表示:“我希望未来的机器人是有温度、有情感,能够与人协作的机器人。而中国恰恰在这些方面是有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